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生孩子?生幾個孩子?

前段時間,微博上彈出來的消息,某些專家討論,說是要開放三胎,遭到了不少網友的抵制。

自從計劃生育以來,人們意識層面上的轉變,再加上育兒成本的增加,“要不要生孩子?生幾個孩子?”似乎已經成了一個逃不開的話題,原來的時候,有就要着,不讓生還不願意,現在卻是逼着生都不想生,不知道是不是矯枉過正,還是我們這一代的壓力太大了些。下面以我身邊的幾個事例來說一下吧!

(一)盼三胎,兒女雙全?

刷快手的時候,看到了本家的一個嫂子,發了一個因懷孕無法上班的視頻,內心不由的一陣感慨,真是不用自己管,纔敢這麼生啊!嫂子是本家大娘家的二兒媳婦,家裏目前已經有了兩個兒子,嫂子上面還有一個大哥,家裏有個女兒。這三個孩子,無一例外,都是大爺大娘照顧長大的。不過嫂子家的大兒子是從小跟着的,那兩個小的有時候,兩位嫂子也跟着帶。不過現在,二兒子和小侄女都送到了幼兒園,爺爺奶奶只管接送就行,所以兩個嫂子又都跟着兩位哥哥外出謀生去了。懷孕的這個嫂子跟哥哥外出打工應該還不到一年的時間,今年又碰上了疫情,但好在二人是疫情之前出去的,雖然因爲疫情滯留外地,但總體上來說,應該是掙了一些錢的,但是相對於家裏的情況,還是杯水車薪。每次看到她發佈的工作視頻,我都很歡喜,想着終於可以減輕大爺大娘的負擔了,但是無意間刷到的這條懷孕的視頻,還是讓我吃了一驚。以農村人的思想來說,家裏有兩個兒子已經可以了,實在沒必要再拼三胎了,但是抵不過兒女雙全的願望,這樣想來也確實可以理解。

可能是因爲自己目前從事的行業,造成了一些思維定勢吧,孩子應該由家長自己來帶,尤其是小時候正需要父母的陪伴與關愛,這個時候,如果父母角色的缺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問題。而且現在學校留的作業,大多數是在手機上,爺爺奶奶已經跟不上這個步伐了,另外,還有隔代親的原因,爺爺奶奶對教管孩子來說,總體上慈大於嚴,對孩子來說終歸是沒有爸爸媽媽陪在身邊更有安全感。

(二)不論男女,只生一胎

除了三胎的嫂嫂,周圍的同事也跟我說過她的生育觀,她說,當時就跟她老公商量好了,不管男女,只要這一胎。因爲兩個人都要上班,婆家還有個沒有結婚的弟弟,沒有人幫忙帶孩子。她的觀點是:既然生了孩子,就要對她負責。而前幾天閨女生病,更讓我感受到了媽媽的偉大。

許是未結婚的原因,對孩子生病的體驗不深,認爲病了治就行了,但是看着同事垮下去的臉,無精打采的精神,以及接連不斷的嘆氣,我是真的感受到了一個媽媽在孩子生病的時候那種擔憂的心情了。

我們總覺得“媽媽是超人“是對媽媽的一種捧殺,但是怎麼說呢,當了媽媽之後,真的就變成了超人。

同事最後在孩子生病時感慨:真的,太揪心了,給我多少錢,我都不想再生了,有這麼一個牽掛就行了。

但是,說實在的,人喫五穀雜糧,誰也斷不了有個小病小災的,我不敢說嫂子家的兩個孩子從來沒有生過病,但是這二者的待遇肯定是不一樣。

(三)未婚青年,恐婚恐育

說完了已婚人員,再來說一下未婚青年的生育觀吧,不知道別人怎麼樣,反正我是被網絡洗腦,每天都是恐婚恐育的一天,而且這種恐懼感更是與日俱增。尤其是現在無法確定孩子是否健康的情況下,更是不敢生了。

人們總說無法選擇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又何嘗不是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所以,既然要把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來,就要爲這個生命負責。既然我們無法確保孩子健康,也無法確保自己能把這個生命培養的內心強大,爲何還要讓TA來這世上走一遭,承受本不該承受的痛苦呢?

可是,反過來拋卻遺傳病理,誰又能保證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什麼樣的病痛呢?所以,無解。


一個小總結吧!

人各有志,大體來說,生的多的都是自己不用養的,或者是急切的想求兒女雙全的。真正自己管的,對孩子未來有要求並付諸實際的,一個就已經身心俱疲,何談奢望第二個呢?至於未婚的,全在自己的想法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