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信用卡會刺激購買慾?

最近這幾年啊,各種各樣的信用貸款是越來越多。比如,支付寶出了個芝麻信用,京東也有個京東白條,更不要提幾乎我們每人手中都有的那張信用卡了。問題是,商家爲什麼這麼熱衷於借錢給咱們花呢?最近有本新書叫《大腦騙局》,作者在裏面提到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實驗,我來給您說說,聽完您就明白了。心理學家找了幾十個消費者來做實驗,分別給他們20美元預算去買東西。同時,用核磁共振設備記錄他們買東西時大腦的反應變化。結果發現,如果要買的東西價格合理,在他們接受範圍內,那他們大腦裏就有一部分被激活,這時候他們會感覺非常愉快,會痛快把東西買下來。但要是商品價格太高,有點超出他們的承受能力,那消費者的大腦裏,就有一部分受到抑制,這是因爲,他們估計買完商品後,沒什麼錢可以支配了,這時大腦就會感覺不舒服,他們當然就不會買啦。這還沒完。更神奇的是,心理學家還發現,要是消費者用信用卡支付,結賬時大腦受抑制的程度竟然減輕了。這是因爲啊,信用卡預先借錢的機制,麻痹了消費者結賬時的痛苦,讓大腦產生一種沒付錢的錯覺。這樣一來,大腦裏就只剩下買東西帶來的愉悅感了,所以就越買越多。這下你知道爲什麼商家要拼命借錢給我們了吧?因爲雖然花的都是自己的錢,但信用卡和互聯網金融產品先花錢、後還錢的機制,會欺騙你的大腦,刺激我們的購買慾。所以說,爲了下次不再剁手,結賬時儘量用現金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