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滿足的需要(一)

兒童未滿足的需要有每個兒童的不同需要、被重視的需要、對安全感的需要和愛與接納的需要。

一、每個兒童的不同需要。(1)因爲年齡、性別、生理特徵等多方面影響,每個兒童和每個兒童都有不同的需要。教師對待兒童的這些需要時,應該是積極的,因爲教師的積極對待,通過對孩子說話的語氣以及給他們的自由度來傳遞,會引導兒童積極起來,影響他們按照自己的預期行事。教師所帶動的班級的氛圍,對待兒童的方式,可以直接影響兒童對於一件事情的思考,當教師尊重每一位兒童的需求,不會因爲大多數人不需要一件事情或物品,而拒絕對自己做這件事情或給一件物品的時候,兒童才能建立更加積極的心態,這其實也爲教師在兒童的內心中建立了信任感,對於有信任感的教師來說,便取得了兒童發自內心對於教師的模仿、崇拜,也會願意主動地朝着教師所引導的方式做事情。

(2)不同個體和不同情境需要有針對性的迴應。因爲需求的不同,個性的對待和迴應便也十分重要了。(3)獨處的需要,鑑定孩子需要獨處與否的標準是看孩子是否有發脾氣,如果有發脾氣,說明孩子需要獨處。這可以幫助兒童調節情緒,對情緒進行控制。只有當情緒控制之後,纔可能對兒童進行其他方面的指導。在《正面管教》中也提到,當我們情緒激動的時候,應該給自己一點空間,選擇一個能夠讓自己安靜、思考、平靜情緒的空間,之後再去處理問題。(4)權力的需要,針對權力,成人必須給兒童最真正的選擇,很多時候,給了孩子選擇權力,但是又沒有對選擇的範圍進行適當的限制,或者限制的要求是按照成人的想法進行限定,沒有達到兒童真正想要達到的,這就沒有辦法起到應有的效果。我們應該給予兒童符合他們年齡階段的權力的需要,對於他們接受成人做出的決定會更加容易。同時也要注意兒童對身體控制的需要,他們有對自己身體做決定做什麼的權力,教師應該尊重他們這一控制的需要,並且鼓勵、支持兒童。而不能因爲兒童的年齡小,而不給與足夠的尊重和選擇權。(5)所有權的需要,這一點作者強調所有權的需要必須與社會期望的分享達成平衡。對於他們所有權的保護,因爲他們建立了對自身物品的佔有權的安全感。不會擔心自己的東西被掠奪,所以不僅不會使得兒童變的自私,而且會變得更加慷慨大方,同時也會使得他們更加尊重他人的權力。其實在小孩子身上會經常出現,比如年齡相仿的兩個孩子在一起時,經常會出現不捨得給他人分享的時候,因爲在他的意識當中,把玩具讓別人玩一玩,就不屬於自己了,只有他能夠意識到,即便被他人玩一玩,最後這個玩具依然是自己的時候,他纔會放心地讓他人玩。

2021.1.2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