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谈起他的抑郁经历,我……(续) 我们都知道,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对孩子教育的失败。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都是因为问题家长的导致。

我们都知道,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对孩子教育的失败。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都是因为问题家长的导致。

我上次在2020年12月14日写的文章《儿子谈起他的抑郁经历,我……》中,在和孩子谈心过程中,才知道他曾经也得过抑郁,心里充满自责和愧疚。好在孩子没有发生我们不愿意看见的极端事情发生,心里好受些。

今天的文章是上次文章的——(续)

每一个事情的发生之前,一定有很多压抑情绪的积累(早已经种下相应的种子)。

儿子谈起,回忆记得读幼儿园(5岁)时,有一次学校搞活动,每个班级每个孩子都会参加一个讲故事比赛活动。(其实就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锻炼孩子们敢于展示自我,发言,锻炼胆量的机会。)

活动前几天,老师会给孩子们每人安排一个小故事,回家让家长陪伴在手机上收听。背下来,加上一些自己的小创作,然后表演出来,经过老师评比打分,发奖品(每个孩子都会得到不同的奖品)作鼓励。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老师通知每个孩子的家长(父母)一起参加,见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给孩子助力,我们(夫妻)俩陪孩子一起去的班级。

当时儿子的故事排在最后一个(之前老师觉得他讲得好,放在最后压轴。)。心理暗示语言真的是很重要,语言用得好,会成就一个孩子的特长发挥。语言用不好,会把孩子特长兴趣的种子就活生生的扼杀在摇篮里,甚至会把孩子的自信心打压全无。

记得当前面的小朋友们没讲一个小故事时,他爸就会在孩子的耳朵边悄悄的说:“你看看,谁谁谁的故事讲很好,你一会有人家讲得好吗?一会你敢上台吗?你敢……”

此时,孩子一边心不在焉的看小朋友们表演,一边听着爸爸不断否定的语言不知所措。

故事一个一个的进行着。

老师亲切温和的念着故事表演小朋友们的号数和名字;

1号表演王某某、2号表演李某某

3号,4号……

“到最后一个最棒的小朋友(梁某某)的精彩登场,请给他热烈的掌声欢迎”,老师的声音亲切又响亮,眼神充满期待和鼓励。

家长们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期待的眼光向他涌来。孩子站起来,一边朝着班上五彩缤纷的舞台一步步犹豫的走,一边表情紧张眼神惊慌的眼神看向刚才一直在他耳边悄悄语言否定的爸爸。我把两个大拇指高高竖起,大声的对他说:“儿子,你是最棒的,妈妈相信你,妈妈喜欢听你的故事……”

儿子根本没有心思注意我鼓励的语言和肯定的表情,一步、一步、一步……

刚走到家长孩子们围成一圈的舞台边,欢迎的掌声再次向他响起时,关键时刻,儿子竟然像逃兵一样向门外飞跑出去临阵脱逃。从三楼跑到一楼的楼梯间,两只手紧紧的抱着捂住耳朵,头低低的埋进两腿中间,惊恐又无助的哭喊着,他的故事表演以这样的方式失败收场。

当我和他爸爸追赶上来时,看见儿子此时此刻的样子,心情特别复杂。

不是对他没有完成故事表演感到失望,而是因为在大人的否定语言下,给他心灵带来的打击和伤害感到无比的心痛。只能紧紧的抱着他,不断的对他说:“儿子,对不起,刚才爸爸不应该拿你和其他小朋友比较的,妈妈爱你,故事不想表演也没关系……”

让人不可理喻的是,他爸不但没有给他安慰,一上来给他两耳光,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没出息,不敢上台表演跑了还好意思哭……”我当时的心情和天气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可能就是丧偶式育儿的现象罢了)。

说实话,当时想和他爸打架的心都有,恨不能一手把他掐死算了,死死的把要冒出来的火硬生生的往身体里压回去。

瞅他一眼说:“你这是干嘛,还想一个爸爸的样子吗?”说他两句抱着儿子出学校就直接开车回家了。(到家以后给老师发了一条信息说了一声表示歉意)。

从那次起,孩子就慢慢的变得不太敢在课堂上大胆发言了。

毕竟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没有学习考试通过才步入婚姻,没有教育经验。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育儿,在不经意间的一些行为和语言深深的伤害着孩子而不自知。

我只知道那件事会给他带来心理阴影,没想过他会在六岁到八岁之间,生活中的一些经历会让他抑郁过。


我们的谈心继续着,回忆为了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影,我就在那年秋天,还没有真正搞清楚什么叫“演讲”的情况下,大胆的报名参加了“凉都演讲沙龙”,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演讲。

特别邀请了三个孩子做我的关众,主要是让他看见不会演讲的妈妈也敢上台,就算是讲不好,即使故事不够精彩,只要敢上台,讲出话来,就是最棒,因为超越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后来,在商会活动中参加小品表演,快板,凉都名嘴,凉都龙门阵,出去学习……

只要有机会参加的活动都带上他去感受。

我们也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开始了学习,懂得换位思考,学会走进孩子的心里和他做朋友。

在一次次的谈心,父母的用心感受,通过倾诉让情绪自然的流淌出来,和孩子一起学习,陪伴,在不断试错和承担中一步步的陪伴孩子成长,慢慢的从中走出来。

现在他又回到原来开朗活泼,善于表达的样子。


现在回想起孩子过去发生的那些种种,还是心有余悸。


写在最后:以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真实的失败经历,希望可以给看到文章的你一些启发。

孩子不是靠打压和比较才能成才,孩子也不是我们的炫耀品,而是需要用心感受的鲜活生命,是爱的种子,需要我们用爱去呵护滋养,才能健康茁壮成长。

祝:每个家庭都幸福美满,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