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话咋能忘

放假刚回到家还是习惯说普通话,一下子改不了口。有些词用家乡话说不来,也自觉用普通话替上。

上街买东西,与陌生人交谈时,都是下意识地讲普通话。对方年纪不大的,就会用普通话回,而我那会儿已经不好改口换用家乡话。对方年纪稍大点儿的,就直接用家乡话回,而我也才意识到,自己应该用家乡话与人交流。

普通话在农村是没有普及的。因为学校教育,幼儿园小朋友、小学生可能会讲普通话,年级往上点儿的学生大多不会用普通话交流。

有时候参加村宴,碰上同一桌上有小朋友及其父母的。一大一小,一个用家乡话问,一个用普通话回,交流竟异常地顺畅和谐。

像我们这种大学生放假回村的,习惯了学校里普通话交流,回村就要自动切换为讲家乡话。

忘了从哪儿听来的,一位从大城市放假回村里年轻人,在路上碰见邻居伯伯,礼貌朝人打招呼:“伯伯,您吃饭了吗?”

那位年轻人说的普通话。

那位伯伯脸上扯着笑,用家乡话回:“吃了吃了。”转头跟人就说那位年轻人,在大城市待久了连老家话都忘了!

人是很难忘本的。何况是潜移默化养成的本土文化。也许在城市里待久了,刚回家觉得自己不太会讲家乡话。搁个一两天薰陶,语感找回,亲切的家乡话顺溜得张口就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