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育兒探索文

馨兒成長隨記(姥爺篇三歲後續五)

文/儒子國佼   

2021.1.24  週日  晴

    張善雅(馨兒)三歲又四十五天了。

小傢伙健康茁壯成長着。

   

  前兩天寫的《馨兒成長隨記(姥爺篇三歲後續四 》這篇文章2021年1月19日,是不對的,應該是22日,週五。

  這幾天,馨兒手裏多了一個透明的小塑料圓盒子,裏邊盛了100g左右大米。當然她跟大人討要這二兩大米粒的過程,可能有故事。沒有細問,不得而知。

  這些米粒真的給她帶來了不少樂趣。兩年前她大姨媽作爲生日禮物送給了她一套竈餐具玩具,她視爲至寶。幾乎每天都要練習做飯。儘管虛擬成分居多,她卻全身心投入,玩得有模有樣,不亦樂乎。現在有這二兩米做道具,她覺得有了真實感,離真正上竈烹飪更近了一步。整天端着,形影不離。睡覺都想抱着這碗米粒。每當不小心撒了,她都很焦急地求大人幫忙,逐個粒撿拾起來。期間會直觀地複習唐李紳的兩首《憫農》

詩。特別是其中金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等到玩的太嗨了以後也就更有趣了。有時候中午大人陪她玩時昏昏欲睡,還強打精神。她會特意把米撒在炕上,然後拉着大人,或者扒眼皮。“姥爺,快看。粒粒皆辛苦跳舞了。”大人只好陪着她往盤子裏收納。她在享受跟大人一起玩的過程。


    昨天早上,她手裏沒有米粒樂玩了。她就找出了五六十粒塑料小模型穿項鍊的小玩意兒。也裝在一個方形透明塑料盒子裏玩。不小心撒了。我說:“快收起來,粒粒皆辛苦奧。”她一撇小嘴說:“你怎麼能這樣說?還能什麼都是粒粒皆辛苦?這也不是喫的,這是塑料的,玩具!”她在區分糧食和塑料製品的區別,並且敢於質疑權威的語言。

她用於表達孝心的鞋墊子和這二兩大米都被大人收走了。對於這兩樣物品可不可以給她做玩具值得商榷,但是給她帶來過不少的責任感和樂趣,這是毋庸置疑的。

      昨天我買了透明塑料金魚換水管,回家後看到她姨夫送來的液化氣輸氣管代用品也挺好。就打算把買來的標準換水管退回去,用這五元錢買一條類似小紅帽那樣的金魚。但她見到了非要撕開包裝玩不可。跟他講道理,可以退五元錢換漂亮的小魚。她再也沒有堅持己見。她拿着橡膠輸氣管當水槍管子玩消防員救火遊戲,也有模有樣的,興致好高。

  前幾天她姨媽跟她商量春節後去揚州旅遊計劃,她記住了“煙花三月下揚州”名句。進而學會了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她有時候被誦《關山月》“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時,故意背成“家住水東西,浣紗明月下。”只有用小兔子,小狐狸都背正確了,來刺激她的競爭意識,她纔會搶着說出正確答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