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月谷】讀書會7:冬夜自由行

多倫多疫情愈演愈烈,聖誕前再度封鎖。2021年如期而至,帶着期望,也混合着不安。但一切不可預知的未來仍有着無限的可能性,於是我們依舊滿懷美好期待。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我們仍可以做些努力,讓內心安放。

2021年1月10日,週日晚七點,【藍月谷】讀書會第七期,也是旅遊主題分享第三期,新老朋友準時相聚雲上。

互道新年問候之後,由四位朋友帶來他們的旅行見聞。

首先,由Songqin帶來“從應許之地到創業強國”的以色列之旅。

以色列是宗教聖地,有着發達的高科技與農業,還有出版著名簡史三部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讓全球矚目的新銳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 。在Songqin眼裏又是怎樣一個神奇的世界?

Songqin是傳說中的“勇氣女孩”與“寶藏女孩”。

“勇氣”在於,一個文弱清秀的女生,卻在可能遇到人肉炸彈的以色列還敢於自駕遊。(當然,得感謝陪伴在她身邊的御用攝影師與專職司機,一位大帥哥。在本次分享前還特地剪輯了旅遊視頻以作分享。)

“寶藏”在於,真的踐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看看Songqin旅行前讀過的書單:除了《聖經》,還有《耶路撒冷三千年》《我的應許之地》《中東生死門》《虛構三部曲》(《虛構的猶太民族》、《虛構的以色列地》、《我爲什麼放棄做猶太人》)《塔木德》等。還參看相關視頻:《曉松奇談 - 扒一扒以色列》,《他鄉的同年》。

可見,真正的旅遊不是說走就走,而是做足攻略纔出發。

於是,我們就跟着Songqin從成都飛往以色列,享樂在特拉維夫,朝聖在耶路撒冷,行走在如同重慶一樣的山城海法,欣賞阿卡地上阿拉伯建築、地下十字軍東征的遺址,參觀奇美的巴哈依花園,在愛國主義教育聖地馬薩達領略以色列精神支柱,爬上離天堂最近的橄欖山,在猶太人屠殺紀念館沉思,參觀裝有死海古卷形似神龕蓋子的以色列博物館,追隨耶穌的腳步行走,也會如法炮製拿張報紙漂在死海擺拍......當然,不可錯過的,還有獨具魅力的以色列女兵。

有人說“這個世界有十分美,九分美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一生必去的聖地。Songqin,你既做了這麼多攻略,啥時帶上我們組團一起同行?我想去,郭老師、衛平、麗霞也都想去呢。


接下來,由我來分享印度之旅。

因爲印度之行是出差,所以事先沒有作任何旅遊計劃。其間有個週末,熱情的同事相約去了一趟泰姬陵。

出發之前,想像的印度是這樣的:詩人在菩提樹下吟唱詩篇,美女帥哥載歌載舞,還有印度拋餅滿街拋着,香噴噴的......

待到達新德里,看到的街市卻是這樣的:垃圾遍地,坑坑窪窪,蚊蠅滋生,偶有個小攤販,比幾十前的中國縣城都還差得遠。

與印度同事一起喫手抓飯,別有一番風味。閒聊中問詢幾個當地人關於泰戈爾,他們都說居然不知道。這不免讓我悵然若失!

泰姬陵離新德里才200公里,卻驅車四小時。待到達目的地,立即被它那潔白晶瑩、玲瓏剔透的身影所傾倒,恍若仙境,之前一切不好的感覺頓然消失殆盡。

泰戈爾說,泰姬陵是“永恆面頰上的一滴淚珠”。一個如此悽美的比喻,必然連着一個美麗而又哀怨的故事。

阿姬曼·芭奴,這個來自波斯的女子,美麗聰慧,多才多藝,入宮19年,用自己的生命見證了沙賈汗的榮辱征戰。沙賈汗封她爲“泰姬·瑪哈爾”,意爲“宮廷的皇冠”,可謂是三千寵愛在一身。可惜的是,不論中外,自古紅顏多薄命,泰姬在生下第14個孩子後香消玉殞。死訊傳來,沙賈汗竟然一夜白頭。於是,一個悲痛的丈夫,動用了王室的特權,傾舉國之力,耗無數錢財,用22年的時間爲愛妻寫下了這段瑰麗的絕響。正如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所說,愛情的力量在這裏震撼了所有的人。

但美好的故事後面卻還跟隨着悲傷的結局。

沙賈汗在煞費苦心不惜一切代價地爲寵妃建造如此宏偉、富麗堂皇的陵墓,不久他的兒子發動政變,弒兄殺弟篡位廢除了王位,被囚禁在阿格拉城堡,只能透過小窗凝望着泰姬陵聖潔的塔頂,直至傷心憂鬱而死。唯一慶幸的是,在他死後,與寵妃一起被葬在泰姬陵,只是正中是阿姬曼·芭奴的陵墓,沙賈汗的墓偏立一邊。

有人說,沙賈汗只是一個窮兵黷武的暴君,並非情種;還有人說,爲建築美輪美奐的泰姬陵,不知多少人付出鮮血乃至生命。但是我們似乎更願意相信這世上還有真情實意,有穿越時空的思戀,有生死相隨的愛情。泰姬陵依然超越着簡單的建築學意義,在美麗中孤寂,在孤寂中美麗,不爲別的,只爲世人心中對美好愛情的純真嚮往!

想着僅僅講一個泰姬陵的故事,太過簡單,於是又做了功課,一解心中困惑,遂上網查了一些資料,一併作了分享,包括:

1)印度種姓制度的緣起與現狀。

2)探討如今在北美出現的越來越多印度人躋身中高層管理團隊的現象,印度人有較強的團隊精神、善於協作、溝通表達強、能喫苦耐勞,值得我們借鑑。

3)近些年印度電影有着相當不俗的表現,例如《起跑線》《摔跤吧!爸爸》《三傻大鬧寶萊塢》等電影敢於鍼砭時弊。勇於直面問題就是在解決問題的路上了。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第三位,由郭老師分享朝鮮平壤印象。

郭老師說,對於歷史悠久,有着充分豐厚文化底蘊的地方永遠要予以尊重,象Sonqin介紹的以色列,豔子分享的印度,都是這類地方。希望世界和平,讓古老的文明能夠世世代代傳承。

在很多人眼中,朝鮮是一個禁區,貧窮、落後、封閉,甚至有點危險。爲什麼想去平壤看看?大約是在2006年,在去過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後,對平壤這個社會主義活化石有些好奇,就與朋友相約去看看。現在想想它不是社會主義,小平同志說得對: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作爲中國人,去朝鮮很簡單,到了丹東,旅行團給辦好手續。

朝鮮海關很簡陋,地面僅是土層,連水泥都沒有。我們隨身攜帶的行李主要是麪包香腸之類,因爲導遊說在平壤喫不飽,另外還帶了一些文具,也是按導遊的建議準備給表演的小朋友作爲禮物。

坐上綠皮火車,有着穿越的感覺,一路荒涼破敗。到了一些站點,有些小朋友眼巴巴地望着我們。導遊說是餓的。我們就扔下面包,孩子們搶了麪包趕緊跑開。看到當地人面如菜色,明顯營養不良,讓人心情很難過,很沉重。

入住的是在朝鮮羊角島飯店 ,這裏是僅接待外賓的五星級酒店,服務員年輕漂亮,西裝革履。菜品量少,確實喫不飽,幸虧帶了麪包香腸。賓館環境很好,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方,僅作涉外賓館。

全程景點都在限定區域,形象工程都很漂亮,無法深入接觸當地人。拍照僅限於指定地方。當地的經濟狀況一目瞭然,外界能看到的圖片都不代表真實的情況。 車上除了導遊,還有安保人員,所有的行爲與交談都是受監控的。整個氣氛是嚴肅的、沉悶的、緊張的。

最後在國家大劇院觀看一場演出,規格很高很精彩。演出結束後,將所帶來的文具送給表演的小朋友們,看他們很開心,也讓我們更心痛。

朝鮮人對於老美是憎恨的,認爲是老美的制裁制約了朝鮮經濟發展。對中國的情感是複雜的,無可奈何的,因爲中國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了,形成巨大的反差。

最後一位分享的是衛平,她將我們從沉悶的平壤中解救出來,走進音樂之都薩爾茲堡。

衛平說當時是到柏林出差,會議結束後有點空當,就遊覽了薩爾茲堡。

這是第一次前往歐洲,途徑阿姆斯特丹、巴黎、慕尼黑,到達薩爾茲堡。

第一印象,所到之處,都很美,像明信片。

其次,歷史建築得以充分保留。在柏林,還專門找到柏林牆的廢墟拍了照片,而一旁就是現代化建築。反觀國內,很多古老建築都給拆了新建,很是可惜。銘記歷史才能展望未來。

再者,就是人們的生活態度很樂觀很享受。路邊餐館偶遇的小夥是潛水教練,一邊教潛水掙錢,一邊旅遊。在薩爾茲堡火車站售票的小夥,業餘時間就在樂隊演出。這種樂觀自在的情緒深深感染到我們。

之所以選擇到薩爾茨堡一遊,緣於這裏是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地。薩爾茨堡是音樂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莫扎特不到36年的短暫生命中超過一半的歲月是在薩爾茨堡度過的。薩爾茨堡也是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的故鄉。

美麗的薩爾茨河把薩爾斯堡分成新城、舊城兩部分,一座座各具特色、歷史久遠的尖塔教堂和修道院,綠樹成蔭的園林和千姿百態的噴泉,把薩爾斯堡打扮得格外美麗,這裏還有充滿中古特色的引人遐思的民居、莫扎特誕生地、莫扎特音樂學院、莫扎特廣場和莫扎特紀念銅像等,阿爾卑斯山的秀麗風光與豐富多彩的建築藝術渾然一體,使薩爾茨堡被譽爲全世界美麗的城市之一,被聯合國列爲世界人類文明保護區。

結語:

冬夜的兩個小時,跟隨朋友的腳步,我們從中東走到亞洲,再回到恍若童話的歐洲。看見這個世界發展相當不平衡,各種衝突依然存在,這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一個嚴峻的現實挑戰。

無論哪個民族,無論男女,都向往美好幸福,都渴望自由平等。

在此,讓我們一起祈禱世界和平,祈禱疫情早散,讓人們迴歸自由自在、喜樂平和的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