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一吵架,他就沉默怎么办?

最近,有一个朋友分手了,不是抱着被子哭就是打电话过来跟我聊到凌晨四五点。

但是听着听着,从他的讲述里面我察觉到,其实分手不是最让他痛苦的,最让他痛苦的是他女朋友对他的态度。

他说每次一吵架她就不讲话,争执的时候感觉像在对牛弹琴,不管是谁有理,他对象就是一个状态:不说话。最长一次甚至长达一整个月没讲过话,然后对方突然又重新开口,好像之前的矛盾完全不存在一样搪塞过去。

久而久之,他们的关系就越来越僵,最后走到了分手。

其实不只是谈恋爱,哪怕是结婚后,只要处在亲密关系中,沟通出现问题是很常见的,或者说难以避免,必须要面对问题的。

但是比起沟通问题,更麻烦的是,对方完全不跟你沟通怎么办?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冷暴力。

只要一发生矛盾,另一方就是沉默,然后你呢只能干着急。最后整得好像还是自己错了。给大家举几个常见的场景。

第一个,“这事儿没法儿说”。

一些对方不愿提及的事情是最有可能造成沉默的,比如对方的前任、家庭、以前的创伤。还有未来的预想。“我们以后会怎么样?会不会有小孩?谁带小孩?在哪里买房。”两个人的关系本身就似乎有很多不太能提及的问题。而这时候我们往往会选择拐弯抹角的方式去试探,比如频繁提起房价问题,或者提到二胎政策,想看看对方的口风,但这样子的情况总是不能带来很好的反馈。

甚至是对方直接陷入了沉默,拒绝沟通,问题也始终没有解决。

第二个,“我们冷静一下吧”。

这句话说完,就是我们要不分开一段时间吧。总之是一种逃避现场问题的回话。我们有时候担心自己的在气头上可能会说出伤人的话,但是有时候情绪也会帮助问题的解决,一旦冷静下来,可能感情也冷了。因为冷静不代表着问题消失,如果问题没能得到解决,日后还会成为翻旧账的资本。

第三个,“你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说话说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方会突然变成拒绝沟通的状态。这时候沉默成了他的保护机制,因为再说下去一定会吵架,所以干脆就闭嘴。那么问题跟前面一个是一样的,沉默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又营造出行的话题的禁区。

这三个呢就是常见的冷暴力的前奏了。但是问题摆在这了,我们如果遇到了要怎么打破僵局呢?

就像我们以往讲过的书一样,首先,倾听是最重要的一环。

你倾听的态度决定了对方是否会开口,如果你让对方感受到压迫,对方很有可能会更加闭塞。也千万不要咆哮着说“你为什么不说话!”这一点对孩子也是一样的。

第二点是,确认。

如果对方沉默了,不要去揣摩对方的想法。一旦开始揣摩,你就会朝着你自己设想的方向不断前进,最后跟对方心里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驰。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去逐字逐句地询问对方的意见。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使用逼迫的态度。

第三点,告知。

如果对方陷入沉默了,你需要告知他两件事。一个,谁都没有读心术,如果他需要什么东西,不讲出来的话,永远也不会知道,甚至都不知道他正在生气,所以开口是最好的解决办法。第二个,问题不会自然消失,如果现在不说,将来总有一天还是要说的,真诚地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是最高效的沟通方式,回避型人格尤其需要清楚地知道这件事。

与其误会一场,不如现在就把话吐干净。

或许很多矛盾就会因此而缓解。

所以如果你的身边也有这样回避型人格的朋友、爱人、孩子,不如试着用这样的方法去跟他们沟通下,如果你自己是的话,与其沉默着让对方猜,不如大大方方地讲出来吧。

今日话题

#回避型人格#

你遇到过这种性格吗?

一起来聊聊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