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文学第四》42、了不长进

支道林刚从会稽来到建康时,住在东安寺里。左长史王蒙事先构思了精深的玄理,并且想好富有才思的辞藻,去和支道林清谈,却不能与其匹敌。王蒙叙述旨趣事理达数百句,自以为是玄理中的其妙辞藻。支道林慢条斯理地对他说:“我和您分别多年,看来你在义理言辞两方面全都没有长进。”王蒙非常惭愧地告辞走了。

【原文】

支道林初从东出。住东安寺中。王长史宿构精理,并撰其才藻,往与支语,不大当对。王叙致作数百语,自谓是名理奇藻。支徐徐谓曰:“身与君别多年,君义言了不长进。”王大惭而退。

【人物】

支道林: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称支公,也称林公,别称支硎。本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或说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县)人。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家世事佛,二十五岁出家,精《般若道行品经》,曾著《圣不辩之论》、《道行旨归》、《学道戒》等论书。在《即色游玄论》中,他提出“即色本空”的思想,创立了般若学即色义,成为当时般若学“六家七宗”中即色宗的代表人物。支遁是一位典型的清谈家杂揉老、释的僧人,以好谈玄理闻名于世,与谢安、王羲之等交游,所注《庄子·逍遥游》为群贤叹服。

王长史:王蒙(309—347),字仲祖,小字阿奴,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晋哀帝靖皇后之父。善隶书,能言理。少时放纵不羁,晚年则克己励行,以清约见称,与刘惔齐名。王导辟为掾。历官长山令、中书郎、司徒左长史。永和三年(347)去世,追赠光禄大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