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文學第四》45、何足復受人寄載來

 於法開起初和支道林爭名,後來大家的心意逐漸傾向於支道林,他心裏非常不服氣,便到剡縣隱居起來。他派弟子到京都去,吩咐要經過會稽。那時支道林正在那裏宣講佛經《小品經》。於法開告誡弟子說:“道林開講《小品》,等你到達時,就該講某一品了”於是爲弟子演示攻潔辯難的問題有幾十個回合,說:”這些問題老的說法不可能講通。”弟子照他的話去拜訪支道林。正好碰上支道林宣講,便小心地陳述了於法開的見解,來回辨論了很久,支道林終於辯輸了,厲聲說:“你何苦受人指使呢!”

【原文】

於法開始與支公爭名,後情漸歸支,意甚不分,遂遁跡剡下。遣弟子出都,語使過會稽。於時支公正講《小品》。開戒弟子:“道林講,比汝至,當在某品中。”因示語攻難數十番,雲:“舊此中不可復通。”弟子如言詣支公,正值講,因謹述開意,往反多時,林公遂屈,厲聲曰:“君何足復受人寄載來!”

【人物】

於法開:東晉高僧。於法蘭弟子,籍貫家世不詳。擅長講《放光般若經》、《法華經》。反對心無宗肯定客觀現象的傾向,贊成本無宗“心有色無”的觀點,說種種現象皆爲“心識”所含,故名“識含宗”。常與支道林爭論“即色空”義。妙通醫法,將行醫與傳法密切結合,認爲:“明六度以除四魔之病,自利利人,不亦可乎!”與謝安、王坦之等當時名流友善。

支公、林公: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稱支公,也稱林公,別稱支硎。本姓關,陳留(今河南開封市)人,或說河東林慮(今河南林縣)人。東晉高僧、佛學家、文學家。家世事佛,二十五歲出家,精《般若道行品經》,曾著《聖不辯之論》、《道行旨歸》、《學道戒》等論書。在《即色遊玄論》中,他提出“即色本空”的思想,創立了般若學即色義,成爲當時般若學“六家七宗”中即色宗的代表人物。支遁是一位典型的清談家雜揉老、釋的僧人,以好談玄理聞名於世,與謝安、王羲之等交遊,所注《莊子·逍遙遊》爲羣賢歎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