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風險創業》:創業誤區知多少?

21-01T225 《低風險創業》

不知道是不是因爲去年疫情的影響還是即將步入中年危機,即使擁有一份薪水尚可(或者以小城的薪資標準稱得上讓人心動),環境也還不錯的工作,我鬼使神差的翻開了這本書想了解創業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雖然創業這個念頭之前從未在腦海中出現過。


雖然不能說這本書全是乾貨,但至少爲創業小白理清了思路,使其遠離創業誤區。如何運動第一性思維發現客戶的痛點;創業之處如何構建反脆弱結構,爲什麼要構建反脆弱結構;如何以生物態思維處理創業後公司內部的人員關係;如何通過指數型思維把攤子做大做強。

很多人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風險其實並非創業本身,而是創業者的無知、傲慢和不學習,在一個自己不熟悉的領域裏創業。對風險與回報成正比的誤讀導致了兩類人的悲劇:第一類人因懼怕風險而一輩子不敢投資,不敢創業。所有的資產都是銀行存款,通貨膨脹吞噬了大部分的勞動成果。第二類人願意冒風險,想改變命運賭一把,甚至爲此賣或借高利貸。

“創業是一門手藝”,可以像走鋼絲一樣通過大量的可以練習成爲專業人士。(讀到此處我不禁想到書架上那本放了老幾年還尚未拆封的《刻意練習》)

成功的創業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儘量不冒風險,抓住非對稱交易的機會。你能失去的最多是一份工作,大不了再找一份就好了。而如果成功了,那麼你將擁有一個新的生活。(即便讀完這本書,即便覺得這是一本還算有用的書,我依舊提醒大家創業有風險,入坑需謹慎。)


那麼樊登老師對於低風險創業是如何解讀的呢?首先低風險創業是有基本邏輯的,那就是:準確找到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矛盾。

找到問題的三大靈感來源:抱怨,洞察,體驗

1.抱怨:面對別人的抱怨,首先我們可能想到的都是負能量,其實每個抱怨的背後都藏着潛在的商機。

2.洞察:在客戶最痛的點上突破:對客戶而言,他們不在乎你是否能改變世界,而是在乎你的產品是否能解決他的痛點。

3.體驗: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判斷找的問題好不好的標準之一是夠不夠痛。只有在客戶最痛的點上突破,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客戶的青睞,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創業風險。

在此書中提到了MTP: Massive Transformative Purpose 宏達變革目標這個概念:從找到問題出發,通過抱怨,洞察和體驗尋找用戶的痛點並加以解決。

隨後創業者要看看自己具備創業所需要的6個好祕密中的哪一個?如何把這個祕密的優勢發揮出來。創業者要知道自己的優勢,這樣才知道要朝哪個方向努力,在那些地方在進步。

只爭朝夕並不是創業的正確姿勢,一切沒有找對祕密的創業都是謀財害命

1.資源;2.科技(深淘灘,低作堰);3.運營能力;4.品牌口碑;5.價格(目標中端市場,太高端的夠不上,太低端的賠不起);6.用戶。

現在我們發現自己的創業小祕密了,那麼這個祕密是否真的能給我們來了預期的收益或者它是否具備被推廣的潛質呢?可以通過價值假設和增加假設來進行甄別。

1.價值假設:價值假設最好的方法就是收費,看你所面對的受衆是否願意買單

2.增加假設:客戶是否願意講你的產品推薦給別人

如果小祕密恰好具備成爲創業祕密的資質,那麼還有一點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生活需要儀式感,但創業不需要。爲了使創業之路走得更順利,我們需要善待每一筆錢,最好先執行MVP~這裏的MVP可不是最佳球員哈~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小化可行性產品

最小化:不要急於租店面,以最小的成本開啓創業。

可行性:客戶體驗

良好的客戶體驗應該是最小化和可行性二者的有機結合。


當我們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過程之後,就要看看如何讓這個“有”能長久下去,這就涉及到一個概念,反脆弱。

反脆弱:反脆弱絕不等於堅強不屈,創業者一定要分清堅強和反脆弱的區別。

玻璃杯---脆弱---受損

鐵球---堅強不屈---自保

乒乓球---反脆弱---在風險中變得更好

黑天鵝事件:在發現澳大利亞黑天鵝之前,歐洲人一直認爲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所謂黑天鵝時間指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中,卻有改變一切。

黑天鵝事件的三個特徵

1.意外但必然

2.衝擊性

3.事後可預測性

從不確定中找到生存點和發展點,這就是低風險創業的過程。

當你找到一個社會問題之後,需要事先設計一個具備反脆弱結構的商業模型,反脆弱的商業結構其實就是將失敗的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同時不斷放大收益的上限。

這個世界是曲線的,真正按照線性模式發展的情況少之又少。曲線帶來大量的不對稱性,其中蘊含着一種思維方式,叫作“非對稱交易”---損失和收益並不完全對應。

創業槓鈴:好的企業家不是善於冒風險,而是善於控制風險

                  你在一個領域內感到安全,才能夠在另外一個領域內充分創新

脆弱與反脆弱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你有沒有可選性,成功了最好,不成功也沒事,不會讓你的企業傷筋動骨。


作爲一個創業者,你所創企業的領導者,你該如何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呢?前面正有兩個陷阱在等着你,希望你不要掉進去。

能力陷阱:製作自己擅長的,考慮如何做大,做強。“不熟不做”

資源陷阱:因有資源而有持無恐,大手大腳過分強調創業的儀式感。

成長性思維:不會考慮誰是最聰明的人,也不會過於在乎別人的目光。專注於我能不能從中學到東西,能不能變得更強,能不能繼續成長。

固定性思維:每天關注誰比自己笨,如何證明自己是這個屋子中最聰明的人,任何挫折、批評和否定都是對他的嚴重打擊。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否則外在學得再像,沒有學會精髓也是白搭。(7-11的山寨店)


創業後作爲管理者如何與手下的“打工人”溝通呢?

創業者在團隊中不是警察,整體負責維護治安。不是消防員,忙着查缺補漏,給各方“救火”。更不是保姆,需要手把手指導員工每件事應該怎麼做。而只是個幫忙的,在守住原則和底線的大前提下,幫她們分析結果,提供思路。

1.指令型溝通工具---告知(Tell):對沒有多少能力的員工往往採取告知的溝通方式,明確具體的一件事如何分步驟完成,有那些注意事項。

優點:會讓員工覺得思路清晰,學習效率高,並且有明確的責任人

缺點:員工易懈怠,對領導產生高度依賴,不動腦

2.教練型溝通工具---討論(Discuss)

優點:讓員工充分理解領導處理某件事的具體用意,一旦明白了事情背後的原理,員工便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缺點:佔用領導大量事件,而且不可能普及到所有員工。

3.支持型溝通工具---提問(Ask)

優點:使員工感到收到了尊重,有利於激發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潛能,也可以節省大量管理成本。

缺點:容易把提問變成告知,使員工產生牴觸心理。

4.授權型溝通工具---觀察(Observe)

優點:解放領導

缺點:有授權則必有觀察,度的掌握很重要

GROW模式

G:目標Goal 你的目標使什麼?想解決什麼問題?你想在什麼時候解決?

R:現狀 Reality 現在情況怎麼樣?發生了什麼變化?你做了哪些措施,結果如何?

0:選擇 Option 你現在能做什麼區解決這個問題?在相似或相同的情況下,別人是如何做的?還有嗎?

W:意願 Will 接下來你打算怎麼做?你覺得下一步什麼事件做比較合適?你會遇到哪些困難?需要準備什麼東西?

最後以10分爲限,你覺得自己完成這件事的可能性有幾分?調整哪些因素可以提高這個分值?


內部同心後,可以再次面向外部市場,而其核心依舊是客戶。

發展客戶:以產品打動客戶而非以營銷打動客戶;以客戶作爲媒介進行潛在客戶推廣,使客戶樂於,願意分享用戶體驗;沒有最好的廣告,只有最合適的廣告。

創業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你的潛意識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稱其爲命運。如果潛意識是根本不相信創業可以很愉快,那就無法做到高速地成長,無法愉快的享受一切。所以如果你已經打算創業了,那麼就別給自己太大壓力,去享受這一過程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