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本質》04 你不是你想像的

作者:唐布魯斯·胡德(BruceHood)
譯者:錢靜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01 結論:你不是你想像的

上一講我們談到了我們以爲的可以自由自主控制的想法和選擇,包括情感、道德,在無意識之中,都是被生物基礎和環境所決定;在意識中,我們也常常有失控的感覺,我們的自控力很大程度上跟大腦前額葉的功能有關,即使我們努力的想要控制,但卻往往在控制的過程中損耗了大量的能量,而最終不能控制,自由意志就是一個自我的幻象。然而,即便如此,相信有自我意志的存在,會讓我們更享受生活,也會跟周圍的人有更好的關係。

接下來我們要去到最顛覆你的自我認知的洗腦旅程的第四站——你的個性並不像你認爲的那樣。可能你會質疑,我是什麼樣我還不清楚嗎?老規矩,先別急着反駁,先來看一看證據是什麼,再去思考,你是否是你一直以爲的那樣,以及你是否是獨一無二的,和別人都不一樣。

02 被他人羣體影響的自我

我們的旅程先從個性開始。你可能覺得你一直都是你,不管何時何地,你都是你。但完成我們個性的旅程後,你可能會發現,很多時候,你已經不是你。

如果你對自己有所觀察,一定會發現,在不同的情境下,你有非常不一樣的心理狀態和行爲表現。比如你獨自一人與你當衆演講時,你獨自完成一項任務,和你跟很多人一起參加拔河比賽時,你跟父母在一起與你跟伴侶在一起時,你工作時和你娛樂時,你的感受和行爲都很不一樣。爲什麼我們會有這些不一樣呢?

大多數人應該都或多或少的記得小時候被夥伴戲弄或者是不能進入某個小團體的時候,心情是多麼的痛苦和沮喪。這些痛苦和沮喪,以及上面的那些不一樣,其實都是人內在的歸屬感的需要在作怪。

因爲人是社會的動物,我們總是十分關心他人的想法。我們想要獲得他人的認可,希望被所在的羣體所接納,希望得到他人的賞識,當我們被羣體所排斥的時候,我們甚至會體驗到一種心理上的死亡。正因爲如此,校園霸凌造成了並不只是身體上的痛苦,還有精神上的創傷。

一旦覺察到自己有被排斥的風險,我們就會進入高度警惕的狀態,密切注意其他羣體成員的互動方式,伺機重新融入這個圈子。爲了增加重新被羣體所接納的可能性,遭到排斥的個體,更可能去模仿他人,答應請求,遵守規則,與人合作,或者是曲意逢迎,甚至做出種種平時他們根本就不會做的錯事。這就是很多不合羣、被排斥的中小學生會變得特別緊張不安,甚至爲了大家的要求而鋌而走險的原因。

如果連這些方法都無法挽回被排斥的局面,人就會改變策略,變得暴躁易怒。這個時候他們不再在意他人是否歡迎自己,轉而想要以各種方式來施加影響吸引注意力。通常來說受到社會排斥的人,助人傾向比較低,對人比較不友好,即使相處的對象並非是當初的罪魁禍首,他也會遷怒。許多校園殺人案的兇手,比如馬加爵,均有被排斥的經歷。

當然不是所有被排斥的人都會成爲加害者,但是很多一直被排斥的人會產生疏離感,認爲自己一無是處,他們常會遠離人羣,日漸抑鬱,甚至以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因爲我們需要歸屬感,所以我們會被情境,會被他人所影響,於是我們變得自己也不認識,已經不是你自己了。具體會產生一些什麼樣的影響,這些影響的機制又是怎麼樣的,下面,我們通過路西法效應和變色龍效應,具體來說一說。

03 路西法效應與變色龍效應

1)路西法效應:好人也會作惡

在第2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納粹的大屠殺是有很多普通士兵在操作的;在我國的文化大革命中,很多年輕的紅衛兵對當時的知識分子有很多殘忍的迫害,時至今日,當年許多殘暴的紅衛兵到現在都變成了慈祥的爺爺奶奶;再近一點,在2012年反日貨的愛國遊行示威活動中,一個21歲的泥瓦工在下班之後加入進來,把一個日系車主用U型鎖砸成5級傷殘,這個泥瓦工就是一個普通的年輕人,他家裏的母親也像平時的每一天一樣,在等着他回家。這些做出暴行的,都是生活裏面的普通人。細思極恐,因爲我們絕大多數人也是生活裏的普通人。

那麼是什麼影響了他們,讓他們變成了惡人了?

聽完這個實驗你就明白了。這是心理學家津巴多在1971年進行的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實驗者讓一批彼此並不認識的年輕人,身心健康情緒穩定的大學生,走進了斯坦福監獄。實驗的計劃時長爲兩個星期,在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的地下室中進行,那裏被佈置爲一個臨時監獄。學生通過扔硬幣的方式被隨機分爲兩組一組扮演獄卒,一組扮演囚犯,每人每天都會獲得15美元的酬勞。

在斯坦福監獄,囚犯們被強行脫去所有的衣物,穿上囚衣,之後,身着制服,戴着鏡面墨鏡的獄卒出現了,當犯人想上廁所的時候,獄卒就會在他們的頭上套上紙袋,劇組還給囚犯制定了的規章制度,他們必須一一牢記,否則就會遭到嚴懲。可怕的是,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情況就開始惡化了,雖然獄卒並沒有事先收到可以虐待囚犯的指令,但卻開始自發的將種種殘酷的折磨施加在囚犯身上,在這種獨裁的高壓的氛圍中,囚犯們痛苦不堪,而獄卒們的殘暴程度越來越高。

到了第6天,原本單純的大學生,已經變成了殘暴不仁的獄卒和心理崩潰的犯人。爲了保護參加實驗的大學生,原定兩週的實驗不得不宣告終止。

一套制服,一個身份就輕易的讓一個人性情大變。津巴多教授這種現象稱爲路西法效應,路西法原本是上帝寵愛的天使,而後墮落成爲惡魔。路西法效應就證明了情境對人的影響非常大,好人也會犯下暴行。

那路西法效應的原因在哪裏呢?心理學家認爲原因之一在於,人天生的想要去服從權威,取悅權威,也想要成爲有權利讓別人服從的人。

在生活中我們看到,有的護士明知道醫生處方超劑量,卻仍遵從指示開藥;有的上司只是暗示或者默許,下屬卻唯命是從,甚至變本加厲。因此如果我們相信自己能抵擋住他人的影響,這純屬是自欺欺人。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可能淪爲權威之下的傀儡。

現在,你還覺得自己的個性是穩定不變的嗎?你還會一直是你相信的那個自己嗎?

2)變色龍效應:人們在無意識中想要與他人一致

在上面的路西法效應中,人們都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他們只是不認爲自己應該對那些行爲負責。而有的時候,我們的行爲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身邊人的影響,這一切都在暗中進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甚至都完全意識不到自己已經被他人所左右。

你能回憶起上次你在人羣中的一些忘我表現嗎?如果你有參加一些現場的演唱會,或者是很多人在一起看的一場比賽,你就體驗過不知不覺中跟大家一起做一樣的行爲,動作的感覺,在這種氛圍中,你會自然而然的跟大家一起做,你不再是一個單獨的個體,你變的跟羣體一樣。這種改變自身的行爲,以便與他人保持一致的現象,被稱作變色龍效應,因爲變色龍能隨着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膚色,因此而命名。

這種變化並非刻意爲之,我們對他人的模仿是自動完成的。可模仿的內容範圍很廣泛,從簡單的體態,表情與手勢,到言語與情緒複雜的行爲模式,都在這一範圍內。我們會受到來自他人的種種影響,自己卻毫無覺察,這是什麼原因呢?神經科學的研究表明,模仿行爲的產生是受一種叫鏡像神經元的細胞影響。當人們觀察其他人的動作的時候,鏡像神經元被激活,由於這些鏡像神經元本身也是執行那些動作的神經基礎,所以動作的感知通過鏡像神經元的激活,直接激活動作的執行,無意識的模仿也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在另一個學實驗中發現,如果你正在和兩個人交談,其中一個人一直在模仿你的肢體動作,而另一個人完全不模仿你,雖然你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是模仿行爲可能已經改變了你對兩人的態度,你會對模仿你的人更有好感!越是親密的人,我們越是容易去模仿。模仿能夠增加相互作用者之間交往的頻率,而交往能夠增加彼此之間的親密感,親密感能夠增加彼此之間的喜歡。這一個無止境的循環能夠使個體與他人很好的相互作用,促進彼此關係的融洽、和諧。

比如,有“夫妻相”的伴侶通常關係更加親密;比如,當老師和學生之間具有更多共同姿勢,他們之間的喜歡程度會更大,課堂的氛圍也更加融洽和諧;再比如,在人員招聘中,如果應聘者模仿了面試官,那麼模仿面試官的應聘者更可能被錄用。

04 獨一無二的個性也是幻像

上面說到的是自我是多變的,自我會根據他人、情境來變幻成不同的樣子。既然如此多變,那麼,至少自我是獨一無二的吧?科學家說,不,你以爲的獨一無二的你也是一種幻象。 爲什麼?因爲——

1)你的自傳體記憶並不可靠

在我們成年之後,大多數人都會認爲自傳體的記憶對自我感知起了關鍵作用,身體可以複製,但記憶卻不行,正是因爲記憶造就了獨特的個體。可能有的人,會忍不住假設我們的自傳體記憶都是精確的回憶,但是心理學中最大的一個發現就是,人類的記憶並非是對過去事件的精確複製,記憶是被改造過的,就像故事一樣。我們的記憶就像傳聲筒遊戲,故事每被講一次,就會有所變化。

心理學研究顯示,如果告訴孩子,他們曾經有一次在超市裏面走丟的事情,即使這件事情從未發生過,孩子們也可以對這個情景進行生動的回憶。在另外的一個對成年人的研究中,讓他們看僞造的他們小時候乘坐熱氣球的照片,他們中有一半的人可以回憶起這個虛構的事件,並且能把它講得很詳細。

另外,我們的記憶是活躍的,當我們遇到相似的新的經歷的時候,我們就會把他們編入已經存在的記憶中,這些記憶就會因新的經歷而變形,我們總是在將此時此地與過去整合。所以記憶不是電腦的硬盤,也不是石板,他更像是一個永遠在變化的肥料堆,最近儲存的記憶會保留的更加細節化,結構化,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他們會漸漸的分解,混入其他的經歷中並被整合。回憶中很多線索會逐漸變得支離破碎,但我們傾向於認爲,記憶是精確的,完整的,生動的。

2)巴納姆效應:你以爲的獨特性格並不獨特

當需要理解自己的生活時,我們就創作各種故事用來解釋我們來自何處,在做什麼,將去何方,在這種敘事模式中的故事,通常包含背景,奮鬥,高潮,結局。有些人把自己看成是生活中受害者,被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所困擾,阻礙,他們在講述自己的故事的時候,會把自己描述的跟這個角色定位相符合。而另外的一些人在講述同一件事情的時候,會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百折不撓的英雄,最終戰勝了困難,勝利走到了今日。

在建構故事時,我們是以自我爲中心的,這意味着我們只會注意到那些我們認爲與我們相關的事物。在人的一生中,這些個人的故事會被我們有意或無意的反覆修改更新。自我建構的問題在於,我們可以用各種形式歪曲事實,以達到我們追求的效果,這被稱爲整體自尊。爲了追求這種整體自尊,我們會壓抑,扭曲或忽略生活中與理想自我不符合的負面部分。如果我們相信自己擁有某種人格特質,我們就會選擇性的講述跟這種人格特質一致的事情,實際上我們還能夠輕易的將自己概括爲符合這種特質的人。在這裏我舉一個例子。你聽一聽下面的這段敘述,是不是能描述你的性格呢?

你渴望被喜愛,被崇拜,同時也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擁有很多未被開發的潛能,這些能力還沒有以優點的形式發揮出來,雖然你有一些性格的缺陷,但大體而言你都能有效的進行彌補,你外表嚴肅自律,內心卻焦慮不安,有時候你會質疑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確的決定或對的事情,你追求多變的生活,當被困在重重束縛中時,會對現狀十分不滿,你以獨立思考的能力爲傲,你不會輕易採納別人的觀點,除非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對方是正確的。你認爲對別人過度坦率是一件不明智的事情。你有的時候外向,友善,合羣,有的時候內向,謹慎,緘默。你會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你生命中最大的追求就是安全感。

剛剛的這段描述中,是不是有好多像跟你的狀況相符合呢?你會不會有些奇怪,我怎麼知道你的這麼多特點呢?不是因爲我知道你的狀況,而是因爲我講的這些內容具有足夠的概括性,因此適用於大多數人。人們常常會認爲,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中把這種現象稱爲巴納姆效應。巴拉姆效應解釋了爲什麼很多人在請教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爲算命先生說的很準,因爲算命先生很多時候說的都是一些籠統的,一般性的概括和描述。

巴拉姆效應告訴我們,我們的個人故事也許並不如我們自己想象中的那樣獨特。描述中包含了比較多的正面特質,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內在喜好,使這種效應尤其強烈,許多人都覺得自己比一般人幽默,聰明,漂亮,和善,但從統計學的角度出發,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但我們都會沉醉在獨特自我的幻象之中,即使這種獨特性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

記得我曾經看過一本小說,裏面一個年輕的姑娘對一中年男人說:“你外表平靜而剋制,內心卻有着火一般的激情”。我覺得這句話特適合撩漢——哪個男人沒有一顆蠢蠢欲動的心呢?所以姑娘們,下次遇到你喜歡的男生,不妨把巴拉姆效應拿出來用用。

爲什麼我們會陷入巴拉姆效應的錯覺中呢?以誠待己,難道不比自欺欺人更好嗎?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積極錯覺,認爲自己比絕大多數人都優秀,比絕大多數人都獨特,在某種程度上會提升主觀幸福感,因爲他低估了缺點,高估了優點,用這種方式保護了我們的自尊,有了積極錯覺,即使是在不能控制周邊事態進程的時候,我們也會感覺到自己具有足夠的掌控力。這種錯覺式的掌控感能夠有效的減輕焦慮,在讓我們盲目樂觀的同時,也讓我們變得更能堅持,更加堅韌不拔。因爲相信自己會成功,這種信念會促使你一直努力堅持下去,這種努力會讓你在某些時候取得某些成就,而如果認爲自己終會失敗,更有可能在一開始就放棄了努力,那成功就更加遙不可及了。

這一講我們談到了你的個性並不像你認爲的那樣,你以爲的穩定個性是變化不定的,在我們身上可能會出現路西法效應、變色龍效應,我們可能從一個日常生活中善良的人變成壞人,也可能在無意識之中就改變自己的行爲,或者是調整自己的觀點。而且,你深信的獨一無二的自己並非獨特,因爲不僅你的自傳體記憶不可靠,而且根據巴納姆效應,你以爲獨特的性格特點也不獨特。所以說你對自我的個性的認知只是一個幻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