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閱讀-黃子厚詩序(朱熹)

餘年十五六時,與子厚相遇於屏山劉氏齋館,俱事病翁先生。子厚少餘一歲,讀書爲文,略相上下,猶或有時從餘切磋,以進其所不及。後三四年,餘猶故也,而子厚一旦忽踊躍驟進,若不可以尋尺計,出語落筆,輒驚坐人。餘固嘆其超然不可追逐,而流輩中亦鮮有能及之者。自爾二十餘年,子厚之詩文日益工,琴書日益妙,而餘日益昏惰,乃不能及常人,亦且自念其所曠闞,又有急於此者,因遂絕意,一以頑鄙自安,固不暇復與子厚度長絜大於文字間矣。既而子厚一再徒家崇安、浦城,會聚稍希闊。然每得其詩文筆札,必爲之把玩賞嘆,移日不能去手。

蓋子厚之文學太史公,其詩學屈、宋、曹、劉而下及於韋應物,視柳子厚猶以爲雜用今體,不好也。其隸古尤得魏、晉以前筆意,大抵氣韻豪爽而趣味幽潔蕭然,無一點世俗氣。中年不得志於場屋,遂發憤謝去,杜門讀書,清坐竟目,間輒曳杖行吟田野間,望山臨水以自適。其於騷詞能以楚聲古韻爲之節奏,抑揚高下、俯仰疾徐之間,凌厲頓挫,幽眇回鬱,聞者爲之感激慨嘆,或至泣下。由是其詩日以高古,遂與世亢,至不復可以示人。或者得之,亦不省其爲何等語也。獨餘猶以舊習未忘之故,頗能識其用意深處,蓋未嘗不三複而深悲之,以爲子厚豈真坐此以窮,然亦不意其遂窮以死也。

衰暮疾痛,餘日幾何,而交舊零落,無復可與語此者,方將訪其遺稿,櫝而藏之,以爲後世必有能好之者。而一日三山許閎生來訪,袖出子厚手書所爲詩若干篇、別抄又若干篇以示餘。其間蓋又有餘所未見者,然後益知子厚晚歲之詩,其變化開闔,恍惚微妙,又不止餘昔日之所知也。爲之執卷流涕,而識其後如此。

子厚名銖,姓黃氏,世家建之甌寧,中徒穎昌且再世,母孫讀書能文,昆弟皆有異材,而子厚所立卓然,尤足以自表見,顧乃不遏而厄窮以死,是可悲也!許生嘗學詩於子厚,得其戶牖,收拾遺文,其多乃至於此,拳拳綴緝,師死而不忍倍之,是叉可嘉也已。

慶元己未七月壬子,雲谷老人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