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巴菲特是怎样玩转财富金三角的?


“同学,咱们的老师说今年的镍也很火,你投资了吗?”一个投资班主任问我。

我默默无语。 

张磊先生说:“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 才是深藏于内心并真正属于自己的“三把火”。

怎样才能把这三把火烧起来?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的是——价值投资不是数学或推理,不能纸上谈兵,必须像社会学的田野调查一样,理解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才能真正掌握什么样的产品是消费者所需要的、什么样的服务真正有意义。

我从张磊先生写的《价值》一书中看到这段话,突然明白——有些理财课的老师所讲的投资知识和照抄思维,其实把我们变成了思维的囚徒:他们只是让我们启动了思考系统1,并没有启动思考系统2。

运用张萌老师所教的学习五环法——学,思,教,做,赢。我们不妨多动动脑——投资是一门学问,而不是简单的投机,它集价值取向,安全边际,个人修行,金融体制,国家政策于一体,学无止境。

我是一个投资小白,通过学习,我深深地佩服张磊先生所说的——读书、思考、实践,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使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白,追求事业和梦想,必须对自己有所承诺,着眼于长远,全神贯注并全力以赴。在不同的际遇中,学习所有能学习到的最高标准,从而获得理解与洞察的能力,这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长期主义。

我是从今年10月份开始投资易方达指数基金的,看着它起起落落——从月中收益220多暴跌到月末30多,没有激烈心跳,只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关于投资的初级思考,张磊先生是这样说的:

· 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是塑造投资能力的起点。
·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寻得洞见,不仅需要掌握金融理论和商业规律,还要全面回顾历史的曲折演进,通晓时事的来龙去脉,更要洞悉人们的内心诉求。
· 价值投资不是数学或推理,不能纸上谈兵,必须像社会学的田野调查一样,理解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才能真正掌握什么样的产品是消费者所需要的、什么样的服务真正有意义。
· 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找一帮你喜欢的、真正靠谱的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

在镜姐阅读训练营里,镜姐经常问我们:“你们相不相信自己在7年之内会赚1000万?”

80%的人毫不犹豫的说——不相信!

15%的人犹豫着说——可能会吧!

只有5%的人说——相信!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投资人。投资人一旦相信相信的力量,并且不断的学习,思考和实践,便会出现奇迹。但,投资人一旦懒惰,一旦失去追求真理的精神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就可能失去了某种正向生长的本能。

很多报道都说——朱少醒是隐形的亿万富翁。他手下的基金投资人数不胜数,每年创造的业绩奖励至少上千万,还不说正式的工资。

有的人可能会白眼一翻,我们怎么可能跟他比?能力陷阱中的3个最可怕行为习惯:

一、只做能做到的事;
二、以现有能力做判断标准;
三、以当下能力规划未来发展

每个人的奶酪都不是固定的,总有一天会被别人夺走。与其等着挨刀,不如主动的跳出来,去寻找新的奶酪,新的成长区。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个谨慎跟”吸烟有害健康”的提醒是一样的,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真正无法选择的不是你的恐惧,而是你无法看清楚你面临每个选择背后的价值。

张磊先生长期持有片仔癀,从中挣了100多个亿。现在又投资了隆基股份,成了中国股市上的领航者。

然,张磊先生说——有些事情不能做,从一开始就不做。有些钱不能要,如果出资人不理解我们的坚持,我们从一开始就无法与之磨合。

正所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在短期与长期、风险与收益、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之间,我们修炼自身的内核,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很多人都以为投资是赌博,赌赢了就皆大欢喜,赌输了就怨声叹气,其实真正科学的投资要讲究方法,要讲究修行。

价值投资需要既能从质的方面,又能从量的方面找到根据,但相反的是,许多人在遇到无法理解和无从应对的事情时,寄希望于瞬间的直觉或者玄妙的悟性。这就好比在最后的时刻又把胜负手交给了运气,或者是执迷于零和游戏,在市场的复杂多变中你争我夺。

第二,该怎样去做真正有价值的投资?

第一步就是寻找投资思路:这个投资能不能做?我该投多少?该怎样留意它的变化……

第二步就是投资思路分析,去测试和判断你得到的信息和想法,把真正有关系、有联系的事情想清楚,思考原因的原因,推导结果的结果,而不是用简单的线性思维思考;

第三步是投资思路管理,把投资思路代入真实的商业周期或产业环境中,变成一个可执行的项目,包括怎样投资、怎样交易、怎样运营、怎样创造价值,形成最终的投资表达方式。

在无关处寻找有关,在有关处探求洞见,在洞见后构建方案。正是这样的“三步走”策略,决定了一种价值投资机构可以成为多种形态。

第三,我们不必做所有的事情,只需要做有意义的事情。

作为投资人,就需要在无数诱惑下更加专注,不断扪心自问什么事情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这样的事情才能做。

价值投资需要既能从质的方面,又能从量的方面找到根据,但相反的是,许多人在遇到无法理解和无从应对的事情时,寄希望于瞬间的直觉或者玄妙的悟性。这就好比在最后的时刻又把胜负手交给了运气,或者是执迷于零和游戏,在市场的复杂多变中你争我夺。

投资一般可从行业、公司、管理层这三个层面来分析。看行业就要关注商业模式,这个生意的本质是什么、赚钱逻辑是什么;关注竞争格局,是寡头垄断还是充分竞争;关注成长空间,警惕那种已经寅吃卯粮的夕阳行业;关注进入门槛,是不是谁都可以模仿;等等。看公司就要关注业务模式、运营模式和流程机制,管理半径有多大,规模效应如何,有没有核心竞争力。看管理层就要关注创始人有没有格局,执行力如何,有没有创建高效组织的思维和能力,有没有企业家精神。

在无常中寻找有常,在有常中等待无常,探究五步之外,投资于变化,投资于品质。

有的人因为相信而看见,有的人要看见才相信。

眼光和判断,意味着价值投资的“安全边际”不仅是面向过去的,还是面向未来的。

瑞医药前董事长孙飘扬,十分令人感动。这位被戏称为“药神”的企业家,早年是药厂的一名技术员。有专业背景的他,在很早的时候就下定决心:“你没有技术,你的命运就在别人手里。我们要把命运抓在自己手里。”药厂若不改变技术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是没有出路的。在他的理解中,仿制药能够让一家药厂活得很好,因为仿制药价格低廉,有很好的销路,但创新药才是保证一家药厂真正立足于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此后,恒瑞医药相继在海内外成立研发中心和临床医学部,构建了药物靶标和分子筛选、生物标志和转化医学等创新平台,不断增加科研投入,打赢一场又一场攻坚战。现在回看,10多年来,孙飘扬始终保有创业之初的那份“精神头”,始终不渝地研发新药,做长远打算。

第四, “守正”和“用奇”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做人做事讲究“正”,才能经得起各种各样的诱惑。

思考决策讲究“奇”,才能找到属于你的空间。“守正”给“用奇”以准绳,“用奇”给“守正”以反馈。坚持价值投资,就是去芜存精、化繁为简,始终对主流观点保持质疑和求证,不断地挑战自我,开拓新的未知世界。

张磊先生说——从事投资的过程中,我渐渐发觉,投资一方面是对真理的探寻,探索外部世界;另一方面是谋求心灵的宁静,观照内心世界。外不能胜人,内不能克己,投资恐怕难以成功。

价值投资不必依靠天才,只需依靠正确的思维模式,并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投资者的内外兼修非常有必要。

约翰·博格讲过:“投资的本质是追求风险和成本调整之后的长期、可持续的投资回报,克服恐惧和贪婪,相信简单的常识。

“投资就是通过透彻的分析,保障本金安全并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率。”沃伦·巴菲特曾说:“在投资时,我们要用企业分析师的眼光,而不是市场分析师、宏观经济分析师,更不是股票分析师的眼光。

第五,强调理性的好奇、诚实与独立,拒绝投机,当幸福来敲门时,你要在家。

坚持走在价值投资的道路上,就要保证“当幸福来敲门时,你要在家”。如果陷于意气之争,不断去和市场较劲,寻求短期博弈,就放弃了去看5年、10年的机会。

《论语》中有句话:“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张磊先生发誓——我宁愿丢掉客户,也不愿丢掉客户的钱!

价值投资者的自我修养,就是在长期追求内心宁静的过程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道德自律和纪律约束中,重复反思,尊重常识,认知自我。所谓“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正是长期主义的写照。

张磊先生的每一种思考,都让我深深的折服:

· 价值投资不必依靠天才,只需依靠正确的思维模式,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 好奇心不受好胜心或者战胜他人的成就感所驱动,不是为了当第一把别人比下去,也不是为了战胜市场。
· 信念有时比处境更加重要,你的格局观决定了你的生存环境,也决定了你的投资机会。
· 方法论本质上并无高低之分,只是天性的自知、自省与自洽。
· 选择投资方式就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出发点是你自己的内心,选择的是能够让你有幸福感的东西。
· 我宁愿丢掉客户,也不愿丢掉客户的钱!

读书就是投人的见识,投人的价值,投人的方法,投人的心智……我们一点点的学,一点点的变好,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硬本事,便是最好的得到。

你会发现,一个人只有不断地精进自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个人能力的持续升级,张萌老师分享给你三条法则。

第一,学习能力。

第二,不断掌握和适应时代变化下的大趋势。

第三,要掌握一套人生模式系统。

· 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是这个时代对你的第一层需求!
· 然后进入第二层需求——我们如何洞悉人性。
· 第三层需求是研究模式。每个人的发展、创业、营收都有一套模式。

张萌老师这三层需求称为“财富金三角”,研究自我、研究他人及研究模式集结到一起,便形成了一套“赢”的思维系统。

张磊先生把“赢”的思维系统做到了极致,想不成功都很难。最后,我们用这句话来做总结——让最聪明的人待在一起,谁知道会碰撞出什么改变世界的好主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