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歲月》中嫌棄孫女厭煩兒媳逼得兒子跳樓的蔣奶奶錯在哪

小時候我們都聽過一個故事,一個小孩愛偷東西,媽媽每次都護着攔着,孩子膽子也越來越大,直到成年後犯的罪越來越重將自己送上斷頭臺,臨行前哭着說:

媽媽,你能讓我再喫你一口奶嗎?

媽媽難過的摸着眼淚解開衣服,長大成人的兒子一口咬住曾經哺育自己的口糧,滿臉是血的怒吼:我走到今天都是你害的。

《流金歲月》這部劇中,除了優雅美麗的女主,以及愛打麻將的媽媽,最讓人感到怒其不爭的人就是蔣奶奶和她的兒子蔣爸爸。

憑藉祖上留下的財產,本可以榮華富貴幾輩子,而蔣爸爸卻做了一件快速將家產推倒的事情,那就是從祖上留下的幾句皮毛,傾盡一切投到股市中,在得知將虧本的時候,不但沒有聽勸清倉,反而負債累累,賣掉媳婦攢錢給你女兒買的車,借款高利貸繼續投入。

甚至厚着臉皮勸不入眼的女兒男友,賣掉遠郊的房子聽自己的主意也進入股市。

股市行情有跌有升,但是像蔣爸爸的行爲,儼然已經進化爲一個賭徒,最後沒得賠償了,又過不了心裏的關,用跳樓的方式瞭解了自己的性命。

蔣南孫的小姨說了一句話評價蔣奶奶:

她早應該早知道世事無常,就應該早早積德

自己相處20多年的兒媳婦妹妹口中如此評價自己,蔣奶奶到底做了什麼事情,在痛失愛子後還被如此數落。

一 一輩子重男輕女,製造家庭矛盾

很多女人都不能理解,爲何奶奶、婆婆都是女人,卻比男人重男輕女的思想要重得多,從開局蔣南孫帶男友章安仁見家長,蔣奶奶就一口一個:

女孩趕緊嫁出去得了

她要是個兒子我還留點給她,女兒就不用了

女孩子留不住,趕緊結婚走吧。

這話無論人前人後,蔣奶奶都念叨個不停,不僅給南孫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傷害,甚至讓兒媳婦也心生埋怨,就連兒子也無奈的表示:

媽,您又來了。

想必蔣奶奶的這個觀念無論如何都消除不掉,所以大家也懶得和她辯解,兒媳婦打麻將,孫女自力更生,兒子沉迷炒股,蔣奶奶把大錢都給兒子去揮霍,她骨子裏認爲:

兒子是男人,也是自己的親人,孫女是女孩遲早跟別人走,不必照顧周全。

可以說這段家庭關係,從一開始就是被蔣奶奶瓦解掉的。

二 蔣奶奶只想兒子守着,忽略家和萬事興

蔣爸爸從始至終都是個媽寶男,一次次炒股輸掉向媽媽要錢時耍脾氣,每次都笑盈盈的抱着媽媽的肩膀親暱的說:

媽,我可是你兒子呢,你不會不給我的

至於兒媳婦一天天到點就打麻將不在家,蔣奶奶也從不過問,只是偶爾嫌棄的時候說兩句,大致意思就是:

你這個家庭婦女也只會打麻將了

但是她從不反思,爲何好好的一個家,一點都不團結。

蔣南孫雖然從小喫穿不愁,但是她卻並不滿意家中的氛圍,爸媽感情不合,奶奶明着嫌棄自己是女孩,家庭氣氛不合註定失敗。

若蔣奶奶能早點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改變對兒媳和孫女的態度,教導兒子好好工作延續家產,也許蔣家會是另一番面貌。

三 因爲蔣奶奶的嬌慣讓蔣爸爸無法回頭

賭徒最怕的不是沒錢,而是有源源不斷的錢,蔣奶奶守着家產給孩子們分配,卻分工不均,給兒子不斷投入,讓身在豪門的兒媳和孫女像是討要食物的乞丐。

其實她變相的認爲:

這錢就算拿去給兒子打水漂了,也不能便宜不是男孩的孫女。

古人有話道:母憑子貴,兒媳生了不被婆婆喜歡的女兒,自然就是母因子貧,即使蔣南孫都帶男朋友回家見家長,蔣奶奶依然在飯桌上討論兒媳肚皮的問題。

她不認爲是自己兒子的問題,矛頭直指兒媳,兒子與兒媳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兒媳天天出去打麻將,兒子雖然炒股但是能一直陪伴自己身邊。

爲了能維持自己這份私心,蔣奶奶不斷給兒子錢,直到這個窟窿補不上,一家人被趕出別墅,租住在孫女好友的出租屋內,要債人依然不斷。

蔣南孫被男友章安仁劃清界限,求助閨蜜,奶奶依然嫌棄地說:

一屋子都是女人,誰也幫不上他的忙

南孫回到道:

造成今天這個狀況的不是我們任何一個女人,而是你的兒子,這個家裏唯一的一個男人,而幫上我們忙的,不是那個叫章安仁的男人,而是一個叫朱鎖鎖的女人。

走投無路的蔣爸爸彷彿在夢中一樣,他的大半輩子研究以後都不能再碰了,內心無法平靜,他開始尋找原因自己活了一輩子,爲何除了炒股這件事別的事都沒有上心,回憶和女兒的矛盾、妻子的冷漠,纔想起是母親的錯。

蔣爸爸知道自己母親的軟肋,也知道和妻子無法修復的感情,於是在妻女出門後對媽媽說:

我去洗個澡,等會帶您下樓曬太陽。

他要讓母親親眼看到自己跳樓,這是懲罰母親最致命的一擊。

蔣奶奶保留着上世紀貴族家庭遺留下的各種講究,即使被兒子揮霍的差不多了,依然要求外賣放在餐盤裏、隨時收拾打扮自己的“窮講究”。

蔣奶奶想要的體面最後換回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親眼所見的悲傷,躲在房間裏不修邊幅的落淚,不知道蔣奶奶是否悔恨過自己20年來對兒子家庭的干擾,但是一切發生的事情都不能回頭了。

兒媳的妹妹要接兒媳和孫女出國,蔣奶奶被安排進入養老院,若不是南孫願意留下來陪奶奶,說不定蔣奶奶也一怒之下結束生命。

蔣奶奶要將手上的祖母綠翡翠手鐲給南孫,被拒絕了,其實以誠待人大於任何金銀首飾,而不過分嬌慣則是一個母親最根本的教育。

若蔣奶奶能早點明白這些道理,及時退出兒子的小家庭,給予兒媳和孫女平等的對待,好好鼓勵兒子身爲男子不是性別優勢而應該承擔責任,蔣家一定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發力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