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X Genomics單細胞轉錄組測序

10X Genomics的應用基於液滴捕獲技術,相對而言可定製化比較強,通量可以無限制增加,操作方便簡單。

通過液滴包裹單個磁珠和1個細胞,磁珠和細胞發生反應:細胞裂解後釋放mRNA,磁珠上的引物尾巴可以做到與mRNA的特異性結合,從而實現捕獲的目的。同時通過磁珠引物本身所帶有的cell barcode序列和UMI序列,可以對不同細胞的不同轉錄本做標記區分。因爲磁珠上的引物片段攜帶mRNA序列信息,在它的基礎上通過反轉錄或複製的方式擴增,所有的轉錄信息便帶上了cell barcode、UMI。

這篇文章裏只講10X Genomics的3'轉錄組測序和5‘轉錄組測序。

1. 10X Genomics背景

首先看一下10X Genomics長什麼樣子吧?

利用微流控技術分選單個細胞,然後將“1個bead”和“單個細胞”包裹在油滴中

腦袋不容易想象?來看這張圖:
beads在壓力的作用下逐個通過管道,而細胞和酶在另一個垂直管道,儘可能將1個細胞打到1個bead上,然後混入油相。通過油滴包裹單個細胞和bead,形成油包水的結構,創造1個bead吸附1個細胞內的mRNA的微環境。

partitioning oil爲油相
bead的體積比較大,被包裹的細胞比較小(圖中可以看到的細胞還沒有被裂解),而油相和bead之間充斥的液體中含有各種酶,其中就包括反轉錄酶(細胞裂解之後,bead通過polyT引物吸附遊離的mRNA,然後直接在油包水的結構中進行反轉錄獲得cDNA)。

2.1 3'轉錄組測序:

beads表面含有很多絨毛狀的短序列引物,短序列包括4個部分:R1、10X barcode(一個bead只有一種)、UMI(一個bead有很多種umi序列,它的使用降低了pcr的偏好性)、polyT(真核生物mRNA 3'末端含有polyA尾巴,polyT用來與mRNA的3'末端互補配對)

以下4個步驟的講解基於圖片 “3'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文庫構建過程”

1)cDNA反轉錄(RT)

通過polyT富集到beads上的mRNA,在酶的作用下反轉錄生成cDNA,同時在新合成鏈的5'端增加幾個GC殘基,在此基礎上通過酶引入switch oligo(switch oligo是專門設計的引物用於cDNA擴增)

2)cDNA擴增

通過switch oligo做引物擴增

3)序列回收

通過以上兩個步驟,便成功地將mRNA的序列信息引入到帶有barcode和UMI的cDNA裏,同時對它擴增。其中的barcode用來區分細胞a和細胞b...,UMI區分轉錄本1,轉錄本2...完成了對序列的特殊標記後,便可以序列回收,即使擺脫了油包水的結構,我們也可以通過“barcode序列”和“UMI序列”判斷序列來源。

4)建庫測序

將cDNA序列回收之後,便可以像普通的二代測序的步驟一樣進行建庫測序(片段化、引入接頭等等),同時二代測序的建庫過程中會添加index來區分不同的樣本。
二代測序的建庫步驟可以參考這個連接裏
https://www.jianshu.com/p/1ccdaea9e822

實際應用過程中,轉錄本的定量由UMI的種類決定,而不僅僅是支持的reads個數,UMI解決了PCR偏好性的問題

2.2 5’轉錄組測序:

上面解釋過10X Genomics 3'轉錄組的測序,這種方式獲得的測序序列其實都是3' polyA尾巴附近的mRNA序列。爲啥呢?因爲barcode和UMI在mRNA的3' polyA那一端(二代測序是短讀長的測序方法,建庫過程中對插入測序片段的長度有要求),mRNA長度太長時,其 5’端序列被打斷,斷裂的這部分序列便喪失了barcode和UMI的指引。

5'轉錄組測序所使用的捕獲mRNA的beads與3'轉錄組測序不同,其polyA引物被換成了switch oligo,其目的就是將mRNA的5'端連接到barcode和UMI。

同樣使用polyA來富集mRNA,以polyA爲起點來做cDNA的反轉錄,同時在其5'末端加入C殘基,這裏的C殘基會與beads上switch oligo的G殘基互補配對。這樣就將mRNA的5'末端連接到帶有barcode 和 UMI的引物,同時以C殘基爲起點進行鏈的合成,最終獲得帶有barcode 和 UMI的cDNA鏈。後面的建庫測序步驟便與3'轉錄組測序相同了。

Post script: 除了以上的介紹,10X Genomics也可以通過改變beads上的引物類型,捕獲標誌性序列,以適應不同的研究和分析需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