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五律·題圖

五律·題圖 2021.11.29 塘前老樹蒼,落寞小白牆。 霧籠沙堤冷,煙蒸岫影長。 人言名利苦,願返自然鄉。 可是紅塵客,牽牛下晚陽?

原创 第一次寫小說,請多多支持,歡迎閱讀點評推廣,謝謝啦

網絡小說的套路是爽,什麼打臉呀,反轉呀,獎勵呀,金手指呀,低級趣味呀,手段多多,不一而足。 這樣寫,其實也就意味着無腦爽,全不顧什麼邏輯和常識,更別提專業性了,基本上就是小白文,不知別人的閱讀體驗是怎樣的,反正我是看不進去,有種被侮辱智商的

原创 過年長假沒事幹?推薦一本優質小說,有趣味有文筆有情懷,硬核不是小白文,你值得擁有

過年長假喫喝玩樂已經膩了?宅在家裏覺得很無聊?刷遍手機找不到興奮點?推薦一本優質小說,有趣味有文筆有情懷,硬核不是小白文,包你越看越愛看。這是一本很難定義的小說,披着一件科幻的外衣: 吳畏坐在了任放的對面,沒理會他的客氣,開門

原创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48、萬形來入眼不

殷浩、謝安等人聚會。謝安便問殷浩:“眼睛去看萬物,萬物是否就會進入眼睛呢?”【原文】殷、謝諸人共集。謝因問殷:“眼往屬萬形,萬形來入眼不?”【人物】殷:殷浩(303—356),字淵源,陳郡長平縣(今河南西華)人。早年以見識度量、清明高遠而富

原创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47、康僧淵初過江

康僧淵剛到江南的時候,沒有人知道他,經常出入集市,靠乞討來養活自己。一天他突然到殷淵源家去,正碰上有很多賓客在座,殷淵源讓他坐下,和他稍爲寒暄了幾句,便談及義理。康僧淵的言談意趣毫無愧色;不管是有深刻領會的,還是粗略提出的義理,都直接達到了

原创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46、譬如寫水著地

中軍將軍殷浩問:“大自然本來無心賦予人類某種品性,爲什麼偏偏好人少,壞人多?”衆人沒有誰回答得了。丹陽尹劉惔回答說:“這好比把水傾瀉在地上,僅僅是自然地四處流淌、一點也沒有恰好流成方形或圓形的。”當時大家非常讚賞,認爲是名言。【原文】殷中軍

原创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45、何足復受人寄載來

 於法開起初和支道林爭名,後來大家的心意逐漸傾向於支道林,他心裏非常不服氣,便到剡縣隱居起來。他派弟子到京都去,吩咐要經過會稽。那時支道林正在那裏宣講佛經《小品經》。於法開告誡弟子說:“道林開講《小品》,等你到達時,就該講某一品了”於是爲弟

原创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44、陶練之功,尚不可誣

佛經認爲去除煩惱,修練智慧,就可以成佛。簡文帝說:“不知是否就可以達到最高的境界?然而,道家陶冶修煉的功效,還是不可以抹殺的。”【原文】佛經以爲祛練神明,則聖人可致。簡文雲:“不知便可登峯造極不?然陶練之功,尚不可誣。”【人物】簡文帝:東晉

原创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43、殷中軍讀《小品》

中軍將軍殷浩讀佛經《小品經》,在書中加了二百個書籤做標記,都是精深微妙、世人感到深奧難解的問題。他曾想和支道林辯明這些問題,終究不能如願。現在《小品經》還保存下來。【原文】殷中軍讀《小品》,下二百籤,皆是精微,世之幽滯。嘗欲與支道林辯之,竟

原创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42、了不長進

支道林剛從會稽來到建康時,住在東安寺裏。左長史王濛事先構思了精深的玄理,並且想好富有才思的辭藻,去和支道林清談,卻不能與其匹敵。王濛敘述旨趣事理達數百句,自以爲是玄理中的其妙辭藻。支道林慢條斯理地對他說:“我和您分別多年,看來你在義理言辭兩

原创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41、劇談一出

車騎將軍謝玄在爲父親謝奕守喪期間,支道林去他家和他清談,將近傍晚才告退。有人在路上碰見他,問道:“您從哪裏來?”支道林回答說:“今天和謝孝子暢談了一番回來的。”【原文】謝車騎在安西艱中,林道人往就語,將夕乃退。有人道上見者,間雲:“公何處來

原创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40、不辯理之所在

支道林和司徒椽許詢等人一同在會稽王的靜室,支道林爲法師,許詢爲都講。支道林每闡明一個義理,滿座的人沒有不心滿意足的;許詢每提出一個疑難,大家沒有不鼓掌歡呼的。大家只是一齊讚揚兩家辭采的精妙,並不去辨別兩家義理表現在什麼地方。【原文】支道林、

原创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39、恨不使朝士見

支道林和尚去拜訪謝安。當時東陽太守謝朗還年幼,病剛好,身體還經不起勞累,和支道林談論玄理,卻弄到互相辯駁毫不相讓的地步。他母親王夫人在壁後聽見這樣,兩次派人傳話叫他進去,可是太傅謝安卻把他留住不放。王夫人於是親自出來,說:“我早年寡居,一輩

原创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38、佳則佳矣,何至相苦

司徒掾許詢年輕時,人們拿他和王苟子並列,許詢大爲不滿。當時許多名上和支道林法師都在會稽的西寺清談,王苟子也在那裏。許詢心裏很不服氣,便到西寺去和王苟子辯論玄理,要一決勝負。許詢極力要挫敗對方,結果王苟子被徹底駁倒。接着許詢又反過來用王苟子的

原创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37、三乘佛家滯義

三乘的教義是佛教中晦澀難懂的部分,支道林詳加辨析,使三乘內容顯豁。大家在下座聽講,都說能夠理解。支道林離開講壇後,大家自己互相說解,又只能解通兩乘,進入三乘便混亂了。現在的三乘教義,弟子們雖然傳習,仍然不能全部理解。【原文】三乘佛家滯義,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