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有书: 艺术与错觉

——· 思维导图 ·——

——· 关于本书 ·——

《艺术与错觉》史料丰富,逻辑严密,是一本经典的艺术类书籍。本书首次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重新解读整个艺术史。面对悠长的艺术史,本书总结出了一个基本的规律:图式与矫正。书中提出的很多观点,至今仍在艺术界、美术界等引起广泛的议论。

——· 关于作者 ·——

E.H.贡布里希是英国著名艺术史家,出生在一个热爱科学和艺术的家庭,父亲是律师,母亲是钢琴家。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热爱艺术。一生获得过无数的荣誉,在英国曾被授予爵士的勋位,在世界各地也获得过各种表彰,被称为最具有影响力、最伟大的艺术史家之一。

——· 本书金句 ·——

1.绘画是最让人吃惊的女巫。她会用最明显的虚伪,让我们相信她是完全真实的。

2.希腊人曾说知识始于惊奇。我们不再惊奇,也许就有知识停止进展的危险。

3.在教我们重新观看可见世界时,伟大的艺术家给予我们仿佛已洞察不可见的内心王国的错觉——只要我们知道怎样使用我们的眼睛。

4.古代的也罢,现代的也罢,各种艺术之物都不是艺术家内心之物的复制品。正如它们不是不是他在外部世界所见之物的复制品一样。

——· 核心内容 ·——

一、图式是创作的开始

1.什么是图式?

图式就是事物的基本画法。在各个时期它有不同的名称。在远古时期,图式被称之为“准则”,在中世纪,艺术家们研究出了各种事物的基本画法。我们现在学习的画画技巧,大多都来自于中世纪。

2.图式的重要性

对艺术家个人来说:绘画的本质是一种转录。将自然中的万物用绘画的语言(线条、颜色)转录到画布上。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无法凭空创造出一个真实的图像。而图式是成功实现这个转录的唯一方法。所以,画家在开始自己的创作之前,都要先学习图式。只有在熟练地掌握了图式之后,艺术家才能走到自然界中,去进行下一步的创作。

对整个艺术史来说:有了第一张图式之后,艺术家就有了一个对比的出发点。可以不断地将现实中的事物和图像进行比较,不断地进行矫正。整个艺术史,就是一个不断发明新的图式,不断进行矫正的过程。

二、绘画与心理学的关系

1.绘画与心理学

绘画本质上是一个心理学问题。从绘画诞生的那一刻起,很多艺术家想尽一切办法,希望能够将自然界的万物,真实的复制在画纸上。为此,他们将立体几何、人体解刨学等方法都用上了,然而,每个画家创作时,都会严重地受到自己心理状态的影响。这让他们无法真实地复制眼前的事物,只能画出自己眼中世界。

由此可以看出,画家探索的从来都不是物质世界的本质,而是我们内心对物质世界的反应。所以说,艺术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它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够打开我们内心的世界,探索我们内心世界的奥秘。因此,我们不能用真假来判断一幅画的价值。

2.错觉对绘画的影响

在众多的心理状态中,错觉是对艺术家创作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

一方面,由于错觉的存在,它限制了艺术家的创作。很容易让画家停滞不前。

另外一方面,错觉可以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工具。

早期的大师们,将错觉运用在绘画中,激发观众的联想能力。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合理运用错觉,用来增强画面的真实感。印象派的画家,将错觉融合在绘画中,让观众感受视觉的震撼。

三、观看者

观看者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一幅画被创造出来之后,必然需要有一个懂的人去欣赏。

对于每个观看者来说,能够理解艺术家所画的东西,是最基本的要求。

1.视觉的多义性

外界物体经过光线的折射,进入到视网膜的时候,会产生成千上万个信息点。而我们的大脑并不能同时解读所有的信息点,它只能选择符合它认知的一种或者几种解释方案,得出最后的结论。

2.知识对解读画作的影响

在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知识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解读能力。总的来说,知识总量越多,我们能做出更多的解读。

每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不同的人,受到自己本身教育经历、家庭背景的影响,掌握的知识也就完全不同,所以,大家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做出独特的见解。由于艺术鉴赏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所以,大家都可以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而我们和专业鉴赏家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已经掌握的知识量的差别。

所以说,在去艺术馆、博物馆欣赏艺术品之前,先掌握相关的知识,能够大大地提高我们解读一幅画的趣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