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碼,是否能“取代”開發者? 何爲低代碼? 低代碼的四大特點 低代碼的到來,或將取代開發者? 你怎麼看?

在降本增效的趨勢下,“低代碼”似乎在一夕間變得火熱起來。據國際權威分析機構 Forrester 預測,到 2022 年,低代碼開發平臺市場將會增至 212 億美元,較 2017 年的 38 億美元有顯著增長。同時 Gartner 也做出預估,到 2024 年,全球約有 65% 的應用程序都將涉及低代碼開發。

何爲低代碼?

低代碼,即 “Low-Code” ,即大部分情況下都能用可視化等非代碼方式取代手寫代碼,只有少部分的特定需求才需要開發者動手編寫代碼。

低代碼開發平臺就是這麼一款可以通過圖形化界面進行交互,實現應用搭建的開發工具。利用可視化的操作和標準化的配置,減少編寫代碼量,縮短開發週期,並易於理解和上手,一些不具備編程技能和不懂開發的“小白”在接受簡單培訓後也能設計出自己所需的各種管理軟件。這意味着,在企業中最讓人困擾的業務需求與開發技能之間的壁壘,被低代碼打破了。

低代碼的四大特點

近年來低代碼越來越流行,究其原因,大致可歸功於它的四大特點:

低代碼具有預構建模塊

由於低代碼開發平臺具有預先構建的模塊庫,這些模塊還能根據操作需要重新配置更新,因此開發者可以輕鬆無縫地編寫應用程序。此外,通常企業低代碼平臺還允許開發者創建自定義模塊,將其作爲可重用的公司資源在企業內共享。

低代碼縮短了開發時間

低代碼=更少的代碼,這意味着開發時間縮短了,從而開發者的生產力提高了。但這並不代表開發者要投入到更多的開發項目中,而是得以在原本的項目中更專注地去滿足要求並反覆測試,最終交付更可能被用戶接受和喜愛的產品。

低代碼可實現流暢的協作

雖然業務用戶和開發者從不同的角度看待項目,但雙方都爲項目貢獻了價值,因此兩者之間的協作尤爲重要。低代碼開發平臺的存在有效緩解了兩者之間的溝通障礙,爲業務用戶提供可理解的可視化設計工具以促進了兩者之間的順利協作。

例如,使用類似流程圖的設計工具來設計業務流程,那麼從業務用戶的角度看,通過這個流程圖可以知曉人員或系統正在執行的業務邏輯;從開發者的角度看,流程圖的每一個節點都表示一個事件,過渡到下一節點前所包含的邏輯問題也能輕鬆獲知。

低代碼可以在雲中或本地運行

許多低代碼開發平臺在雲中作爲基於 SaaS 的解決方案運行,可以快速配置並且基本不需要維護。然而,還有很多公司出於安全、隱私或技術等原因,更希望甚至要求在本地部署低代碼平臺,以便他們在公司的公共雲提供商(如AWS、谷歌或Azure)上或者在局域網的公司防火牆後面部署應用程序。

低代碼的到來,或將取代開發者?

低代碼開發平臺功能愈發強大,這卻引起了部分人的焦慮:如此強大的低代碼,未來是否會取代開發人員?

這其實是個無需擔心的問題。低代碼旨在替代可重複的過程與功能,而 即使它可以達到一個開發者 99% 的水平,但最後的1%纔是至關重要的一步,特定的功能還是需要開發者的手寫代碼。

因此準確來說,低代碼其實只是節省了開發者在一些重複機械的事情上所浪費的時間,從而留下更多時間給開發者專注於更有價值的部分,如更詳細的理解和實現業務需求或反覆測試以追求更卓越的解決方案。那麼,如此“貼心”的低代碼開發平臺,開發團隊又該如何最大限度地去利用呢?

培養協作文化

要儘快確定如何與業務用戶共同參與低代碼開發項目。比如,業務用戶可以在低代碼平臺中設計業務流程,那麼同在一個設計環境,開發者就可以快速識別並反饋業務用戶所提出的相關設計問題。

民主化發展

低代碼平臺爲項目任務的人員分配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比如,前端開發人員說不定也能成爲全棧開發人員,反之亦然。此外,如果低代碼平臺還支持多語種開發,那麼在人才的選擇上就更自由靈活了。

在低代碼平臺中尋找機會

正確利用低代碼平臺後,開發人員將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可以將節省的時間分配給其他重要事項。

你怎麼看?

低代碼當然並非突然出現,早在 2014 年 Forrester 就正式提出了低代碼開發的概念,之後低代碼開發就逐漸在企業應用上開始普及,並且面對市場環境的快速發展與日益上漲的人力與時間成本,企業會選擇低代碼也是未來代碼開發的必然趨勢。

但今年低代碼突然“火”起來,或許是因爲疫情之下它的特性實在太過優秀。始料不及的疫情,打亂了很多企業與用戶的節奏,也帶來了各種需求,不論是物資還是信息採集,各種疫情防控應用系統都需要爭分奪秒地上線。

這時,低代碼開發平臺的存在就彷彿是一支“奇兵”,它簡單易用,開發速度快,所以不論是開發人員還是非開發人員,都可以快速將部件組裝成一個行之有效的應用,爲疫情防控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低代碼也因此迎來它的“高光時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