心理輔導中的會談技術

        在和學生會談時,要注意言語交流,要了解自己的聲音特徵(音量的大小、音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注意聲音要放低、語速要慢一些;更要注意非言語交流,如眼神、動作以及我們的坐姿,這是良好會談的前提。

        會談過程中要注意真誠的傾聽,站在對方的角度去傾聽,讓學生更盡興的表達自己;不要連續性的用封閉性語言;慎用“爲什麼”!可以用“可不可以說一下原因呢”來替代,或者將來訪者的話重複一下;要發現學生身上積極的特點,用積極暗示的語言來表達,這是心理健康老師和其他科目老師的最大不同,要學會反話正說,激發學生去建設自我,通過語言幫助孩子建構積極的自我;提問時保持好奇心——還有其他的事情要說嗎?還有其他的煩惱嗎?

        2.鼓勵。鼓勵學生繼續說下去,如用簡短的重複或“嗯…嗯、是這樣啊、後來呢”、點頭或注視等鼓勵學生繼續說下去。

      3.澄清。是對來訪者陳述中的模糊、意思不明確的地方、或隱含而又意義不清楚的表達,要求其做出進一步的說明、解釋或補充。常用的語句如:“你的意思是………嗎?”“你能描述一下……嗎”“你是說……”等等

      4.釋義。將來訪者的主要言談、思想給予綜合整理,再反饋給來訪者。  獲取來訪學生表達的信息,尤其要注意和分辨其想要表達而沒表達出,或者要表達而沒表達好的信息。提綱挈領的向來訪者轉述其表達中的基本信息。

        5.情緒反應。重現來訪學生的情緒感受。這樣有助於來訪者對自己情緒和感受的注意和探索;有助於其產生被理解的感覺;有助於來訪者管理自己的情緒;有利於減弱其負面情緒;有利於來訪者準確對其情緒進行表徵。

6.具體化。指在諮詢中找出事物的特殊性,事物的具體細節,使重要的具體事實與情感得以澄清。這樣有助於老師準確的理解來訪學生;也有利於來訪學生理清自己的觀念、實事、感受態度和慾望等。並在此基礎上引發他對自己的問題產生新的領悟,或者至少消除這種模糊不清的狀態本身產生的煩惱。


避免給予建議。不管成功與否,來訪學生都沒有感到自己的力量。

避免評價來訪學生。避免出現如下情況“你應該……”

避免頻繁轉換話題。這樣不利於瞭解學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