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瞭解司馬遷

2021.1.17  讀書筆記    讀司馬遷之《史記》

      2020年11月,我爲孩子購買了《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通過給孩子講解這本書也使得我對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一方面是爲了更好的、全面的瞭解歷史,讓自己的歷史知識更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也是爲跟孩子一起學習時有更好的背景來全面的講給孩子聽。在這樣的目標驅動下我開始翻開漢代司馬遷編寫的《史記》。。。。

    司馬遷介紹:

    1、司馬遷:西漢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55歲。

    2、陝西韓城人。這裏有一箇中國著名神話《鯉魚跳龍門》-在陝西韓城和山西河津的交匯處的黃河口處。

    3、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是一名史官),做太史令(皇帝的史官,跟隨皇帝做一些記錄)

  4、司馬遷的成長:

(1)9歲可以背古代史書,10歲背四書五經。

(2)當時西漢的都城在長安(西安),之後父親從韓城到長安去做官。而漢武帝的陵修在茂陵(離長安較近),漢武帝動員全國的富商遷茂陵,於是司馬談藉機讓全家遷至茂陵,這樣有時間私下可以教育司馬遷。

(3)司馬談給司馬遷請了兩個老師:

一位:孔安國,教《尚書》

一位:董仲舒,教《春秋公羊傳》

(4)司馬遷20歲時開始漫遊,多次。公元前110年(司馬遷35歲時)回。

而這時:

漢武帝“封禪”(古代帝王祭天,祭地)祭天:封  祭地:禪。

古代皇帝封禪一般去泰山,帶誰去是榮耀的事。

而由於司馬談這時生病不能去,他自己非常上火,懊惱,自此一病不起。

正好司馬遷回來了,司馬談在病牀前對司馬遷說:

“我的理想就是在我活着的時候寫一本史書”這個任務就交給司馬遷了。

司馬遷說:“小兒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弗敢闕。(不敢有一點倦怠)

於是司馬遷尊父遺願,開始整理資料。

5、直到公元前104年(42歲時)開始寫史記,

司馬遷漫遊時去過大禹治水的家鄉(會稽山),去吊念屈原……

所有他寫到史書裏的地方,人物他都一一拜訪。

6、到了公元前99年,發生了一件事。

匈奴來進犯大漢,派兩支部隊

李廣利(漢武帝李夫人的哥哥)——五萬騎兵

李陵(李廣的孫子)——5000步兵

李陵最後投降匈奴,傳到漢武帝耳朵裏,大臣都說李陵……,只有司馬遷說李陵是暫時投降,權宜之計。

7、漢武帝生氣,把司馬遷關進大牢,定罪死刑。

一是誣上(欺騙皇上)

二是詛貳師(李廣利叫貳師將軍)

判死刑,若免罪,可以(1)交50萬錢(相當於中產階級5個家庭的收入)(2)宮刑

這時司馬遷已經47歲了,他選了生。他說: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8、公元前98年出獄,寫史記(這時他由太史令提到中書令),直到公元前90年,史記寫完了。

9、史記最後一篇叫《匈奴列傳》,寫完後司馬遷就失蹤了,無人可知。司馬遷自已的故事雖沒有結尾,但史記就是他留給今人的最好的故事。

10、《史記》是24史之首,應該感謝司馬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