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大医治国,中医治企,小医治病

《黄帝内经》:大医治国,中医治企,小医治病

《黄帝内经》为四部医经之首。

《难经》讲的是如何号脉、诊断;

《神农本草经》讲的是如何辨识药物的药性;

《伤寒杂病论》讲的是如何辨症、论治;

而《黄帝内经》是告诉我们如何“合于天地”。

《黄帝内经》是一部立体书的构架。

如果我们仅仅是从低的层次,

也就是从“地”上的层次来看,

那就是当作养生书来看《黄帝内经》,

最后变成什么呢?

《黄帝内经》就变成一本民间通用的书了,

是一本养身书了。

民间通用的学问,

总结出来很简单,

就是十六个字:

早睡、早起、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多吃蔬菜。

这样你的身体问题就解决了。

也就是说,如果只是从“地”上的层次去读《黄帝内经》的话,那这个最低层次解决的就是一个身体问题。

我们现在希望从哪个层次理解呢?

高一点?从“人”的这个层次去理解《黄帝内经》,

那它又变成一本什么书了呢?

是哲学书吗?

是修炼之书吗?

是认识世界之书吗?

是心理学书吗?

是管理学之书吗?

这些都是我们从“人”的这个层次角度,

如何去调控人心,

如何去感觉人的各种活动,

然后在这些活动当中去辨阴阳,去行事。

第三个层次就高了。

《黄帝内经》为什么以帝王命名?

它是命理之书吗?

命理之书就是天道、天然、自然的规律,

你怎么去追寻它,

怎么去把握这个命理和天理。

从帝王的角度来看《黄帝内经》又是怎样的呢?

“帝王”看事情和我们“人”看事情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

我们都看过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

里面有三个典型人物:

和珅、纪晓岚、乾隆爷。

纪晓岚与和珅这两个角色,

按我们现在的看法,

一个是忠臣,

一个是奸臣。

作为一个帝王如何去驾驭这些大臣呢?

纪晓岚与和珅这两个人对帝王的价值是什么呢?

从帝王来讲,用这两个人那就是一种天道,“一阴一阳之谓道”。

如何显现帝王之学是“天道”呢?

大家要明白一句话,

叫“政治无所谓卑鄙”。

对于政治来讲是没有卑鄙的,

对于一个帝王来讲,

他的价值观和我们常人是不同的。

和珅贪墨无数,

贪了那么多的财物,

帝王(乾隆爷)知不知道?

肯定知道。那又为什么由着他去贪呢?

为什么当他贪到一定程度都不把他杀掉呢?

把他这个贪念断了呢?

这就是一个帝王用他的“天道”来治国的方略的一种做法。

不学《黄帝内经》,

你就看不懂这些东西,

学过以后你就知道,

原来帝王是这样子的。

为什么和珅喜欢贪?

学过“五行人”就会知道,

和珅是一个“火形人”。

我们可以去看和珅传下来的那些画像,

和珅是一个非常漂亮的人,

五官非常好,而且绝对聪明。

他懂六种语言,

但不是学历考上来的,

他是皇上的锦衣卫出身,

是扎扎实实打天下打出来的。

他的方法用的都是实际的方法,

而纪晓岚是书生读上来的,

他们走的是两条线。

对于皇上来讲,

怎么使用和珅这个人非常有奥妙,

和珅本性上已经形成了“贪财好色”,

他样样都要贪,

贪对和珅这样的人来讲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

乾隆爷最厉害,

他就利用和珅的这个习性来治他。

怎么治的呢?

你和珅喜欢贪,

好,我就把自己的国库交给你管,

我把皇家的钥匙交给你了,

你去管我的财库。

和珅管得是真认真啊,

皇家的财宝码放得整整齐齐,

管理得井井有条。

而且还把这种对帝王家财富的管理方法又运用到自己家里来了,

自己家贪墨的那个仓库也是堆放得井井有条,

跟皇上的管理系统一模一样。

这个时候皇帝只要派一个人去看一下他的仓库就知道他贪了多少了,

所以皇帝不是笨人啊,

不是任由你胡作非为的。

对乾隆爷来讲他无形当中建立了两个国库:

一个是他表面上的国库,阳的。

正常的财政收入进来的,

也就是纪晓岚那些人所做的,

在哪里,到哪里,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另一部分就是所有贪官贪墨的钱财最终通过一种暗的渠道,

全部流入和珅的那个井里面,

阴的。这就是一个阳的国库和一个阴的国库。

对皇上来讲,

和珅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忠臣。

《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二部有这样一段,

当纪晓岚对皇上讲:

“和珅这种人应该杀之而后快,

他贪墨无数,

老百姓怨声载道,

这样的人不该杀吗?”

可皇上回了他一句:

“你学的是治国之道,

我学的是‘帝王之术’。”

对一个学帝王之术的人来讲,

他是要用和珅这样的人的。

     乾隆爷是怎么用“天道”来做的呢?

他给你设立了一个阴井,

把你那些表面上贪的东西,

你不想让人知道的东西,

无形当中都流到了这个井里面来,

他给下一个皇上留下的就是这个国库了。

从《黄帝内经》来讲,

就是大医治国,中医治人,小医治病。

那《黄帝内经》到底是一本大医之书呢,

还是中医之书、小医之书?

其实治国、治人、治病都是一回事,

主要看你是从哪个角度去“悟”。

是从“天道”上去悟,

或是从“人道”上去悟,

还是从“地道”上去悟,

就是“悟”的层次不同,

中国文化就是悟“天道”,

然后用与“人道”,最后落地,

成为我们行事的方法。

     2021年3月,

《黄帝内经》帝王养生运用智慧课程将走进江津龙山寺 ,

届时行觉师兄将会分享更多养身、养家、养企业的智慧,

并教您一套用阴阳五行和天人地三才文化悟道的领袖思维!

【您将收获到】:

●何为养生?如何养?

●个人、家庭、企业如何“养生”?

●中国文化的大根大本是什么?

●不用报任何信息和数字,如何一眼识别一个人的人性,同时还能知道他的内心想法?

●如何在三分钟内让别人信任你、追随你?或成为你的合作伙伴?


●一切问题都可以在《黄帝内经》课堂中找到答案,期待行觉师兄的智慧开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