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家》,青春在燃燒

亦或是心中有種聲音,伴着書中一線起伏不定的旋律,時而高昂,時而悲憤,又時而在哭泣。

在我的沉思中,我感受着巴金筆下的《家》,那是一段怎樣的歷史,充滿了無聲的禁錮,溢滿了醜惡的禮教,也寫滿了一篇篇屈服而被命運禁錮的悲劇。

雖然我與那個時代相隔一個世紀,但在那遙望的遠方,似乎看到那一幅幅的畫面。

最常人而言,家就像在黑暗無助的旅途中點亮的一盞小燭燈,給孤獨的我們以最原始的溫暖,它會鼓勵我們追尋自己的夢想,我們的青春就像和平鴿一樣,張開翅膀尋找自己的幸福,一路上都是歡歌與祝福。

然而巴金筆下的家,卻是一個充滿禁錮禮教的囚籠,封建制度的陰影,暗暗地壓在囚籠的上方,壓得那青春的心如刀絞般的痛,他們更多的是屈服,在陰沉的囚籠中埋葬了自己的青春、愛情、夢想。家,是他們想逃卻逃不掉的地獄。

那美麗的少女,花一般的年齡,然而梅的痛苦,鳴鳳的命運,琴的恐懼與不安,都渲染在死一般沉寂的高牆之內。

她們的命運在第一天來到這個世界便不屬於自己,走上的是一條不歸路,一條浸飽了女性的血淚卻仍要現在和將來的女性繼續走下去的路。

這條路斷送了她們的青春,流盡了她們的眼淚,嘔盡了她們的心血,命運的鞭策帶給她們的是死亡。儘管這裏有琴,那希望的火花微微地照亮過這個家的暗夜,但仍然是輕微的,如落入水中的石子蕩起層層的漣漪。

然而,在這樣一個走向衰敗的封建舊家庭中,也有一個剛烈的青春少年,義無反顧的反抗着,他要做就家庭的叛徒。是新文化運動給他們的勇氣,給他們勝利的信心。

我似乎可以感受到覺慧在大聲地讀到“我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應當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時的激動,他的青春彷彿在革命的烈火中激情地燃燒,他做到了,離開了那個囚籠,勇敢地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在那個世界中,我看到青年們不屈的面龐,他們要改寫命運,他們要爲那些被命運壓倒的青春鳴冤,他們要爲無數的青年開闢屬於自己的道路,青春彷彿在烈火中燃燒,這個世界沒有不歸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