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學習收穫:用思維導圖建立學習系統,提升思考力

文/李丹(小步姐姐)

今天清晨學習完第四課,感覺簡潔又清晰。而這兩個知識點也是我的未知領域,學習真的使人進步啊!雖然還是小白,但怕什麼呢?一點點學,總是在進步的。現在我就用文字的方式梳理所學的第四課內容:用思維導圖建立學習系統,提升思考力

一、IPO模型的3個組成部分

你認爲的思維模型是什麼?其實就是底層的方法論或者稱爲底層邏輯,即透過表象看本質,刨根問底追溯源頭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I 信息輸入(問自己,是通過什麼載體輸入信息?比如閱讀、看電影、寫作、電影、抖音、各種視頻、豆瓣書評……瞭解自己信息輸入的渠道能接收到多少高質量的知識,一定要輸入高質量的信息)

P 信息處理(我要用什麼方式內化知識變成我的呢?這也是昨天朱先生講到的知識遷移能力,即信息加工後成爲自己的知識)

O信息輸出(知識怎麼去傳播,我要用什麼方式表達?我是通過文字的方式傳播並且再努力去實踐,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形成自己的慣性動作。我想,輸出的目的其實就是踐行“費曼學習法”,把自己的思考呈現出來分享給他人。不斷訓練自己的能力,一定會越來越強!爲我所用的纔是知識,否則只是信息。

瞭解了IPO模型後,對自己採取學習的方式更加清晰了,也會更加有選擇性,不斷實現高效學習。也會去理解家人與身邊人的學習模型與自己的差異,尊重各自的不同。

二、思維導圖學習法

很多時候學到的知識不能運用、不能很好的輸出,聽了今天的課我才明白,是我的大腦裏沒有結構、沒有進行過結構化思維的訓練,所以常常是雜亂無序的,因此輸出會感到困難。好在又學習到新的方法,思維導圖法,這個詞不陌生,卻沒有去行動,聽了今天的課,我才知道思維導圖的底層邏輯不正是在訓練我的大腦結構化思維嗎?這正是我的短缺之處,有這麼好的方法,用就行了,做就對了。

來看看如何使用思維導圖學習法:選擇工具、建立結構、開始梳理、整理成檔。看,就這麼簡單,今天老師推薦的是使用幕布,於是我立馬在網頁和手機上學習操作方式。

具體怎麼做思維導圖呢?朱老師以閱讀一本書爲例做了詳細的講解。

首先你要選一本你想讀的書,接着,看完書後,在導圖中寫主幹和枝幹,記住書中的關鍵詞。這時候千萬不能再翻書,必須強迫自己寫出來,直到寫不動爲止,調動大腦,不要讓大腦偷懶。記不住說明訓練不夠。平時看書可以採用記筆記的方式輔助,脫離對書的依賴,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記錄下來,不斷用這樣的方式訓練閱讀,記憶也會增強,輸出能力也越強。其次,實在寫不出來,再去翻書和課程進行查漏補缺,在對應的主幹和枝幹上填補。最後整理輸出、分享。

思維導圖學習法可以把複雜的知識變得非常有機構、有利於大腦的認知,並且再輸出時也能快速拆解、組合,非常有利於做分享和傳播。讓雜亂變得有結構,無序變得有序。我今天邊寫邊嘗試用幕布做思維導圖,寫到這裏,我的思維導圖已經形成了,感覺收穫滿滿,因爲今天我又學習到了新本領,這是第一次在電腦上製作思維導圖,邁出第一步對我來說不容易,曾經總以爲思維導圖很難,自己本來也缺乏結構思維的能力,現在才發現難的是缺乏信心去做,難的是不知道細小步驟怎麼去做,可現在不一樣了,內驅力有了,學習方法知道了,小步驟也知道了,再不去行動,就永遠是原地踏步了。

感恩有這樣的學習機會,都是學到立馬就可以用到的知識。真好呀!通過梳理知識點來整理信息,消化知識,再通過結構化輸出(思維導圖)來深度提升學習力。有了強大的學習力,未來可期!

2021年1月15日小步姐姐清晨寫於東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