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音樂史》總結

背景感想

昨晚搞事情,項目上線到凌晨三點多,回來精神恍惚,然後失眠,輾轉反側。
睡不着索性起來看書放鬆,但是吧,這種狀態又不適合深度思考,翻了下桌上找到一本《極簡音樂史》。

刷牙,洗臉,披上外套,出門,藉着清晨的寒風驅逐了下睏意。
就近找了個咖啡廳,點上拿鐵,播起蘇菲·珊曼妮的《Dreamer》,翻開小書。
本以爲音樂簡史會講啥《詩經》的風雅頌、俞伯牙《高山流水》,或者嵇康《廣陵散》之類的,然而沒有,這是西方音樂史,嚴格說來是叫西方古典音樂史。(這年頭沒點音樂細胞都不敢裝文藝,爲了裝一波文藝青年還是擼完了它。)

在音樂的大千世界中,既有祭祀、節日或宗教儀式中使用的音樂,也有電影音樂、商業歌曲,以及舞曲、軍樂等,還有藝術音樂。而藝術音樂,就是古典音樂的起源。

說到古典,必談中世紀,因爲中世紀以前的希臘羅馬代表古典,中世紀則以神學洗腦爲主,中世紀後就是喚醒老祖宗基因的文藝復興,總之就是擺脫不了“普世、不朽、偉大”這樣的形象。
(感覺音樂、藝術、文學、建築類普世主義書籍都是一個套路,希臘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後N種主義,比如啥啥巴洛克、洛可可、浪漫主義、人文主義、現實主義balabala)

近代以前,紙是非常昂貴的物品,只有貴族、神職人員以及一部分商人這樣的精英階層才識字,那個時代的識字率低得難以想象。
藝術音樂可以看做“聲音的文字”,樂譜得寫在紙上,因此,藝術音樂從來都不是屬於平民老百姓的音樂,而是受西方精英階層支持的音樂。
一提起音樂,都會想到樂譜,而提起樂譜,第一反應就是五線譜,說起樂器就是鋼琴、小提琴、吉他、長笛或薩克斯等等。

大航海時代以來,西方藝術得以遍佈全球。現在的西方音樂已經發展成了以美國爲主導的流行音樂時代。

觀光路線

源頭

誕生於中世紀,西方音樂史的重要源頭之一是格里高利聖詠,是羅馬天主教會的拉丁語歌詞單聲部聖歌。

樂譜出現

9世紀,西方第一次出現設立樂譜的音樂,以格里高利聖詠爲母體的音樂形式,名爲奧爾加農。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持續了一段時間的戰亂。等到再次形成統一的文化圈,是查理大帝800年於羅馬加冕的法蘭克王國之後的事了。
西方音樂史多指意大利、法國和德國形成的三角文化圈的“意法德藝術音樂史”。

中世紀

中世紀的音樂分爲三種

  1. 宇宙的音樂。掌管四季的變化和天體運行,音樂的根本是“爲世界秩序”調音
  2. 人類的音樂。掌控人們的身心
  3. 樂器的音樂。現代意義的音樂。
    當時的人們認爲“樂器的音樂”是好是壞無關緊要,真正重要的是萬物背後的秩序。

主體思想是:“音樂不是用來聽的”。
這種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臘,那時人們把音樂當成數學的一個分支。這種思想的代表者是畢達哥拉斯,既是數學家也是音樂理論學家。
在中世紀大學裏教授的自由七藝中,語法、修辭和邏輯是基礎學科,音樂、幾何、數學和天文學則並列爲更高等的數學類學科。
用音樂展現其背後的客觀秩序,在古典領域的音樂並不陌生,比如巴赫喜歡的數字象徵法、勳伯格的十二音序列法,以及巴托克的黃金分割等。

文藝復興

音樂史上時間爲15到16世紀,以意大利爲中心進行的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音樂演變成了今人熟知的模樣,這期間的人文和科學上的實證精神也隨之誕生

文藝復興時期,作曲家們有了“自己和他人不一樣”的個人意識,雖然可能還在萌芽階段,但至少是昭示着一種覺醒。

巴洛克

1600年到1750年左右,這個時代無比熱愛戲劇化、宏大的、英雄主義的事物。(總之就是怎麼凡爾賽怎麼來)。
巴洛克時代誕生了歌劇,也是歌劇產量最多的時代。
這期間出現了許多人們熟知的“大作曲家”和耳熟能詳的“名曲”,還誕生了大量爲宮廷而作的極盡奢華的背景音樂。
在音樂上落後的德國,誕生了巴洛克時代“最偉大”的作曲家巴赫,巴洛克音樂的集大成者。

古典主義

古典主義音樂是伴隨着十八世紀中期市民階級興起開始,與受衆廣泛的“啓蒙運動”屬於同一時代。
人們的啓蒙意識開始覺醒,覺得應該用理性將自己從神或王權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面對任何權威都能保持自由的思想和行動。

代表音樂家:

  1. 海頓(交響樂之父,絃樂四重奏之父)
  2. 莫扎特(神童,啥類型音樂都寫,最全面的音樂家,能多線程作曲)
  3. 貝多芬(知名作品《第九交響曲》,大學交響樂鑑賞選修瞭解一下~)

浪漫主義

19世紀是音樂史上一個最具魅力的世紀,曲家呈井噴式誕生,有舒伯特、舒曼、李斯特、瓦格納、勃拉姆斯、羅西尼、威爾第、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等

今天說起音樂學習,幾乎等同於“學習樂器演奏”。而直到十八世紀,師徒制度中的音樂學習,首先意味着“學習作曲”。
樂器充其量是音樂家爲了在人前展示自己的作品而學習的。音樂家獨奏時基本只演奏自己的作品。也不存在專門演奏他人作品的“演奏家”(這不等同於詩人寫詩唸詩嘛~)

在德國浪漫主義詩人中間,對純粹的器樂曲的崇拜開始滋生。
人們追求所有藝術形式中超越現實和具象的事物,他們希望表達超越語言的詩意,傳達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事物。
儘管如此,那個時期,無論是繪畫還是文學,都無法完全脫離具象的世界。
各種藝術體裁中,只有音樂並且只有器樂才能超越具象,模棱兩可的抽象性想象力的翅膀得到了無限伸展。

代表作品

  • 肖邦的《夜曲》
  • 柏遼茲的詠歎調
  • 瓦格納的《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
  • 柴可夫斯基的《悲槍》

十九世紀也是一個產業革命與科學發明、實證主義與資本家的時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