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指痛心——二十四孝之第三孝

20210120(萍心而论731)

        啮指痛心--二十四孝之第三孝

        东周的时候,有一个叫曾参的人,也就是曾子,字子兴,鲁国南武城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是孔子的高徒,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相传他学识渊博,极为孝顺,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有《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儒家经典,被后世尊称之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据说在曾子小时候,他的家境非常贫困,以砍柴为生。有一次,他上山砍柴去了,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忽然间“咚咚咚,咚咚咚.....”,有人在敲门,“请问有人在家吗?”曾母打开门,外面的人一见,接着问“伯母,您好!请问曾子在家吗?我是特地来拜访他的。”曾母心里非常着急,不知如何是好,她心里在嘀咕,“哎呀!这可怎么办呢?”原来家中没有什么可以吃的东西,来招待客人;由于当时交通不方便,也没有电话可打,曾母也找不到人,来帮他上山去找曾子,只好眼巴巴的盼望着曾子早点快快回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仍然不见曾子的身影,曾母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她知道曾子是个孝顺的孩子,常常会和她的心灵想通,母亲想什么,也许他会有所感应,便伸出手来,忍痛咬了一下自己的手指头,而在山上砍柴的曾子顿时觉得心惊肉跳,连忙背起柴往家里赶,回到家以后,看到母亲正在左顾右盼,焦急不安,连忙恭恭敬敬的问母亲“娘,你找孩儿有什么事吗?”曾母说,“家里来了客人,说要找你,我没有办法,就咬了一下自己的手指头,希望我的痛你能感受到,好快点回来!”曾子若不是平时对母亲用情至深,孝顺有加,善于体会她的心意,又能够怎样出现“心灵感应”呀!

        啮指痛心这个成语故事只是流传下来的孝道经典,且不去考证事实的真伪,但就从曾子与母亲之间的“心灵感应”,就能说明曾子是一个是十足的大孝子,所以他才对母亲传出的资讯有着很强的感知力。

        啮指痛心这个典故同时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大家都要像曾参那样做一个孝子,要永远尊重长辈,孝敬自己的父母。

        后人也以诗颂之:"母指方才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注:曾参: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读shēn,一读cān;

        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另一种说法是山东嘉祥;

        配享孔庙的四配:四配,孔庙袝祭第一等,因有4人配享,故称“四配”,即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四配塑像位于孔子神龛前东西两侧,每两位一龛,东为颜回、孔伋,西为曾参、孟轲。)

        心灵感应:也被称作直觉、预感、第六感等等,指的是两个人之间不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种传统感觉,而用"第六感"来传递思维和感觉的信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