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余光中

說起余光中,你一定會想到《鄉愁》這首詩。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

一張郵票,濃縮了作者對祖國的深深地思念,對故鄉的無比的眷戀,直擊無數遊子的內心,在海峽兩岸引起強烈共鳴。這首詩也成了余光中的代表作。

但是,你若是把余光中僅僅看作一位詩人,那麼你便是小瞧了這位偉大的作家。《鄉愁》這首詩不過是他花20分鐘,隨手寫下的。


除了寫詩,他還寫散文,文學評論,翻譯,這被他笑稱爲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因爲文筆華麗浪漫,風格迥異,也被譽爲文壇的“璀璨五彩筆”。

梁實秋評價他:“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

2017年12月14日,餘老在臺灣逝世,享年89歲,在海峽兩岸引起發無數人悼念。

在文學創作中,相比他的詩,余光中的散文更是掙破了格律的束縛,天馬行空,文筆秀美。比如那篇《逍遙遊》,從星空起筆,展開聯想,引經據典,《詩經》《老子》《莊子》《山海經》中經典名句迎面撲來,連放蕩不羈的李白,詩中鬼才李賀都被他拿來佈景。文學修養稍微欠缺的人,會一時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無法消化,產生晦澀難懂之感。而懂他之人,會跟他一起衝破時空的屏障,暢遊在無垠的宇宙中,來一番逍遙遊!


而余光中的另一篇《聽聽那冷雨》,讓人跟着淅淅瀝瀝的雨,從廈門到金門,從江南到大洋彼岸,體味人生不同歲月中的不同境界況味。

余光中出生於江蘇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文系,1949年轉廈門大學外文系,1952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先後任教於臺灣、美國多所大學,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

因此,余光中曾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戲稱“大陸是母親,臺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歐洲是外遇。”

他的文學深受中西方的影響,兼具中國古典文化的韻味和西方象徵派的風格。


余光中的散文集《赤子》,擷取了他一生散文中最精彩的25個篇,共十二萬多文字,帶領讀者從行走、觀點、創作、回憶等四個維度,去領略這位剛柔並濟,學貫中西的學者的人生經歷!

其中,既有他童年求學的模糊記憶,也有他鄉遊歷的點點滴滴,有關於文學創作的獨到觀點,也有思念祖國的綿綿深情!

讀余光中的散文,你會更加了解他筆下的文學魅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