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义|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本文是从杨宁老师开示的《金刚经》讲义视频里整理出。


《金刚经》讲义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原文: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这两品的原文大意是,佛陀问须菩提:“须菩提,假如恒河中所有的沙,每一粒沙又代表一条恒河,又有这么多恒河,其中的沙是不是很多呢?”


须菩提说:“太多了,世尊!您这样说,光恒河就多的不计其数,更何况河中的沙粒。”


佛陀又说:“须菩提,假如有善男子,善女人,拿像这样沙粒一样多的,能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做布施,他所得的福德多不多呢?”


须菩提说:“很多,世尊!”


佛说:“我现在真实不虚的告诉你,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此经信受奉行,甚至只是受持经典的四句偈颂,向他人解说,他的福德就已经超过了前面的那个人。”

在此,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受持」:听懂了佛说的道理,并照着做,不着相了,这叫「受」;而且能时时保任住这种不着相的境界,叫「持」。


所以「受持」是听懂了去做,而且要坚持不断。


因为佛经是从梵文译过来的,在梵文中常用偈颂来表达佛说法的观点。比如我们前面修过的《法华经》,经中有一品《常不轻菩萨品》中,菩萨最后涅槃时,突然在空中听到威音王如来在空中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颂,因此我们来推测如来常用偈颂来说法。现在我们读的《金刚经》是汉文版,所以同修们很难在《金刚经》中找到确切的四句话,就是佛说的四句偈。


虽然在佛教史上,关于四句偈究竟指什么存有争议,我个人认为,把这四句偈就理解为《金刚经》般若智慧中佛表达的一个观点好了。比如「无所住而生其心」,或「不住相布施」等。


佛接着说:“再者,须菩提,如果有人向别人讲说这部经,乃至只讲述其中的四句偈颂,应当知道,讲经之处,一切众生,包括天人、人、阿修罗都应供养,就如同供养佛的塔庙。如果身体力行,读诵修行,须菩提,你应当知道这个人成就了世界上最高最稀有珍贵的法,如果这部经典所在之处,就有佛在那里,应当像弟子那样尊重此处。”


在许多经典中,大家都看到,佛说如果有人受持读诵,为他人讲授经典,会有很大的功德福报。有的朋友就说,也没看到讲经的人在此事上得到多大的福德,这一方面要看讲经之人是否只是人云亦云,照本宣读,有没有真的理解了佛说的话而照着去做。只有自己行持,更为他人解说,功德福报才能很快的降临。


还有另一层面,即你认为的福德之报是什么。众生心中有种种欲望,认为在此世界获得名利,满足自己一切欲望才是福得之报的呈现。但种种欲望的满足真的是快乐之源吗?你需要你的福德全呈现于此吗?


而真正领悟《金刚经》的人,会离身心内外一切相,如如不动,不被境转,不被万法捆绑。如果不断行持,一切烦恼可尽,生死轮回可了,最终成佛。所得到的境界,功德,世俗众生根本无法想象。世俗短暂的有漏洪福,根本无法与此相其并论,只是些吃喝玩乐的游戏,故佛说:领悟般若智慧是最大的福德。


在《法华经》中,小龙女为此智慧舍去价值三千大千世界的宝珠,如弃草芥。佛在第十二品中还说:如果有人在讲说这部经,讲经之处,一切天人、人、阿修罗都应供养,如同供养佛的塔庙。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应像弟子那样尊重。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有的人会拿一本白纸黑字印刷出来的书放在桌案上,每天礼拜,像拜佛那样。其实这样做也未尝不可。也许你可以通过这份虔诚心、恭敬心领悟佛的般若智慧。有些在此世界做世俗学问的人,认为这样做完全是迷信,你怎么可以拜佛相叩头,拜一本经领悟真理呢?这也是他们真的不懂佛在说什么,佛所有的经典都在讲「放下」,舍离所有的相与执着。大道至简,当你放下,舍离了执着后,自然就能契入宇宙实相,也即听懂了佛在说什么。所以,佛的智慧,大部分人不是靠听闻学习获得,而是靠信受奉行,放下获得。


如果有的人在叩拜中放下了我慢,放下了贪嗔痴慢疑,内心变得柔软,平和,宽容。内心不再为这个世界的一点点小事而纠结。这此世界,他放下的越多,他越有机会契入佛说的实相,也越有机会明白《金刚经》。


但是,如果你只是做了一个礼拜的动作,贪嗔痴慢疑更严重了,内心从来什么也没有放下,那这连迷信也算不上。


当然,这只是对实在看不懂佛经的人设立的一个小法门。佛说的所有经典只有一个目的:是让你听懂,而后马上去做。


所以佛说法不断的比喻,层层的剖析,他本意并不是让你把他的话印刷成小册子,对着他礼拜的。或者只是像读顺口溜一样的读诵。


佛在每一次法会上说法的当下,在大众中都有持戒精严的弟子,心地清净的居士,闻法当下破掉执着,瞬间开悟。有的弟子甚至当场即闻,即开悟,即正果。还有弟子心性没有打扫干净,没有准备好,事后按佛的见地信受奉行,落实在日常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吃喝拉撒睡中,这样很快也能契入大菩萨的境界。我们也应当将佛说的话,努力地去理解,然后去落实在日常的行为中,这是对经典真正的供养,真正的恭敬。


佛还说,如果有人能颂持读诵,按《金刚经》中所说的去修行,大家应当知道这个人获得并成就了世上最高最稀有的法。读到这句话,我们想一想,现在造个核潜艇、原子弹等都是国家机密,普通人都无法知晓和获得制造的途径。即使你看不懂,也不会让你看。而佛毫不吝啬,将这个世界上最高最稀有的法就摆在众生面前,我们应当珍惜。


下一品,如法受持分 第十三

...


文:杨宁

整理:孙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