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滿足的需要(二)

兒童對於安全感的需要其實是爲了讓身邊的一切擁有可預知性,即可以明確自己的期望,以及他人對自己的期望。可以通過對兒童進行可預知的限制設定,開學時提供安全,舒適的環境,降低兒童的壓力,以及教師的連續性這幾方面來滿足。可預知的限制包括班級規則,明確知道哪些是可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一定要保證規則雖在,但是教師對兒童要保持愛心,帶着細心。在開學時,兒童是很不適應的,教師可以通過改善學校的環境,讓它更加舒適、溫馨,也可以讓家長陪同,度過兒童最艱難的學校適應期,當他們在學校當中可以找到自己的朋友,感受到學校的氛圍是愉快的時候,家長也就可以放手了。第三種是壓力,兒童在壓力下,會直接影響生理指標的變動,進而影響孩子的學習、交往等多方面。另外在學校教師的連續性也影響兒童的安全感,當突然換成一個不熟悉的老師來上課時,對於未知的恐懼會將兒童帶入到危險的氛圍,提前老師的介紹,以及過渡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能夠鑑定到兒童缺乏安全感?當兒童發脾氣的時候,其實就是其中的一種情況,當學步兒開始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和教師要對其行爲進行忽視,來讓兒童明白通過發脾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也是無效的。

第四方面未滿足的需要是對於愛和接納的需要。體現在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家庭之間的關係以及同伴之間的關係。和老師之間的關係中,要建立真正的關係,教師不能對兒童敷衍,用心交流,也可以分享學習之外的生活事件,可以幫助兒童更多地瞭解老師,增加老師和同學之間的關係。

良好和諧的關係可以促進兒童安全感的獲得。教師是否發自內心地關注兒童,他們都可以感受得到,因此教師不僅要身體在場,更重要的是精神也要在場,發自內心地和兒童溝通交流。當依戀和信任遭到破壞的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就需要得到老師的愛和接納,這種良好的依戀關係可以預防行爲問題,甚至可以解決很多行爲問題。

老師要注意對於每個孩子都要接納,即使是自己不喜歡的。必須承認的是老師一定存在和一些孩子交流等過成功感覺更好,和另外一個孩子感覺差一些,但是,老師不能對這些自己不是很喜歡的孩子表現出排斥,而是要尊重每一位孩子,和他們共同學習和生活,分享一些除了學習之外的事情,增加教師和兒童之間的關係。

那些難以讓人喜歡的孩子更加需要環境和課程的專門設計,來滿足他們的需求,老師也要拿出更多的恆心和毅力來幫助他們,將對兒童的感受和行爲區分開來也有助於自己恆心和毅力的持久,以及對兒童更好針對性地引導。

家庭史的建立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瞭解兒童,幫助家庭和學校建立聯繫,也歡迎家長來到學校,參與學校的互動。

兒童的個體不同需要、被重視的需要、對安全感的需要、愛與接納的需要得到滿足後,兒童的紀律教育問題就會得到預防,或者得以解決。

2021.1.21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