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各國語言奇奇怪怪的知識,你知道多少?

(一)

世界上各國的語言,有些國家相差甚遠,如同飛鳥和魚,彼此不能交流。而有些國家語言則非常相近,彷彿只是不同地方的方言,可以順暢交流毫無壓力。

據研究,這世界上的語言至少有上千種,但實際上語言和語言之間的界限非常模糊,就像顏色跟顏色之間的界限一樣,有些時候我們根本無法區分桃紅,胭脂紅、玫紅之間的細微差別。

這麼多語種聽起來令人望而生畏,不過,我們倒並不用把所有的語言都學會,只需掌握其中幾種重要的語言,比如英語、漢語、西班牙語和印地-烏爾都語,就可以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區暢通無阻。

來自荷蘭的語言學家——加斯頓·多倫,他不僅通曉荷蘭語、林堡語、英語、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還能閱讀葡萄牙語、意大利語、丹麥語、挪威語和世界語等11種語言。

多倫總結了全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二十種語言的特點,把它們濃縮在《人類語言的故事》這本書中,就像本書編輯所做的推廣文案一樣,它幾乎可以滿足你對人類語言的全部好奇。

比如:你有沒有發現,雖然各國語言的發音各不相同,但是大部分地區稱呼媽媽,都是發mama這個音,爲什麼會這樣呢?多倫解釋,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嬰兒在吸吮母親的乳房時,會發出“ma”這個音,後來mama就成了母親。

再比如這些年,韓劇在中國非常流行,也在年輕人中帶起了一波學習韓語的熱潮。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韓國美女在叫戀人時“歐巴”時,總是感覺顯得非常的做作。這是因爲在韓語中存在很多的擬態詞,它們極具表現力,特別形象,往往表現出某種韻律;在口頭表達的時候,它們更是通過細微的沉默或伴隨手勢來表達,或是音量、速度或音調更周圍詞語的不同加以表達。

因此,我們看到韓國人說話不僅表情生動,肢體動作也特別豐富,這在中國,我們可能會覺得有點幼稚,但在韓國這非但不幼稚,反而是口才好的一種表現。

還比如越南語竟然有六個音調,英語和俄語看起來天差地別,它們竟然同屬於印歐語系,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們是怎樣逐步演變成現在的樣子。

(二)

在當今世界上,最成功的語言當屬英語了,全球大約有15億人在講英語。爲了學好英語,在中國有些父母甚至在孩子連中文都還不會寫的時候,就開始讓他(她)學英語了。當然,這也成了很多學生的噩夢。許多專家也在爭論到底有沒有必要,讓學生花這麼多精力學習英語?

英語的普及固然有它簡單易學的內在因素,但它真正在全球蔓延,還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跟英國的崛起相關。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更是幾乎把英語推向了世界通用語言的地位。

但是如今世界經濟重心正從美國轉向亞洲,假以時日,漢語會不會取代英語成爲世界語言呢,這其實也很難預料,畢竟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第二多的一種語言。但是漢語的方塊字書寫習慣和音調也是使它成爲世界上最難學習的一種語言之一。

但是,多倫最擔心的是,因爲這些大語種的存在,會令小語種不斷的消失。其實,這絕非危言聳聽,而是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

比如,在我們國家隨着漢語的普及,也正在逐漸令地方方言消失。如今溫州大部分的小孩已經不會說我們引以爲傲的溫州方言了,有些小孩子甚至連聽也聽不懂。不難預見,在未來的幾十年,溫州方言中的很多詞彙和句子都會消失,甚至溫州話都即將消失。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各國的小語種和英語這些大語種之間的關係,正如漢語和地方方言的關係一樣。

語言不僅是一種交流工具,它更包含着一種屬地文化,人們從自己的語言中可以感受到尊敬、自豪和保護。很難想象一種語言失去了母語之後,會面臨怎樣的困境?

本書的翻譯作者閭佳舉了一個例子,泰米爾地區的人民爲爭取泰米爾語的法定地位而苦鬥了幾十年,你很難想象如果有一天,漢語失去母語的地位,會是怎樣的一番情形?

而改變“大語種”的傲慢,保護好各個國家和各個地區的小語種,保護好它們獨特的交流方式和不同語言所包含的歷史和文化內涵,這纔是本書作者真正想要提倡的關鍵。

《人類語言的故事》這本書不僅讓讀者體會人類語言的妙趣,瞭解各國各個地區不同的語言發展歷程和歷史文化變遷,同時也包含着作者竭力保護世界上各種小語種的苦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