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自己写

大一的时候参加过简书的日更挑战,当时日更四十五天获得的奖励是一本实体书,从上海邮到学校,拿到手时我惊喜了好一会儿。当时特地上来写了一篇文章感谢简书的鼓励

《我这么自律,就是为了不平庸至死》简书签约作者怀左同学写的。不得不说,鸡汤味儿挺浓的,但我当时可欢喜,也喜欢看正能量的文字。捧着每晚当睡前读物,催眠入睡,作用挺大嘞。现在还保存在寝室书架里呢。看完手上的几本,再拿出来翻翻。或许,又是别样收获呢。

今年大三,中间的一年多也有断断续续坚持写着,都是记录自己的生活碎念。今天把自己在简书上写的文章从头到尾翻了个遍。看着当时写的文字,回忆起往事来,竟然觉得感动。

因为文字只为自己,所以自我感动得理所当然吧。

真好。

大学走过的人生,简书替我保存下来了。

感谢简书,也感谢那个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自己。

来到这里的,应该都是喜欢文字的人。用文字记录生活又或者借这个平台坚持心里的文字梦想。

有人说:写文章要有深度。

深度这词儿我认识,但似乎我沾不上它的边。

从小到大,我没有什么文学梦想。写东西很大部分原因是自己心情波动。写小说也是因为对生活的某些事有了些些感慨,然后编成一个故事,最后感化自己,治愈自己。

简书这里呢,我把这儿当三次元生活的情绪出口,好的坏的,有什么想法都喜欢在这儿记录下来。无关主题,无关文笔,写什么,怎么写,全由自己心里想法控制。

这多亏简书是一个自由平台。

创作我的创作。没有束缚。文字水平无关紧要。只要自己喜欢。

今天,忽然再次萌生了参加日更挑战的念头。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就当记录自己生活日常。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犹记得当时日更的时候,每天都要打开简书app好几次,无非是看文章有多少人点赞啦,多少人评论啦,多少人关注啦!

后来才知道,这些所谓“数据”,都是相互的,给人点赞评论,文章的曝光率才会增加。

而现在,没怎么在乎了。

写下来,本身就很好啦。

简书承载了我两年多的大学生活故事。接下来的一年多,或者接下来的人生,也继续记录下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