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還是放棄了我的“專業”

“終於做了這個決定,別人怎麼說我不理……”霎那間,腦中浮現梁靜茹的《勇氣》中的這首歌詞。生活中,我們做出很多決定,都需要勇氣。終於,在一次次反覆之後,我放棄了我的“專業”。

很早就聽聞,很多人的工作都與自己大學所學的專業無關;很早就知道,50%以上的醫學生最後都沒有從事醫療行業。曾經我以爲,我不會這50%……

我曾以爲,只要聽從父母的安排,按部就班,就可以平安順遂,只不過那樣的生活是一眼就能望到邊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雖然枯燥,但是穩定。

我是個隨遇而安的,但同時又有無限的憧憬,不羈的靈魂,不想要陷入父母所編織的那張大網之中。然後,徘徊着,徘徊着,卻發現前路越發迷茫……

我不是個好學生,但也不是個壞孩子,一直都泯然於衆人罷了。想要拔尖又害怕拔尖……我父母就是特別傳統的父母,不求孩子大富大貴,但求一生順遂、衣食無憂。然後,他們便像很多父母期望的那樣希望我能夠找一個有編制的、穩定的工作。

恰好,我家有個親戚在我們當地的一家醫院當副院長,據說還是下一任院長。衆所周知,我們中國,尤其是在小城市,是個關係社會。不管你們怎麼想,反正我父母這些人是這麼認爲的。於是乎,他們就指望我學醫,未來再靠着親戚的關係,穩當的進入醫院工作。

學醫?!不是我喜歡的,更何況我的學習並不好,就讀於普通中學的普通班,雖有奢望,但也知道自己也就是讀專科罷了。

臨牀醫學,我知道多麼難,現實有多麼殘酷,故而,我也沒有選擇這個專業,折中了一下選了醫學影像學技術和醫學檢驗技術。覺得這個簡單,想着影像學拍片子,後面還有醫生會再看一遍,不容易出錯(還沒學就想着這些……),檢驗嘛,現在都是機器做了,豈不簡單。於是乎,80個平行志願,填了六七十個志願都是醫學檢驗和醫學影像學(專業+學校),我把除這兩個專業以外的志願都填在了中間部分,最後還是被某校的醫學檢驗專業錄取了。

“我想放棄這個專業”在入學伊始,就萌生了這個想法。醫學檢驗,看起來好像挺簡單的,不過是把試劑放進儀器裏,然後等待結果。但學了之後才發現,醫學類基礎的東西,都得學,然後我還聽不懂!又因爲,我是在外地讀書,很多老師還帶有濃重的口音,更是無法理解了……

一個不善交際的人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第一次萌生了放棄本專業的想法,日子越久,想法越強烈。

屈服於父母,同時也沒找好後路,只能咬牙堅持,渾渾噩噩的度過大學生活。

大三了,去醫院實習了,然後就更加知道,這個工作並非想象中的那麼簡單,不只是把儀器推進機器裏而已……

我們還得要分析異常情況,另外碰到輸血更是性命攸關的事情。然後,我更加堅定了我要放棄這個專業的想法。

2019年9月13日,實習一個月零三天,我在QQ空間寫了一篇題爲《因爲喪,所以放棄》的日誌,向朋友訴說自己的無奈與不滿,彷彿在宣告:我終將從事其他行業。

在這篇日誌裏我如是寫道:

目前打算實習完我就跑……

人生還是存在很多可能性,之前我把自己框住了覺得自己既然學了這個專業,以後必然也是要幹這個工作的。後來,挺了朋友的話,覺得他說的對,多少人幹着同自己專業不相符合的工作,既然感覺做不下去,那就果斷放棄……

專升本?還是要的,一是留條後路,重點是希望專升本成功後給予自己兩年的緩衝期,去好好想想自己到底要做些什麼。不做這個專業的事,要做什麼工作。

不幸的是,由於自己的英語實在太差,專升本失敗了,我只得開始找工作。我能幹什麼,我想幹什麼,我不太清楚。但我知道的是:不想去醫院工作,不想幹檢驗了。

總歸還是付了三年學費的,真的放棄還是覺得過不去……

找工作?父母所期望的一應落空,那個親戚根本幫不上忙,他也得再託別人。我只在醫院裏聽聞,他不管事了,空留個副院長的名頭,專注於(醫學)專業。

我當時堅定的想要專升本,與此也有莫大的關係,知道他大概靠不住的,還是得靠自己。

第一份工作,在某體檢中心,工資2K出頭,有五險一金,離家遠,單休,每天基本都只幹半天,幹完就下班。我堅持了一個星期,沒有簽訂合同,人事也說了只是試一下,每日往返四個小時的路程,轉一次公交再騎共享單車,8:00上班,太累了,而且這一線路的公交,錯過了這班公交,下一班要等半小時,那就意味着遲到……(基本就是最早的一班車)

最後就是兩邊都不滿意,我感覺自己插不上手,他們感覺我狀態不行,最後“一拍兩散”……

然後是個把月,才又找到一份口腔醫院的工作。很閒,但就是太閒了,閒得發慌,還一直出錯,第一天上班(試崗)就沒有人帶,一直出錯,而且條件簡陋,要求極低,不利於專業發展,檢驗最重要的“質控”“審覈結果”都不需要。一個人孤零零的在科室呆了一天,最後“入職即離職”了。

那一天,我發了條朋友圈:

“終於做了這個決定,別人怎麼說我不理……

入職即離職,

曾經我說我想放棄了,現在我真的要放棄了……”

(附上《因爲喪,所以放棄(雜記)》日誌的截圖)

求職的幾個月裏陷入了兩難,學歷太差,進不了醫院,私立機構,要求有資格證書,而資格證書又要有工作才能考(需要單位蓋章、填寫工作情況),無數次想要放棄,頹廢且迷茫……

最後,2020年12月31日下午四時許,那個親戚來了個電話,說是有個儀器廠商的工作,外派到醫院,工資由廠家支付,還是得去託關係,我猶豫再三,還是不情願。最後我還是表達了,我不想再幹檢驗了!父母同意了!

這,應當是徹底結束了吧,終於,我還是放棄了我的“專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