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共讀五《感受的根源》

本章收穫:

1,非暴力溝通強調,感受的根源在於我們自身的需要和期待,而非他人的言行。

2,非暴力溝通中的“需要”的界定

非暴力溝通中提到的“需要”,是人類共同的需要,這些需要有助於生命健康成長。如果它不利於生命健康成長,那麼它就不是非暴力溝通所提的需要。

比如:孩子說自己需要擁有一部手機。這個需要就不是人類共同的需要,所以家長就不能滿足孩子這個需要,而是要看到手機後面藏着什麼人類共同的需要。

那麼哪些是人類共同的需要呢?

選擇的自由、慶祝、表達悲傷、被真誠對待、自我肯定、休息、變美、秩序、被尊重、被傾聽……

3,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很重要,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同樣重要。

當然這需要練習。


一點思考:

作者認爲,我們的感受的成長一般會經過三個階段:

情感的奴隸階段,面目可憎階段,最後成爲自己生活的主人。

這三個階段非常像人與人的相戀相處。

當兩個人剛相戀時,處於互相吸引階段,這個階段雙方互相好奇,也很樂意爲對方付出,甘心情願地付出。

但是沒有人只想付出,不想收穫,慢慢地有些人就對自己的付出感到不平,憑什麼我要一直犧牲自己滿足對方啊?我們是同樣的人。他就不能爲我付出一點嗎?

於是開始有了嫌隙,美好的愛情開始幻滅。

這時候就有人堅持不住,開始選擇放棄、分開,而有的人則開始改變自己,互相成全,最終換來陽光燦爛的日子。

也就是說,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爲生活的主人。只有那些意識到問題並開始解決問題的人能走到這一步。

我們常常被一些誓言所感動:

我願意盡最大的努力,讓你成爲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什麼是最幸福?這個概念的界定是你說了算還是我說了算?

我給了你我以爲的幸福,可是這卻不是你以爲的幸福怎麼辦?

如果有人這樣說:

我願意盡我最大的努力,去確認你想要的幸福,並盡力給你這樣的幸福。

我一定會爲他鼓掌撒花,這纔是真正愛一個人的方式。

所有忽視對方的需要爲主的給幸福行爲都是自我感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