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小石桥

我的家乡在大巴山脉里,那里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气候宜人。

家乡的山连绵起伏,一条条小溪从山涧流淌。到了山下,汇聚成一条条小河。

天气晴朗的日子,小河里潺潺流水清澈见底,小鱼、小虾都自由地在水中嘻戏。一块块大石头凸出在小河里的水面上。生活在这里的祖辈们,出行通常都得从这些小河上穿过。

不下雨的日子,人们都会踩着凸起的石头过河。可一但下了大雨,山上的水都流到山下,汇聚到这些小河里。小河里就会水位上涨,水流也变得凶猛而湍急。这时就会给出行的人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且,这种情况时常发生,因为在我的家乡,一年四季,至少有1/3的时间会下雨。

生活在这里的祖辈们,为了出行方便,于是就在这些小河上面,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修建了一座座拱形的石桥。这样的石桥随处可见。

普通的石桥,都是从河底的两边,用一块一块,经过打磨的条石磊砌起来的。那些条石每一块估计都得二三百斤重。可以想象,在当初没有任何现代化机械的条件下,建造者们得遇到多少困难,付出多少艰辛。

石桥合拢后,再在上面铺上土,平整碾压磁实。一座石桥就诞生了。就这样一座看似平平无奇的小石桥,它却经受住了时间的磨砺。横跨在这小河之上,为一辈又一辈的人们安全出行,经历了百年有余,至今还在做着贡献。

这些小石桥,从表面上看,毫无出奇之处。但它远比现今的钢筋水泥建筑坚固耐用。历经了百年之余,经历多少次的洪水冲刷,它都巍然不动,桥身桥体至今完好无损。

在众多的小石桥中,有一座石桥尤为特殊。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这座桥和别的桥有所不同。别的桥只是桥下是拱形,桥上都是平坦的路面。而这座桥,桥下桥上都是拱形。由此,当地人把这座桥的地方,叫作拱桥河,又叫三叉河。因为这是三条小河的一个交汇处。

这座桥的直线距离有三十多米长,宽度约有六米左右。桥身整体成拱形。桥的两头都是用大青石铺成的台阶,斜坡向上,两头各有二十多步,到了顶部,则是一段约有十米左右的平台。平台两侧都是用石柱和石板做成的护栏。护栏的石柱和石板上都有雕刻的龙凤花纹。经历了百年之余的风化,至今还依稀可见。

桥两头的台阶始处,两边分别有一樽石狮子。石狮子高约一米二三,体型算不上有多庞大,但重量至少有千头八百斤。工艺虽说粗糙,可也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可惜的是这四樽石狮子,如今只有一樽是完好无损的,依然原位蹲坐着。其中一樽倒在地上,狮头磕得面目全非,前右腿也不知去向。另外两樽被推到河底,摔得粉身碎骨。这都是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些好斗份子们所赐。

那些石阶,开始都是有纹路的,在经过了多年的踩踏之后,早已变得光滑无比,有的地方甚至凹凸不平。但整体是完好的。

桥栏正中的石板外侧,刻有三个大字。据老人们说,以前老远就能看清这几个字。多年的风化,早也变得斑驳不清。但走到近前,仍然能辨认出(永安桥)几个字。

石桥的旁边,有三块碑文,都是篆刻的小楷。上面的字迹也都斑驳不清了,但整体下来,还是能看清碑文的大意。

上面记载了这座桥的来历。此桥始建于民国五年。当时因老有水患,影响到这一带人们的出行,这条路也是通往其他乡镇的必经之路。

后来通过当地政府官员的挑头,组织乡邻众筹款项,历经了十个月时间,修建了这座石桥。石桥竣工后,县长亲临现场,为这座桥命名并亲笔书写(永安桥)三个大字。后由手艺非凡的工匠精心凿刻而成。

之所以叫永安桥,顾名思义,就是这条河从此不再会给路人带来危险,永远平安,安全!

为了纪念这座石桥的诞生来历,后由乡里文人写下了此桥建造的过程,及资金来源。再由工匠凿刻而成。后立于石桥旁边。

此后,凡经过此桥的路人,都会在石碑前驻足,观看碑文。这永安桥的来历便一目了然。路人均会感叹此桥的工程之宏伟,赞叹群众力量之巨大。

这座石桥一直承载着路人安全渡河的重任,足足有将近百年之久。直到前几年,国家政策好,为山区人民谋福利。为方便老百姓出行,在山区修了公路。水泥公路如长龙般,在山里蜿蜒曲折,伸向远方……

从此,这座石桥才功成身退。巍然屹立在公路之旁,小河之上。

如今,这座永安桥将会永远安静地矗立在这大山深处。为路过的人们凭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看上去虽略显荒凉,但它却是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见证。

小小的一座石桥,它虽比不上赵州桥的久远,也比不上卢沟桥的壮观。但它在我家乡的山沟里,为我家乡人民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和我家乡的所有人民,都会把这座小石桥铭记于心。不管我们走多远,它都会像我们的亲人一样,让我们永远惦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