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李斯初見呂不韋,爲何抱羊羔作見面禮?這麼做很聰明 1、抱着一隻羊,李斯去見了呂不韋 2、文化角度來說,爲何李斯要抱上一隻羊羔見富有的呂不韋 3、“送羊羔”纔是聰明人的做法

公衆號:顏小二述哲文

文:顏小二述哲文

說起李斯,喜歡法家思想的朋友對他一定不陌生,喜歡秦朝歷史的人,對李斯應該也不陌生。

李斯是荀子的弟子,和韓非一起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漢朝以後的儒家思想,大抵都吸收了商鞅、李斯、韓非等人的法家思想。

某種意義上說,法家思想填補了儒家思想略顯溫吞的“表面特性”,爲後世王朝統一作出巨大奉獻。

而李斯本人,更是爲秦始皇統一六國立下汗馬功勞。雖然他的下場不太好,但是縱觀歷史,法家思想家的“下場”都不太好,爲什麼?因爲他們的治國之法太霸道、套路太深、也太激烈,而這些“太”的後果就是:“太得罪人了”。以此,也爲他們“悲慘”的下場埋下伏筆。這些就是後話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李斯本是楚國人,他是如何獲得幫助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契機的呢?這就不得不說說呂不韋招賢納士著書,李斯抱着一隻羊“作見面禮”的去毛遂自薦的事情了。

1、抱着一隻羊,李斯去見了呂不韋

歷史上,李斯一開始是楚國人,屬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官,亂世年代,時局動盪,李斯深感環境對一個人影響巨大,於是他找到荀子求學,精進自己。然後分析天下大勢,選擇去了秦國。

去秦國,李斯抓住呂不韋招賢納士的契機,選擇從他入手,打開自己的仕途之路。畢竟呂不韋是商人出生,沒有太重的傲氣,再加上他扶持嬴政求賢若渴,呂不韋對李斯等有才之士來說,只要抓住機會,呂不韋就是李斯開啓自己人生高潮的“伯樂”。

然後,李斯就精心挑選了一隻羊羔,去見了呂不韋。

這一幕被反映在電視劇《大秦賦》中,十分有意思。

劇中,李斯抱着一隻小羊羔來到呂不韋的府邸之中,跟隨小吏進入到屋內發現同樣也有很對人抱着小羊羔在屋子裏。

這個時候,李斯說了一句話:

“怪不得酒肆的燉羊肉如此之貴,原來全在相府。”

之後,李斯如願獲得呂不韋賞識。

有呂不韋的引薦,李斯得以大放光彩。

在秦王政十年的時候,當秦王下逐客令後,他上書勸告秦王不可如此,秦王嬴政採納了他的意見。而後,他又幫助秦王謀劃如何統一六國,秦王根據他的建議,先攻陷韓國,再逐漸消滅別的諸侯國。

可以這麼說,在李斯的推波助瀾之下,秦始皇的統一大業才得以如此順利。

歷史回顧到這裏,我們來說說文化。

2、文化角度來說,爲何李斯要抱上一隻羊羔見富有的呂不韋

李斯當面找上呂不韋,目的很明確,大抵就是希望呂不韋引薦一下,或者是“重用”自己,爲自己建功立業“打開一條路”。

那麼李斯找呂不韋,自然是“有求於人”的。

既然“有求於人”,可以帶很多禮物,爲何獨獨帶只羊?而且還不止他一個人帶羊,呂不韋一屋子的人都帶了羊羔,帶得當地酒肆裏羊肉都貴了,這是爲什麼?

是因爲當時的“禮”。

我們知道,周公制禮以後,周王朝直至春秋戰國時期,人與人交往,諸侯國與諸侯國之間,依舊還保留着一些一脈相承的“禮”。

而呂不韋招賢納士,李斯毛遂自薦,這時就要按照當時約定俗成一般的規矩,帶上“禮”,以表尊敬。

爲何會帶羊呢?在《周禮·春官宗伯·大宗伯》中有答案。

書中記載記載:

“以禽作六摯,以等諸臣:孤執皮帛,卿執羔,大夫執雁,士執雉,庶人執鶩,工商執雞。”

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知道,送禮也不能亂送,要根據自己和對方的地位來。

見諸侯的時候,送獸皮裝飾的束帛,見卿大夫的時候,便送羊羔。

當時呂不韋受到三代秦王重用,屬於秦國的相邦,地位是卿大夫。所以李斯才送羊以表尊敬。

3、“送羊羔”纔是聰明人的做法

其實我們分析一下就能知道,在當時那個局面,送羊羔給呂不韋纔是最聰明的做法。

爲什麼?

我們知道,呂不韋是商人出生,他太有錢了,於是他的追求從金錢轉移到權力。

呂不韋所在的世道,商人即便有錢,也容易被人看不起,尤其是“貴族子弟”。

也就是說,呂不韋爭的從來不是“利”,而是“名”,或者說是旁人的敬仰,以此成就他高高在上的“野心”。

送羊羔比送千金,更“合適”。

首先,因爲呂不韋不缺“千金”。

其次,送羊羔則表示對呂不韋卿大夫地位的認可,這是認可其“高貴”身份的體現,也是有情商的體現。如果這一點都參透不了,那怕是入不了呂不韋的眼,更不用所建功立業了。


【本文爲顏小二述哲文原創且獨家發佈,搬運、抄襲等任何侵權行爲,發現必究】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絡,部分素材來自網絡,侵刪(兩週內),喜歡請點贊收藏哦。

想持續瞭解更多蘊含哲理的國學知識,想持續從電影、文學作品、人生百態中體察更多人性的高尚與悲俗,可關注@顏小二述哲文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