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炉人

''陈炉人多指陈炉镇上的人,具体指祖辈以制陶烧陶的人。

这些以烧陶过日子求生存的人,代表陈炉人也有很多年,甚至上千年。王耘风先生的散文集《远方.流萤》和雒忱小说《陈炉》就是最好的例证。

客观上,陈炉人没有种粮的土地。祖辈依赖陶瓷业过活。社会安定,陶瓷营生还可有钱进,买粮、换粮。充分利用土的价值,把土的利用最大化,最优化。窑前屋后,角角落落,包括窑顶边摆放的匣罐里,都种上庄稼、蔬菜,如今最多的是各种草本花卉。

陈炉水源缺乏。没有考证曾经镇上的水源情况,水量大小。从遗存的泥池看,水似乎不是问题。陶土需要经过水来浸泡和沉淀、过滤,若水量少小,势必影响陶瓷的产量和质量。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到陈炉就得知,陈炉人视水为油。镇上没有足以长流的自来水,没有把水奢侈地随意泼到地上的习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深秋,到陈炉镇小学参加教研活动。晚上住在一个女教师家。洗簌时,她打了半盆水,添了一些开水后,让我洗脸。洗完脸后,问她怎么洗脚,她说,不急。接着就把毛巾放到盆里洗起了脸。那个时候,这种现象也很多。一家人用一盆水洗脸常有。而且洗完脸后接着洗脚。果然,她把盆里的水倒到另一个盆子里,拿来一个小凳子放到盆边对我说,洗脚吧,洗完就上床休息。我也没有多想,就坐到小凳上脱袜洗脚。

躺进被窝里,只听见她洗脚的动响。接下来就是她又把洗脚水倒进又一个盆子里,发出了涮拖把的声音。“呲、呲、呲……”一声声拖地板的声音中进入了梦乡。真的缺水,还是养成了仔细节俭的习惯。是传统,是传承,还是吝啬。

陈炉人上几辈多是从事陶业。挣不了大钱,抠小钱。手工业者,计件工资,人人等同。做时计件,买时计件,交换时还是计件。一对一,件对件的概念十分清楚。吃的用的都在具体数字上说的清楚,换的清楚。

陈炉人因为缺水,养成惜水习惯。只要是水,哪怕再浑再稠,都有最好的去处。洗脸、洗脚、擦地板或院子地板、浇花浇菜,或洗锅洗碗、抹洗案板、锅台、酱醋瓶罐、炕沿门后、摆设家具等,因此,天长日久,家里的瓶瓶罐罐、柜桌炕沿等都被擦的明光发亮,就有人夸赞陈炉人沃野滴很。

因为缺地,垒墙的罐罐最上面一排里面不是种的菜就是养的花。韭菜、辣子、小白菜等绿油油好看实惠。盛夏季节,雨水充沛,不但菜旺花也开的艳。鸡冠花、长寿菊、指甲花等摇曳多姿,给古镇增添色彩,使生活有了几分惬意。

镇上的人较四周村人精明。他们祖上烧陶卖陶,既能吃的了苦,具备一身手艺,也有经商人应具备的算计。人心换人心,他们骨子里仍还是勤劳善良和厚道的。老公的战友老张,就是地道的陈炉人,他们夫妻琴瑟和谐,待人热情大方,是人们传说中的陈炉人另类,很叫人感动。

如今,陈炉镇已经成为历史文化名镇,经过规划和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居住条件不但先进、舒适,也很有文化气息。希望陈炉古镇能在新的起点焕发青春,轻装上阵,传递美好,把古老的东方文明发扬光大,走的稳妥,走的更远。有更多的朋友到陈炉观光参观,穿越一次时空,体验一次手工制作,感受一下一个自学成讲解人的生动感人的讲解。

陈炉是座山,山上有座庙,庙底下是个镇,镇里面有故事,故事里有温暖,温暖着上山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