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爱而不是自怜

我又开始幻想大城市了。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不管怎么样我都要离开这里,换一个只有自己的城市。当时是这样鼓励自己的:女孩子,一定要走出去!现在想到可能真正的目的是:逃避。

今天看到三毛给一个大学生的回信中有段话:

在我的人生观里,向上爬,逞强,都不是以出国为准则的。我以为,不断的自我突破,自我调整,自我修正,才是一生中向上爬的力量。

如果,一个人在台湾不能快乐,不能有自信,那么到了国外,便能因为出过国,而有所改变,有所肯定吗?或者是不是我们少数人,有着不能解释的民族自卑,而觉得到国外去,便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再肯定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能到国外去体验一下不同的风俗人情,也是可贵的。至于“也想尝尝异乡为客的感觉”,这个“也”字,其实并不可能每一个人都相同。

你不要太懦弱,也不要太听别人的话了,有些自怜,更有些作茧自缚。请放开眼去望一望,这个世界上,有多人事物和人,是值得我们真诚地付出,也值得真诚地去投入——这里面,也包括你自己。请不要小看了自己,试着自爱,而不是自怜,去试试看,好不好?

向往其他地方,其它城市,却不知逃来逃去,逃不出自己的心魔。

要求他人的帮助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无论如何,他人告诉你一件事怎么去做和你自己去了解一件事,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了解自己是由内而来的,当你了解了,不必别人来指引,也便能明白,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替你找出生命之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