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之戰何時休?(二)

文/暖風淺淺

接着昨天的話題,我繼續講婆媳這個古老而又說不完的話題。

一個嬰兒的誕生,考驗着婆媳的情感。

當女孩成爲別人的媳婦,這婆媳關係就開始了一段旅程,當婆媳關係磨合了將盡一年的功夫,總也會擦出點微妙的火花。這火花如果燦爛了笑臉,那麼婆媳的關係是一種謹慎包容的關係,這時候很可能一個小寶貝就是婆媳關係的轉折點。

媳婦懷上了婆家的骨血,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懂得事理的婆婆一定會倍加珍惜這朦朦朧朧的生命,就是不爲媳婦也情願爲自家的血脈付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說到這裏,我想說的是,有幾個人沒有享受過婆婆的恩澤?當然了,一個嬰兒的降生,也會讓婆婆的態度,成爲婆媳之間戰爭的導火索。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中,重男輕女的理念,從婆婆的態度中依然能捕捉到。我在這裏舉一個自己的真實例子,我第一胎生的是一個女兒,婆婆並沒有歧視我這個女兒。但是時隔八年,當我生下兒子的時候,我從來沒有見過婆婆這麼開心,當孩子晚上哭泣的時候,婆婆竟然穿着一個大褲衩來到我的屋裏,婆婆抱起孩子,習慣地拍着孩子。要知道,當時是初秋的天氣,夜晚涼風習習,就是穿上秋衣也感覺不出暖和。而我當時因爲生產住在婆家的平房。這一點讓我深深感受到,生一個女孩子與生一個男孩子在婆婆的心裏是不同的。

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藏在婆婆的心裏根深蒂固。沒有什麼原因,也沒有什麼邏輯。那種血脈傳遞是中國幾千年的綱常倫理。現在,農村的這種思想還很嚴重,農村中,生三個孩子的,大多是因爲沒有兒子,農村的媳婦有一種不生兒子不罷休的心態。但是往往是孩子的到來,爲以後的婆媳關係又加了一層重重的砝碼。

媳婦想,我生了孩子,婆婆你得管吧。你不管我怎麼上班?如果遇到身體健康的婆婆,這種想法是無可厚非的,如果是心急的婆婆,還巴不得你早早上班呢!現在上班的女性暫時不用考慮產後上班的問題,因爲有產假。而農村的就不一樣了,沒有產假這麼一說,一般不到三個月就去上班了。孩子的管理員大多是婆婆,如果婆婆不管,這婆媳大戰便開始了。如果一個家庭有兩個或者多個男性同胞,那麼問題會更嚴峻,問題的中心就是婆婆上心管了哪一家的孩子。

這個問題,是直接導致婆媳關係好不好的關鍵。而且一個村莊,你來我往的人都會知道每一家的婆媳關係。這是農村的一大看點,也是婆媳矛盾激化的最根本的原因。

地域不同,婆媳關係也不同。

相對於誠市來說,這種婆媳大戰的事就很少,第一是素質教育不同,第二城市的媳婦和婆婆在一起住的很少。各過各的的日子,很少有婆媳大戰的傳聞。即便有,也是封鎖的消息。因爲城市人同在一個樓道住也很少來往,更不用說串門打探消息。

農村就不同,農村人除了憨厚,還帶一些豪爽,光怕別人不知道自家的事,到處宣揚,看婆媳誰做的對。大姑娘小媳婦個個都是傳話筒。這樣一來也有一個好處,就是讓人明事理,做的不對的婆婆或者是媳婦,也只好反省自己。

綜上所述,婆媳之間也就是圍繞孩子的一場爭鬥,孩子沒錯,婆媳因孩子而生矛盾。當然了,一個好的婆媳關係不光是孩子繞在其中,大姑姐小姑妹有可能成爲婆媳大戰的直接導火索。

好的大姑姐或者小姑妹,在家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她們起着調節的作用。這個調節閥開到合適的位置,會直接讓婆媳化干戈爲玉帛,如果開得大了一點,那麼這個家庭永無寧日。誰家的大姑姐出嫁了,在孃家一直賴着不走,那麼這個家庭的矛盾會一直激化,遇到不懂事理的大姑姐,這個家庭真的會讓做媳婦的沒法生存。

說到這裏,輕輕地問一句,你們見過在孃家一直待到兒子有了孩子的大姑姐嗎?

這種不懂事的大姑姐你們怎麼看?

說到這裏這篇文章已經要結尾了,但是婆媳關係還是以後議論的話題。等媳婦熬成了婆,這婆婆又成了議論的重點。

我想,我們都是媳婦和婆婆的雙重角色,善待媳婦,也善待自己的婆婆,有一天自己也當了婆婆,兩種角色的互換也就到了頭。那麼以後的日子,不是歲月長長,而是扳着指頭數清的日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