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沒有腳的人

學習心理學日久,時時刻刻觀察生活,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對人的屬性就會感到越來越有意思。

人,其實是社會化的高等動物。在我看來,人需要兩個巢穴,一個是物質的巢穴,一個是精神的巢穴。

物質的巢穴用來安頓身體,必須要可見的,可觸摸的,實際的。精神的巢穴用來安頓心靈,這個是虛無的,但是是客觀存在的。

在羣裏跟朋友聊天,有朋友就說,人跟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人有思想,人能講故事,人有共同想象。這一點就是人的精神屬性,而物質屬性則是喫喝拉撒睡。

很多時候我愛用植物來比喻人,比如說人的物質屬性就是植物的根系,植物的花、葉、果實則是精神屬性。物質屬性是根基,直接塑造了人的精神屬性。而人的精神屬性,比如,花、葉、果實又反過來可以促進根基的成長。什麼樣的根基就決定了什麼樣的花、葉、果實。

人類社會改變了人的自然發展屬性-------從原生態的個體發展進入到社會化的生產、社會化的教育,這裏就產生了問題,即人的物質屬性和精神屬性的不同步,不均衡。

人類的教育系統把人的精神產品輸入給人們,而人們得到這些知識的同時,並沒有對應的物質體驗-----也就是生活經驗。

我們的古人早就提出了一個觀念: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仔細思考起來,頗有寓意。可能古人早就認識到物質屬性和精神屬性的不同步,也就是知行不能合一,所以提出來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個方法其實就是叫人們要在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間建立關聯,建立對應關係。這樣的一個人纔算是知行合一,纔是身體力行,纔算是通透的人。


我通過多年觀察,把人羣大概分爲三類:沒有腳的人、沒有翅膀的人、有翅膀又有腳的人。

沒有腳的人,就是精神屬性很強大,但物質屬性很差的人。他們成天活在夢想裏,追逐自己的夢想。卻沒有認真看過腳下的每一步,是否踏實,是否執着,是否對得起自己的心,是否對得起自己的親人、朋友和夥伴。他們從不停歇,一直不停飛翔,飛過高山大海,飛過春夏秋冬,直到華髮漸生,直到一事無成。

這類人就是沒有把腳下的世界和自己的理想聯繫起來,空有才華和抱負,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還有一類人是沒有翅膀的人。這一類人很踏實,很現實,他們對物質非常看重,對精神上的東西興趣不大。他們對於理想,藝術、美,都是嗤之以鼻的。他們耽於喫喝玩樂和物質享受,也會去拼命掙錢,建功立業,沾沾自喜於功名利祿。按理說這樣也沒什麼不好。網上不是有一句話很流行麼:做一個俗人,貪財好色。他們就像養雞場裏肥美的雞,踏實而悠閒。對於展翅飛翔,到半空來俯瞰這個世界沒有什麼興趣,對於歷史,對於藝術,對於人類的未來,他們覺得實在太虛無了。不如到嘴的肥肉更爲實在。

這種人也許屬於生活的大多數,我們也無權去指責他們,至少他們把自己和家人照顧得很好。只是不要去指望他們給你講一個動聽的故事-----而這個故事能讓你感動良久,回味悠長。

我說的第三種人,有翅膀又有腳的人,是一個理想的狀態。他們有力量,踏實走好每一步,他們有勇氣,能夠搖動翅膀,飛到高處,發現生活的美好之處。能建立自己的物質巢穴和精神巢穴。

在物質巢穴裏,安頓身體,在精神巢穴裏,放聲歌唱。這便是圓滿的人生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