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全解》之明夷卦(二)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易》一般以五为君位,但《易》重变动随时,有时五虽居君位但不是君。明夷就是以上六为君,六五为臣。上六以阴居阴,居于阴暗伤明之极,是明夷的主,很像商纣王。六五切近阴暗伤明之主,有直接被伤害的危险,很像箕子。

箕子的处境极艰难,犹如明夷六五之于上六,正之则势不敌,救之则力不足,去之则义不可。箕子处理得很妥当,他既不正之,不救之,也不去之,他采取晦其明的办法,佯狂为奴以免于害,而内心却坚守正道不变。这就是“箕子之明夷”。爻辞说“箕子之明夷”,意谓箕子的处境及其解决办法如此。

《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箕子之贞”的意义在于明是不可息的。箕子佯狂为奴,身体受辱,而明没有息灭,明指箕子在万难中未尝间断的希冀君心悔悟的耿耿一念。倘若箕子也像微子那样行遯,或者像比干那样死去,或者自己之明不晦,身不可保,那么,明也就息了。所以古人认为殷之三仁皆为之不易,而为箕子尤难。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古人以为此所说的是商纣王亡国之象,从六五爻辞明言“箕子之明夷”来看,是可信的。上六居全卦之终,又为明夷之主,下五爻之明皆为其所夷,纣王之所为与此正合。下五爻爻辞皆曰“明夷”,唯上六曰“不明晦”。

不明,指伤人;晦,指自伤。下五爻都是受伤者,故皆言夷。此爻则是暗所自出,不但伤人,而且自伤,故但言不明晦而不言夷。登天,在位之象。初登于天,开始时即位为天子。入地,失位之象。后入于地,以亡国失位而告终。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纣王初为天子时居高而明,照及四方,还是不错的。后来变得昏暗无道,终致入于地,这是由于他“失则”了。“失则”亦即失为君之道。上六之“失则”与六二之“顺则”相对应。顺则所以为文王,失则所以为纣王。

〔总论〕

  《杂卦传》说:“明夷,诛也”诛也是伤的意思。明夷的夷字在此亦作伤解。明夷二字的意思就是明受到暗的伤害。这从卦象和爻象上是看得清楚的。明夷为卦离下坤上,离有明象,坤有暗象,日入地中,明受到暗的伤害。

从爻象看,下三爻属于明体,都是明,这不成问题。六四与六五虽属于坤体,居于暗地,但从爻的角度看,这两本身也是明。明夷六爻,下五爻皆明,唯有上六一爻是不明而晦。

上六是昏之主,六二是明之主。此与丰卦略相似。所不同者,丰卦是明中之昏,虽昏犹明;明夷是昏极而不复明。明夷之君不在五而在上,此与它卦也是不同的。明夷卦中主要显示明与暗的关系问题,亦即下边五爻各自怎样对待明夷,怎样对待上六这个昏君暗主的威胁。下五爻皆“明夷”如何,唯上六不曰明夷而曰不明晦。说明上六不明而晦,其余五爻都为它所夷。但是并未采取对抗的态度,它们的态度是明而晦。

而各爻的具体表现又因时而异。六二力能救,则“用拯”以救之;九三力能正,则“南狩”以正之;六五晦其明,守其正,是谓箕子之明夷;初九与六四属于无责于斯世的那一类,处明夷之时,全身守正而已,故初九行不及食,六四于出门庭。上六则不明晦,以昏暗至极而终。

这一卦讲的显然是殷周之际文王与纣王的事。爻辞已经明确言及箕子,孔子的《彖传》更用文王事纣的特点说明卦内文明而外柔顺。卦中所表现出的政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待昏君暗主,应采取外晦内明亦即如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及箕子佯狂为奴而内守其正的对策。君主统治国家,应自治用明,治民用晦。用晦而明,不尽用其明,宽厚大度以容物和众。纣王是反面的典型,他自治用晦,治民用明,发展下去则终于成为不明而晦的暴君,以至于身殒国亡。纣王理所当然地成为《周易》唾弃的对象。

未完待续……

本文选自金景芳、吕绍纲合编的《周易全解》,市面上非常靠谱的讲解易学知识之书,想入门或深学的朋友都可读一读。

你的移动文学图书馆:这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拒绝网络爽文“小说”!

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