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本質》01 自我的大腦形成基礎

作者:唐布魯斯·胡德(Bruce Hood)
譯者:錢靜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01 概述

我是誰?是一個哲學命題,也是每個人切身的心理探索。在《自我的本質》這本書中,作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很有顛覆性的視角,他認爲對自我的感覺只是幻象。說它是幻象,也並不意味着它不存在,它只是不像看起來的那樣自由和有判斷力罷了。然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我們都能真切的體會到自我的存在,而這種體會,其實只是大腦從自我利益出發而創造的假象。

本書的作者胡德教授是一位資深的神經科學家,他把我們熟悉的自我放到了手術檯上,並結合大量的腦科學研究的最新發現,給我們用邏輯和數據上了一堂生動的解剖課。

胡德教授把《自我的本質》這本書的主角位置分配給了大腦,並且從生物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角度,給讀者呈現了大腦與自我的雙簧表演,並且最過癮的是從臺前幕後爲大家揭示背後的原理,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

這本書深入淺出地給大家呈現了一個不斷變換的自我,讓我們看到我們人類是怎樣在外部世界的影響下,從一種性格轉換到另一種性格,我們會有種種言行和思想上的不一致的原因是什麼,也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到我們以及我們周圍的人,是怎樣被他人影響、被環境所操控。藉由這些認識,我們將更容易瞭解自己和他人,發展出更強大的、獨一無二的自我。

接下來我們進入刷新認知之旅的第一站,看看大腦跟自我的關係,以及爲什麼說自我是一種幻象。

02 大腦建模是自我的來源

現代腦科學的研究認爲自我不是一個單獨的部分,而是感覺、知覺、思想相互堆積捆綁的整體,自我是在這些捆綁在一起的體驗中浮現出來的。也就是說,自我一種總體的感覺和體驗,是我們的想法和行爲的總和。

如果說自我是總體的感覺和體驗,而感覺體驗其實是依賴於大腦對外界刺激的處理,那麼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自我是依賴於大腦的生理狀態的。

比如說,某個人得了非常嚴重的心臟病,後來移植了一個健康的心臟,那你覺得他還是他自己嗎?如果他移植的是大腦呢?他還是他嗎?

不是,我們想得是一樣的。

所以說,大腦是決定我們是誰的關鍵部分。在臨牀上我們也會看到,因爲中風或者是意外造成腦損傷的患者,他們的個性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對於認識他們的人來說,他們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家裏有老年癡呆患者的朋友也應該對此有很深的感觸,可能原本是情感深厚的親人,當他眼神空洞地看着你,好像從來都不認識你,你會感覺他已經不在了,你已經永遠地失去了他。

恩格斯說:我們的意識和思維無論它看起來是多麼超越感覺的,但總歸來說,還是大腦的產物。大腦是靈魂和意識的所在地。

我們的大腦通過神經系統對外部的世界進行加工,從而建立起關於現實世界的模型。這種模型也讓我們可以去理解、預測他人,從而獲得掌控感。

舉個例子,早上坐地鐵去上班,我一路上會看到很多的人和物,但是因爲我經歷過早高峯被擠到懷疑人生的遭遇,我不會在那些人和物身上放什麼注意力,我只是會關注人的數量。我擔心遲到,我也希望避過高峯期人被擠成沙丁魚的難受狀況,我就會更關注地鐵什麼時間到,什麼時間地鐵的人少一些。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總結,我就會在找到規律,從而確定出門的時間,讓我可以在地鐵排隊的高峯期到來前一點點出門,從而不用讓自己變成沙丁魚。

除了想要獲得對外部世界的掌控感之外,大腦也想要獲得對於內部世界的掌控感,於是,大腦就設定有一個“自我”,這是一個能自己作主、自己受用、能穩定不變的“我”,在此基礎上來建構自我的模型。這個模型可以用來讓我們去理解、預測自己,從而獲得對自己的掌控感。

舉個例子,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做作業遇到稍微困難一點的狀況,看一眼,就不想做了,明明10分鐘可以做完的作業,可以一直磨蹭、拖拉半小時還不開始,因爲他不確定他能否把它做出來,也不確定需要多長時間。但是如果孩子對“自我”的設定是,我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我是有能力完成作業的。那麼他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更有行動力,也不會那麼容易放棄。然後也因爲他不容易放棄,他也更有可能成長爲一個更會想辦法、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成年人。

大腦設定有這樣一個“自我”之後,就開始在這個基礎上來建構自我了。自我的模型在童年階段會在大腦建模和他人影響的相互作用中漸漸顯現出雛形,直到成年,建構自我的過程也不會停止。終其一生,大腦都在不斷地發展和修正我們的自我認識。

因爲大腦建模是自我的來源,所以下面我們講一下大腦的運行機制。

03 大腦的運行機制

很多朋友都看過電影黑客帝國,在這部影片裏面,男主人尼奧(Neo)是一名電腦黑客,他發現他所在的世界並非是真實的,其實是由一個叫做矩陣Matrix的電腦程序控制的。而這些程序則被植入了他們的大腦中,使這些人類生活在一個完全虛擬的世界裏。

這只是一個科幻故事,但是與我們現實相似的是,每個人的大腦裏面都有一個矩陣,就是一個相互關聯的神經網絡。我們的大腦通過建構模型,或者是故事,使我們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

這並不是說我們世界是不真實的,現實是真實的,只是我們的大腦只加工外部世界中的某些信息,我們只能感覺到那些能夠被神經系統捕捉到的內容。所以我們就會發現我們不同的人去到同一個地方,哪怕經歷同樣的事情,每個人的感受,每個人記得的內容都是非常不一樣的。就像我和朋友一起去咖啡廳,我會記得跟誰去,我們談了什麼,而我的朋友會清楚地記得咖啡廳裏面的陳設。

大腦中大約有1700億個細胞,每一個神經細胞可以通過放電的方式,同時和其他幾千個神經細胞產生聯結,從而形成無數的聯結模式,每一種鏈接模式則對應存儲着我們的一種感受、念頭或行爲等。

一般來說,經常一起被激活的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就會被加強,這種感受或行爲模式就會越來越穩固,也越容易被喚醒。比如你失戀的時候經常聽某首歌,你感到悲傷難過。然後聲音以神經衝動的形式傳到大腦,接着產生一種覆蓋整個大腦的電信號激活模式,形成某種聯結模式來記錄當時你的所思所感。

之後每當你聽到或回憶起音樂的旋律的時候,相關的聯結模式就會被激活,你就會下意識的回想起失戀時的傷感。

那麼,如果說大腦是一個精密且複雜的機器,其中的運行規律來自何處?是基因的預先設置還是通過後天的學習?這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就像說一個人有很大的成就到底是因爲他天生聰明,還是因爲父母給了他很好的教育和教養環境。

但我們在這裏討論的角度跟大家平常所看到的聽到的還不一樣。我們先來談一談大腦基因預設的這一部分——有哪些是大腦天生就有的功能。

04 大腦的基因預設

設想一下,如果你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方法去教一個新生兒和一隻小倉鼠學習人類的語言,三四年之後,結果是不是會很不一樣?想一想,這說明了什麼?

許多科學家做過類似的實驗,他們都發現,要教會人類之外的動物,即使是最聰明的大猩猩,來學習幾個簡單的單詞,都是非常費勁的。所以對於人類的大腦來說,語言是基因預設的神經模式,是一種“天生就會的東西”。這裏給大家澄清一下“天生”的概念,這種“天生”給了人類大腦一種準備狀態,是發展某種能力的可能。

腦神經科學家們很早就明確的一點是,我們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基礎的神經模式存在了。在出生時,雖然許多感覺和控制區之間的連接還沒有達到成熟的狀態,但是已經分化得很好了。健康的嬰兒擁有一個準備好的大腦,隨時準備着從周圍的環境中學習。而這種學習開始的時間非常早。

從目前已有的研究,我們知道還在母親肚子裏的胎兒就可以熟悉他們母親的聲音,喜歡他們母親在懷孕期間所喫的食物,他們甚至能記住母親在待產期間所看的電視劇的主題曲。研究人員發現,有些嬰兒在聽到他們母親在懷孕期間所看的電視劇的主題曲的時候就會變得安靜而專注起來。所有的這些都證明大腦很早就已經開始執行任務,並對外界的聲音和味道的信息進行存儲。

人類的大腦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這是由人類的遺傳基因代代延續的。那是不是所有的人類,都能夠學習到很多的知識和技能呢?前面說到,人類的大腦有學習語言的前置裝備,那爲什麼人和人之間的語言能力相差那麼大呢?最極端的例子是從小脫離了人類社會,在叢林中生活了許多年的狼孩,後面要學習人類的語言,也非常的困難。這又是爲什麼呢?這就要去到我們對於大腦的“敏感期”的討論了。

05 大腦發展的關鍵期

敏感期,在很多地方也被稱爲關鍵期。在一些嬰幼兒教育的科普讀物裏面,我們會經常看到。

早在1910年德國行爲學家,在實驗中發現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鵝(鵝是雞鴨鵝的鵝)它會本能的跟隨他第一眼見到的活動的物體。而充當這種活體的,除了小鵝的母親之外,也可以是人或者其他動物。也就是說,如果他第一眼見到的是某個人,他就會一直跟着這個人。

從小鵝破殼而出的那一刻,他就被印刻下了他最初所見的活動物體的印象,這個就叫印刻效應。在德國的研究影像中就展現了一位留着鬍子的老紳士,抽着煙管走路,後面有一羣小鵝,忠實的跟隨他的情景。

小鵝的鳥類大腦,預先設置了一種機能,就是跟隨他們所見到的第一個大的移活動的物體。然而,如果小鵝被飼養長大,在出生後的10天內沒有看到大的移動物體,那麼他們就不會再產生印刻和跟隨了,因爲機會之窗已經錯過了。這種有時間限制的大腦發展階段就被稱爲關鍵期或者是敏感期。

研究發現,在人類的大腦中也有敏感期。比如人類的語言發展。無論在哪裏長大,幾乎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相似的時間段輕鬆的學習說話,但是同時在同一個家庭養大的寵物倉鼠卻不行。對於這個問題的解釋就是,人類大腦的預設中有語言學習的部分,而寵物倉鼠的大腦中卻沒有。無論在哪種環境下長大的嬰兒,都能學會他們所接觸到的語言,這證明人類存在一種內置的獨特的能力去學習語言,而且一定是從遺傳學的角度進行過編碼的,但是實際學習的語言則由環境決定。

你有注意到,在你長大一些之後學習第二門語言有多麼困難嗎?比如我在上大學之後花了很多時間來學習英語,英語聽說的能力還是很差。另外,在我的成長環境裏面L和N的拼音的發音是沒有區分的。從大學的時候,我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嘗試着去矯正,但是都沒有用,因爲錯過了語言的關鍵期,我大腦中支持語言學習的神經通路的可塑性已經逐漸喪失了,所以直到現這個問題也還是依然存在。有一些人在學語言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這可能是跟他們是否在年輕的時候接觸另一門語言有關,在7歲前學習語言會更加容易。

敏感期不僅存在於語言的領域中,他也出現在其他的人類能力的形成中。例如天生白內障的兒童在嬰兒時期無法清晰地看到面孔,當他們長大,通過外科手術進行矯正後,即使視力變得清晰了,還是會有面孔識別方面的障礙,比如難以分清楚阿嬌和阿薩,這個問題無論在之後的生活中他怎麼訓練也無法解決。這說明在大腦視覺神經的發育過程中,也就是敏感期中,得到相應的視覺刺激,對於視覺分辨力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當人猿泰山這部影片中的主角泰山從叢林中返回,要登上王子寶座的時候,他是沒有辦法區分廚師和女幫傭的區別的,因爲他在嬰兒時期沒有看過人類的面孔。換個角度講,它對動物園中動物的識別能力可能還更好一點。

同樣的,區分其他種族個體的差異也是這樣,我們很多人看外國人經常覺得他們看起來都長得差不多,這是因爲在我們的成長環境中,我們在不斷的接觸同族人的面孔之後,我們的區分能力發生了變化,產生了同種族面孔的識別優勢,對於不同種族面孔的識別能力就退化了。

除了語言敏感期,面孔敏感期,還有動作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社會規範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等。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一本類似《捕捉兒童敏感期》這樣的書來看一看。

在這裏不得不說一下,因爲敏感期的這個概念,導致很多家長變得非常緊張。人們會擔心,如果不將兒童儘量的至於刺激豐富的環境裏面,會讓孩子產生問題和困難。於是很多家長開始瘋狂的買各種早教的產品。

科學家們認爲,自然的環境哪怕是非常簡單,也足以爲年輕而飢渴的大腦提供足夠的刺激,並使其適應。實際上,沒有證據證明,擴大早期的學習環境,可以產生更好的智力效果,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另外,一些訓練嬰兒語言的DVD被發現是對語言能力的發展是有損害的,因爲孩子更需要的是充分的人際互動。大腦通過社交互動的方式從他人那裏來獲取信息,這比科技更加複雜,也更加久遠。

在這裏跟大家一起總結一下這一講的主要內容:我們的自我不是一個單獨的部分,而是感覺、知覺、思想相互堆積捆綁的整體,自我是在這些捆綁在一起的體驗中浮現出來的。也就是說,自我是我們的想法和行爲的總和。而我們的想法和行爲都是依賴於大腦的,所以大腦是決定我們是誰的關鍵部分。

“自我”是源於大腦對內部世界的一種“設定”,設定有一個自作主、自受用、能穩定不變的“我”,再在此基礎上構建自我的模型。所以說自我的形成基礎就是一個幻象。

作者:唐布魯斯·胡德(Bruce Hood)
譯者:錢靜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01 概述

我是誰?是一個哲學命題,也是每個人切身的心理探索。在《自我的本質》這本書中,作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很有顛覆性的視角,他認爲對自我的感覺只是幻象。說它是幻象,也並不意味着它不存在,它只是不像看起來的那樣自由和有判斷力罷了。然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我們都能真切的體會到自我的存在,而這種體會,其實只是大腦從自我利益出發而創造的假象。

本書的作者胡德教授是一位資深的神經科學家,他把我們熟悉的自我放到了手術檯上,並結合大量的腦科學研究的最新發現,給我們用邏輯和數據上了一堂生動的解剖課。

胡德教授把《自我的本質》這本書的主角位置分配給了大腦,並且從生物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角度,給讀者呈現了大腦與自我的雙簧表演,並且最過癮的是從臺前幕後爲大家揭示背後的原理,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

這本書深入淺出地給大家呈現了一個不斷變換的自我,讓我們看到我們人類是怎樣在外部世界的影響下,從一種性格轉換到另一種性格,我們會有種種言行和思想上的不一致的原因是什麼,也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到我們以及我們周圍的人,是怎樣被他人影響、被環境所操控。藉由這些認識,我們將更容易瞭解自己和他人,發展出更強大的、獨一無二的自我。

接下來我們進入刷新認知之旅的第一站,看看大腦跟自我的關係,以及爲什麼說自我是一種幻象。

02 大腦建模是自我的來源

現代腦科學的研究認爲自我不是一個單獨的部分,而是感覺、知覺、思想相互堆積捆綁的整體,自我是在這些捆綁在一起的體驗中浮現出來的。也就是說,自我一種總體的感覺和體驗,是我們的想法和行爲的總和。

如果說自我是總體的感覺和體驗,而感覺體驗其實是依賴於大腦對外界刺激的處理,那麼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自我是依賴於大腦的生理狀態的。

比如說,某個人得了非常嚴重的心臟病,後來移植了一個健康的心臟,那你覺得他還是他自己嗎?如果他移植的是大腦呢?他還是他嗎?

不是,我們想得是一樣的。

所以說,大腦是決定我們是誰的關鍵部分。在臨牀上我們也會看到,因爲中風或者是意外造成腦損傷的患者,他們的個性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對於認識他們的人來說,他們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家裏有老年癡呆患者的朋友也應該對此有很深的感觸,可能原本是情感深厚的親人,當他眼神空洞地看着你,好像從來都不認識你,你會感覺他已經不在了,你已經永遠地失去了他。

恩格斯說:我們的意識和思維無論它看起來是多麼超越感覺的,但總歸來說,還是大腦的產物。大腦是靈魂和意識的所在地。

我們的大腦通過神經系統對外部的世界進行加工,從而建立起關於現實世界的模型。這種模型也讓我們可以去理解、預測他人,從而獲得掌控感。

舉個例子,早上坐地鐵去上班,我一路上會看到很多的人和物,但是因爲我經歷過早高峯被擠到懷疑人生的遭遇,我不會在那些人和物身上放什麼注意力,我只是會關注人的數量。我擔心遲到,我也希望避過高峯期人被擠成沙丁魚的難受狀況,我就會更關注地鐵什麼時間到,什麼時間地鐵的人少一些。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總結,我就會在找到規律,從而確定出門的時間,讓我可以在地鐵排隊的高峯期到來前一點點出門,從而不用讓自己變成沙丁魚。

除了想要獲得對外部世界的掌控感之外,大腦也想要獲得對於內部世界的掌控感,於是,大腦就設定有一個“自我”,這是一個能自己作主、自己受用、能穩定不變的“我”,在此基礎上來建構自我的模型。這個模型可以用來讓我們去理解、預測自己,從而獲得對自己的掌控感。

舉個例子,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做作業遇到稍微困難一點的狀況,看一眼,就不想做了,明明10分鐘可以做完的作業,可以一直磨蹭、拖拉半小時還不開始,因爲他不確定他能否把它做出來,也不確定需要多長時間。但是如果孩子對“自我”的設定是,我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我是有能力完成作業的。那麼他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更有行動力,也不會那麼容易放棄。然後也因爲他不容易放棄,他也更有可能成長爲一個更會想辦法、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成年人。

大腦設定有這樣一個“自我”之後,就開始在這個基礎上來建構自我了。自我的模型在童年階段會在大腦建模和他人影響的相互作用中漸漸顯現出雛形,直到成年,建構自我的過程也不會停止。終其一生,大腦都在不斷地發展和修正我們的自我認識。

因爲大腦建模是自我的來源,所以下面我們講一下大腦的運行機制。

03 大腦的運行機制

很多朋友都看過電影黑客帝國,在這部影片裏面,男主人尼奧(Neo)是一名電腦黑客,他發現他所在的世界並非是真實的,其實是由一個叫做矩陣Matrix的電腦程序控制的。而這些程序則被植入了他們的大腦中,使這些人類生活在一個完全虛擬的世界裏。

這只是一個科幻故事,但是與我們現實相似的是,每個人的大腦裏面都有一個矩陣,就是一個相互關聯的神經網絡。我們的大腦通過建構模型,或者是故事,使我們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

這並不是說我們世界是不真實的,現實是真實的,只是我們的大腦只加工外部世界中的某些信息,我們只能感覺到那些能夠被神經系統捕捉到的內容。所以我們就會發現我們不同的人去到同一個地方,哪怕經歷同樣的事情,每個人的感受,每個人記得的內容都是非常不一樣的。就像我和朋友一起去咖啡廳,我會記得跟誰去,我們談了什麼,而我的朋友會清楚地記得咖啡廳裏面的陳設。

大腦中大約有1700億個細胞,每一個神經細胞可以通過放電的方式,同時和其他幾千個神經細胞產生聯結,從而形成無數的聯結模式,每一種鏈接模式則對應存儲着我們的一種感受、念頭或行爲等。

一般來說,經常一起被激活的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就會被加強,這種感受或行爲模式就會越來越穩固,也越容易被喚醒。比如你失戀的時候經常聽某首歌,你感到悲傷難過。然後聲音以神經衝動的形式傳到大腦,接着產生一種覆蓋整個大腦的電信號激活模式,形成某種聯結模式來記錄當時你的所思所感。

之後每當你聽到或回憶起音樂的旋律的時候,相關的聯結模式就會被激活,你就會下意識的回想起失戀時的傷感。

那麼,如果說大腦是一個精密且複雜的機器,其中的運行規律來自何處?是基因的預先設置還是通過後天的學習?這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就像說一個人有很大的成就到底是因爲他天生聰明,還是因爲父母給了他很好的教育和教養環境。

但我們在這裏討論的角度跟大家平常所看到的聽到的還不一樣。我們先來談一談大腦基因預設的這一部分——有哪些是大腦天生就有的功能。

04 大腦的基因預設

設想一下,如果你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方法去教一個新生兒和一隻小倉鼠學習人類的語言,三四年之後,結果是不是會很不一樣?想一想,這說明了什麼?

許多科學家做過類似的實驗,他們都發現,要教會人類之外的動物,即使是最聰明的大猩猩,來學習幾個簡單的單詞,都是非常費勁的。所以對於人類的大腦來說,語言是基因預設的神經模式,是一種“天生就會的東西”。這裏給大家澄清一下“天生”的概念,這種“天生”給了人類大腦一種準備狀態,是發展某種能力的可能。

腦神經科學家們很早就明確的一點是,我們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基礎的神經模式存在了。在出生時,雖然許多感覺和控制區之間的連接還沒有達到成熟的狀態,但是已經分化得很好了。健康的嬰兒擁有一個準備好的大腦,隨時準備着從周圍的環境中學習。而這種學習開始的時間非常早。

從目前已有的研究,我們知道還在母親肚子裏的胎兒就可以熟悉他們母親的聲音,喜歡他們母親在懷孕期間所喫的食物,他們甚至能記住母親在待產期間所看的電視劇的主題曲。研究人員發現,有些嬰兒在聽到他們母親在懷孕期間所看的電視劇的主題曲的時候就會變得安靜而專注起來。所有的這些都證明大腦很早就已經開始執行任務,並對外界的聲音和味道的信息進行存儲。

人類的大腦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這是由人類的遺傳基因代代延續的。那是不是所有的人類,都能夠學習到很多的知識和技能呢?前面說到,人類的大腦有學習語言的前置裝備,那爲什麼人和人之間的語言能力相差那麼大呢?最極端的例子是從小脫離了人類社會,在叢林中生活了許多年的狼孩,後面要學習人類的語言,也非常的困難。這又是爲什麼呢?這就要去到我們對於大腦的“敏感期”的討論了。

05 大腦發展的關鍵期

敏感期,在很多地方也被稱爲關鍵期。在一些嬰幼兒教育的科普讀物裏面,我們會經常看到。

早在1910年德國行爲學家,在實驗中發現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鵝(鵝是雞鴨鵝的鵝)它會本能的跟隨他第一眼見到的活動的物體。而充當這種活體的,除了小鵝的母親之外,也可以是人或者其他動物。也就是說,如果他第一眼見到的是某個人,他就會一直跟着這個人。

從小鵝破殼而出的那一刻,他就被印刻下了他最初所見的活動物體的印象,這個就叫印刻效應。在德國的研究影像中就展現了一位留着鬍子的老紳士,抽着煙管走路,後面有一羣小鵝,忠實的跟隨他的情景。

小鵝的鳥類大腦,預先設置了一種機能,就是跟隨他們所見到的第一個大的移活動的物體。然而,如果小鵝被飼養長大,在出生後的10天內沒有看到大的移動物體,那麼他們就不會再產生印刻和跟隨了,因爲機會之窗已經錯過了。這種有時間限制的大腦發展階段就被稱爲關鍵期或者是敏感期。

研究發現,在人類的大腦中也有敏感期。比如人類的語言發展。無論在哪裏長大,幾乎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相似的時間段輕鬆的學習說話,但是同時在同一個家庭養大的寵物倉鼠卻不行。對於這個問題的解釋就是,人類大腦的預設中有語言學習的部分,而寵物倉鼠的大腦中卻沒有。無論在哪種環境下長大的嬰兒,都能學會他們所接觸到的語言,這證明人類存在一種內置的獨特的能力去學習語言,而且一定是從遺傳學的角度進行過編碼的,但是實際學習的語言則由環境決定。

你有注意到,在你長大一些之後學習第二門語言有多麼困難嗎?比如我在上大學之後花了很多時間來學習英語,英語聽說的能力還是很差。另外,在我的成長環境裏面L和N的拼音的發音是沒有區分的。從大學的時候,我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嘗試着去矯正,但是都沒有用,因爲錯過了語言的關鍵期,我大腦中支持語言學習的神經通路的可塑性已經逐漸喪失了,所以直到現這個問題也還是依然存在。有一些人在學語言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這可能是跟他們是否在年輕的時候接觸另一門語言有關,在7歲前學習語言會更加容易。

敏感期不僅存在於語言的領域中,他也出現在其他的人類能力的形成中。例如天生白內障的兒童在嬰兒時期無法清晰地看到面孔,當他們長大,通過外科手術進行矯正後,即使視力變得清晰了,還是會有面孔識別方面的障礙,比如難以分清楚阿嬌和阿薩,這個問題無論在之後的生活中他怎麼訓練也無法解決。這說明在大腦視覺神經的發育過程中,也就是敏感期中,得到相應的視覺刺激,對於視覺分辨力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當人猿泰山這部影片中的主角泰山從叢林中返回,要登上王子寶座的時候,他是沒有辦法區分廚師和女幫傭的區別的,因爲他在嬰兒時期沒有看過人類的面孔。換個角度講,它對動物園中動物的識別能力可能還更好一點。

同樣的,區分其他種族個體的差異也是這樣,我們很多人看外國人經常覺得他們看起來都長得差不多,這是因爲在我們的成長環境中,我們在不斷的接觸同族人的面孔之後,我們的區分能力發生了變化,產生了同種族面孔的識別優勢,對於不同種族面孔的識別能力就退化了。

除了語言敏感期,面孔敏感期,還有動作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社會規範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等。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一本類似《捕捉兒童敏感期》這樣的書來看一看。

在這裏不得不說一下,因爲敏感期的這個概念,導致很多家長變得非常緊張。人們會擔心,如果不將兒童儘量的至於刺激豐富的環境裏面,會讓孩子產生問題和困難。於是很多家長開始瘋狂的買各種早教的產品。

科學家們認爲,自然的環境哪怕是非常簡單,也足以爲年輕而飢渴的大腦提供足夠的刺激,並使其適應。實際上,沒有證據證明,擴大早期的學習環境,可以產生更好的智力效果,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另外,一些訓練嬰兒語言的DVD被發現是對語言能力的發展是有損害的,因爲孩子更需要的是充分的人際互動。大腦通過社交互動的方式從他人那裏來獲取信息,這比科技更加複雜,也更加久遠。

在這裏跟大家一起總結一下這一講的主要內容:我們的自我不是一個單獨的部分,而是感覺、知覺、思想相互堆積捆綁的整體,自我是在這些捆綁在一起的體驗中浮現出來的。也就是說,自我是我們的想法和行爲的總和。而我們的想法和行爲都是依賴於大腦的,所以大腦是決定我們是誰的關鍵部分。

“自我”是源於大腦對內部世界的一種“設定”,設定有一個自作主、自受用、能穩定不變的“我”,再在此基礎上構建自我的模型。所以說自我的形成基礎就是一個幻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