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品鑑之四——筆境兼得

五代荊浩在《山水節要》(傳) 中提出“遠取其勢,近取其質”,黃賓虹先生說:“中國畫有三不朽:一、用墨不朽也;二、詩、書、畫合一不朽也;三、能遠取其勢,近取其質不朽也。”

“遠取其勢,近取其質”,是觀照自然山水的方法,是山水畫創作的方法,也是書畫鑑賞的方法。

觀察自然時從宏觀到微觀,作畫時從構圖到細節,書畫欣賞時從整體氣息到筆墨意趣。這個時序性和視點變化的規律是符合實際的。

觀照自然時,遠觀近取的對象是生氣淋漓的自然山水的勢與質。

創作時,遠觀近取的對象是氤氳整合於腹中的勢與質。章學誠有言:“有天地自然之象,有人心營構之象。……心之營構,則情之變易爲之也。情之變易,感於人世之接構,而乘於陰陽倚伏爲之也。是則人心營構之象,亦出天地自然之象也。”創作時,天地之象要抽象爲心中之象即意象,是對自然的超化。

欣賞時,遠觀近取的對象是呈現眼前的畫幅中的勢與質。清代畫家沈宗騫在《芥舟學畫編》中說“畫須要遠近都好看。有近看好而遠不好者,有筆墨而無局勢也;有遠觀好而近不好者,有局勢而無筆墨也……”。徐悲鴻說“遠看驚心動魄,近看奧妙無窮”。這種書畫欣賞方面的遠近觀,同時就是對創作的要求。

創作中,“遠勢”指整體佈局,講求氣勢、形勢、骨勢、趨勢,勢因氣而生,因形而顯,因骨而立,因趨而動,根本在於氣。荊浩在《筆法記》中有言:“山水之象,氣勢相生。”

創作中,“近質”不特指筆墨質量,更是指通過筆墨所揭示的自然的奧祕,即物之自性。質以生(性)爲宗,以法爲本,以實爲務,以真爲趣。根本在於生(性)。荊浩在《筆法記》中有言:“子既好寫雲林山水,須明物象之源。”物象之源是什麼?物之生性或者說物之自性耳。

物之自性,是羅丹所說“內在的真”,是歌德所說“理性的東西”,是福柯所說的“可見物的不可見性”。

羅丹認爲真正藝者具有洞燭自然奧祕的慧眼,強調“藝術之源在於內在的真”。

歌德說:“藝術並非直接摹仿人憑眼睛看到的東西,而是要追溯到自然所由組成的以及作爲它的活動依據的那種理性的東西。”

福柯說:“小說不在於展示不可見,而是在於展示可見物的不可見性的不可見程度。”

勢與質是怎樣的關係?李日華在《紫桃軒雜綴》裏說:“凡狀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勢,得其勢,不若得其韻,得其韻,不若得其性。形者方圓平扁之類,可以筆取者也。勢者轉折趨向之態,可以筆取,不可以筆盡取,參以意象,必有筆所不到者焉。韻者生動之趣,可以神遊意會,陡然得之,不可以駐思而得也。性者物自然之天,技藝之熟,熟極而自呈,不容措意者也。” 誠知言也!

“遠取其勢,近取其質”追求的藝術效果是什麼?——筆境兼得。清代布顏圖《畫學心法問答》中說:“山水不出筆墨情景,情景者境界也。古云:‘境能奪人’,又云:‘筆能奪境’,終不如筆境兼奪爲上。”

筆墨不多說了,至於“境”,王昌齡論詩有三境:物鏡、情境、意境。郭熙謂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遊者,有可居者。李日華論畫有三次第:一曰身之所容,二曰目之所矚,三曰意之所遊。古人見識相通。

我對“境”的認識,就是心靈感於物而後加之於物的那些東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