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華文化爲何長壽

與人類其他古文化相比,中華文化是唯一的長壽者,不中斷地活到了今天。餘秋雨以三十多年的時間,克服諸多困難和危險,系統地探索了中華文化,覓得了其長壽的原因。

1. 體量自覺。中華文化所佔據的地理體量足夠龐大,中華文化的先祖們對這樣的體量又頗爲重視。正是地域體量和人羣體量,把長壽的希望許給了中華文化。

2. 自首自安。中國和文明核心是農耕文明,不外侵、不遠征,成了它不被毀滅的保證。

3. 力求統一。中國歷史上雖然也出現過不少分裂的集團和時期,但總會有一股強勁的偉力把江上拉回統一的版圖。統一的偉力是歷史的主調,中華文化長壽正與此有關。

4. 慣於有序。中國人把秩序的建設當作生涯要務,明確讓秩序成爲社會經緯。中華文化也因此而延壽。所謂秩序,對外,是禮儀分際;對內,是心裏程式。

5. 簡易思維。中華文化一開始就抓住了命脈——“人文”,知道什麼可以捨棄。大道至易至簡,中華文化善擇大道,故而輕鬆,故而得壽。

6. 以德爲幟。中華文化始終崇德,它建立了比其他文化更明晰的道德構架,是中國人產生了長久的景仰、嚮往和追趕。這是一個永遠延續的過程,其壽命也隨之延續了。

7. 中庸爲軸。中庸,是中華文化幾千年來的精神主軸和行動主軸。選擇中庸、拒絕極端,便是選擇了本身的安全和長壽。

8. 特殊門徑。科舉制度,使中華文化的長壽有了最實在的操作性保障,它是通向長壽的一個特殊門徑。科舉制度發揮了全面、有效、長續的文化守護功能。它是中華文化長壽的歸結之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