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工程師是青春飯嗎?越老越喫香嗎?

嵌入式工程師是青春飯嗎?越老越喫香嗎?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嵌入式工程師說過,“我是一名嵌入式軟件工程師,我現在慌得一筆!”

並非計算機科班出身的他,整個七年下來感覺自己學習的課程也不比電子信息科班出身的少,但是真正學到了什麼東西,一下還說不出來。這幾年的工作經歷,一直感覺是在嵌入式程序開發方面入了門,但是還談不上精通。

人總是應該有憂患意識的,尤其是程序員,中年危機還是很嚴重的!這使自己時常考慮未來應該怎麼做來應對這種潛在的危機,前一段時間還一直猶豫到底是該從事什麼,想過繼續嵌入式深挖,考公務員,轉戰人工智能領域。

嵌入式工程師是青春飯嗎?越老越喫香嗎?
傷心中年人:猝不及防的裁員

老熟人老黃的公司裁員了,而且還是整個部門的裁,“早上大家還好好的對需求、敲代碼。下午 Leader 開始通知組員,說我失業了”,丟工作是瞬間的事,沒有任何徵兆,沒任何防備,突然就說“你被裁了!”

當我看到這條消息時,並未感到絲毫的詫異,因爲我之前就對朋友老黃所處的直播行業有預見性,裁員是早晚的事,就看能撐多久。還好他平時做點其他副業,這種裁員對他來說並無致命的打擊和危機感。

每個人從校門走出來到社會,就決定了你真的要努力了,大家背起行囊,大包小包地來到異鄉,帶着賺錢目的和拼一把的精神開始了自己的程序生涯,因此階段規劃對每個人都很重要。

老黃的這十年

老黃今年 30 歲,個頭不高,平時不愛說話,挺老實一個人,出生在湖南一個縣城,大學在省會城市長沙就讀,畢業後通過校招以 9K 的價格進了北京某互聯網公司,工作三年後待遇 12K ,這三年技術算提高很快,但是和他一起來的同事都到了 18K,原因是他自己一直追求技術,忽略了人際關係和溝通,加上考慮到自己追求家庭和穩定,12K 已經無法維持自己在北京的生活。

撤退北京,轉戰深圳

25 歲的他和女友一起來到了年輕的城市——深圳,由於他還是同個公司轉崗,領導和同事其實都是陌生新環境,一切都要重新開始,以前的績效都是過眼煙雲, 還好因爲他待遇很低,這次部門給他加到了 15K, 他仍然需要努力,級別雖是高級工程師,但他的待遇只有 15K,這時候剛畢業的新人入職已經是 15K 了,和他一個級別也都是 20K+ 了。老黃髮現團隊很年輕,他們平時加班也很多,時間久了還是拼不過剛畢業的娃娃們,時間一久,新領導對他就有了偏見,他成了團隊的眼中釘,年底績效最低,春節年後,也就是畢業的第四個年頭,老黃不得已離職了,這次他大哭了一場,這四年半以來爲公司盡職盡責,但還是換來了這麼個結局,到頭感動的往往只是自己。

後來老黃開始依次面試了騰訊、平安、華爲等幾家大公司,由於他的待遇很低,對於高級工程師的待遇無法對等,所以大公司面試官都認爲老黃沒潛力挖掘了。老黃告訴我,一個公司考覈候選人的標準是看能力和潛力,雖然他有能力,但是他的潛力已經輸在了市場待遇上。這次老黃選擇了面試他從來沒考慮過的小公司,憑藉自己的技術能力和四年知名互聯網公司的經驗,這一次僅有的光環讓老黃跳槽拿了 25K, 進入一家 100 人規模的公司任技術經理,手下帶 10 個人的團隊。

之後老黃髮現自己以前只考慮敲代碼,和去深圳只是加強溝通,壓根沒想管理這事,這次老黃在新的崗位很喫力,自己手下的老人擰成一股繩抱團,新人不聽管理,他的工作沒辦法繼續下去,於是三個月後老黃又一次離職了,這次老黃沒任何感慨,他嘆了一口氣“我難道老了?還是我選擇晚了?”。

26 歲的他又進了一家做硬件的公司,依舊是 100 人的規模,後來女友開始逼婚,但是老黃在北京三年賺的錢都花在了和女友身上,面對沒錢結婚,他們開始在下班吵架,又因面對失業的情況,老黃的女友最終離開了他,離開了深圳,回老家嫁了一個大三歲的老師。畢竟女孩子已經等了他四年,歲月終歸不等人。北漂已經很苦了,深漂也這麼淒涼!

女友離去,傷心悲泣

老黃每天淚流滿面,用酒來麻痹自己。

老黃在最初幾天開始精神恍惚,給我發短信借錢,問給女友買個 LV 包能不能挽回?我告訴他“這已經不是包不包的問題,是你還有房沒房的問題,放手吧!你該重新審視自己了”。老黃想不通自己代碼寫得不錯,也很努力,但爲何企業和愛情都遠離他。最後我和老黃在微信聊了一晚,第二天他發了朋友圈: “一切過去,重新開始,我還是我當初的自己!”, 後來一週後老黃去了一家 200 人公司,帶了 6 人,做了技術 leader, 最後老黃留下來了,這三年他一直很努力,加強溝通,學習管理,學習投資和買房知識,最後在 16 年底,家裏幫忙從親戚那兒借了 20W,加上自己這三年存了 60W,最後在龍崗買了一套 50 平的房,接着通過親戚介紹認識了也是湖南的一萌妹子,倆人認識三月後結婚了。女方出錢裝修,也沒要多少錢禮金,接着半年後生了娃,這兩年老黃還一直在這家公司服務,去年他們爲了照顧孩子,爲了把父母接過來照顧,換了南山 90 平的大房子,月供三萬,差不多畢業 9 年了,老黃待遇總包 70W,但加上日常開支,年邁父母的贍養和小孩的教育支出,老黃覺得心有餘力不足,決定跳槽。

這一次,老黃又開始面試騰訊、大疆和平安科技,但結局還是一樣,終面沒過——Hr 回覆年紀超限了,老黃說薪資對等了,可能也就是說這次能力不夠了,潛力也沒了!

轉戰直播

後來老黃只能去一家四線互聯網公司,面試最後只能降薪進去做了螺絲釘,也就在這個月,老黃的公司裁員了!

老黃剛進去一個月後,公司全部裁員,老黃未能倖免,這次他又哭了, 如果說第一次是爲了工作,第二次爲愛情,這一次絕對是爲家庭。中年男人生活不易,壓力真不是一般的大……

老黃說有空來上海拜訪我,我說不用客氣了,你先想怎麼仲裁吧,我們面基的事日後再說。

所以我們從這個階段總結下老黃的 10 年生涯,得出一個規律。

每個階段做該做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技術人的生存離不開技術,我們畢業 3 年內的一定要抓緊技術,多學習、多提升。3-5 年這個階段就是對前三年所學技術的篩選,吸收沉澱。5 年以後就是繼續深挖和專精。

老黃就應該在前三年抓住技術提升,加強溝通,正確讓待遇和級別同等上升。但是老黃的待遇沒能上去,且溝通力不強,加上他選擇換部門的原因,導致他被淘汰了,再接下來的面試中雖能技術碾壓別人,但管理能力跟不上,隨後也沒能拿到高 title 的 offer。

5 年內應該是學習管理和技術沉澱的時機,老黃卻做了純管理,導致失去了技術根基,加上他對外界的房產關注不足,愛情也離他而去。最後等他明白過來時,已經畢業 6 年多了,他又需要重新開始這個階段。

接下來他都在一家公司服務,本來很穩定,但老黃這個人很倔強,始終保持着一顆大廠的心,最後 30 歲的他降薪去做了螺絲釘,結果命不好,被裁了。

老黃在買房後還房貸的過程中,接私活、賣保險,老婆做微商,啥都搞,因爲房貸要兩萬多,還讓父母去街上撿垃圾瓶子,他父母都是去附近籃球場遛娃,後面經常去和打球小火子們混熟了,都給她留瓶子,一個月賣 3000 元左右。他說“自己的月薪不足以支撐一個月 4W 的開支,自己已經存了幾個月的錢,接下來繼續面試或者看看其他吧,創業也說不定,但總歸不能維持幾個月的空窗期”。

老黃說:“哎 ,口袋有錢 心裏就不慌了”

今天看完他這句話,我心裏一陣陣涼意,大齡中年男就這麼不討社會喜歡嗎?

中年男人,口袋裏的錢永遠不夠,能賺錢的人,在我看來未必是這個人技術能力多好,或者多努力,而是這個人有更強大的知識面。我們往往發現,一些厲害的人,其實做人做事都非常有條理,禮貌謙虛,甚至還很友好。在對的時間做了正確的選擇。

嵌入式工程師是青春飯嗎?越老越喫香嗎?
那麼爲什麼嵌入式工程師會有中年危機?

著名嵌入式工程師「火哥」是這樣解釋的:

一、中年危機根源在於人到中年還要面臨換工作,求職與面試帶來的挑戰。

中年危機具體的年齡,根據不同行業會有一些不同,互聯網行業一般35歲,電子通信行業由於培養週期較長,有一定經驗優勢,一般是40歲。但是目前一些創始人有互聯網背景,研發AI+嵌入式等新興智能化電子通信產品的公司,也會對35歲以上的求職者有一定偏見,所以中年危機的年齡沒有絕對35歲還是40歲的說法,根據公司不同而不同。

很多工程師看到公司有40多歲,甚至國外有50歲,60歲的同事還在從事一線研發工作,或者看到有些年齡大一點的轉到了管理崗,就認爲某些公司有大齡員工可以避免中年危機,或者認爲轉到管理崗就可以避免中年危機,其實這都是沒有看到中年危機的本質。

避免中年危機的本質不在於公司不解僱40歲,50歲的大齡員工,也不在於轉管理。中年危機根源在於人到中年還要面臨換工作,求職與面試帶來的挑戰。

其實技術技能跟不上最新潮流,身體素質下滑,年齡大沒法高強度加班,家庭瑣事的影響等現象,在各行各業都是存在的,不斷學習提高技能只能緩解危機,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打個比方,壟斷性央企(比如國家電網,菸草集團)裏面的老師傅,學校裏面的四五十歲的老教師,公務員,他們的技能跟上潮流了嗎?他們能高效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嗎?相信不用我說,大家也明白,很多老同志操作電腦,做PPT都要教很久,但是爲什麼他們圈子裏面沒有中年危機的說法。

所以中年危機的根源在於,從事電子通信相關行業工程師,大部分是在體制外工作,個人職業生涯接近40年時間,而現代的體制外企業的壽命普遍沒有這麼長(20年前BAT在哪?大家現在還記得酷派,金立嗎?)。所以人到中年,有很大的概率,企業解散,面臨重新找工作,求職面試。在重新求職,面試的過程中,你的技能可能會被小你10歲,20歲的面試官重新審視考察,知識技能跟不上潮流,溝通上的觀念差和代溝也會暴露(想想10年前Android系統都還沒普及開,而10年後的今天,很多做消費電子產品的公司都要求懂Android, 在職場奮鬥15年,年過40的你,也不可能比畢業3-5年,二十七八歲的年輕人Android系統經驗豐富多少吧)

而壟斷央企,體制內事業單位,公務員的特點就在於,他們的單位有生之年都不太可能解散,再加上沒有末位淘汰,裁員的文化,只要不犯罪,有體制這條護城河保護,基本上是鐵飯碗,不存在人到中年出來重新就業,不用接受小年輕面試官考察與挑戰的問題,自然不存在中年危機一說。

二、這個企業有大齡員工不代表這些人沒有潛在的中年危機

我知道很多朋友說他們公司有不少40歲、50歲還在一線做技術的底層軟件,硬件工程師,所以覺得他所在的行業和公司越老越喫香,不存在中年危機。其實這個想法是比較幼稚的:

  1. 公司不裁掉這些老員工,要麼是因爲他們手上有某些特殊的,小衆的核心業務(嵌入式領域核心業務不是指調I2C, SPI, UART等通用技能,而是懂得甚至能夠制定某些組織比較特殊的認證規範和標準,比如杜比認證,OpenMax認證,新興一點的亞馬遜Alexa認證, Android CTS認證,這些掌握核心業務的員工求職市場上很難找到,他們也不會輕易把核心業務交給其他人),要麼是因爲這些老員工勤勉踏實,並且工資相對不貴,裁掉他們招新人,老闆並不划算,而且還要賠償一大筆錢(可能簽了第三份終生合同,在外企常見,簽了終生合同,公司不倒閉,不能裁你)。

2. 公司不裁這些老員工,不代表這些人去市場上能隨便找到待遇OK的滿意的工作。掌握核心業務的員工,可能因爲業務方向太偏,需要的公司不多,哪怕別人願意給高薪,可能需要換城市爲代價,考慮到家庭因素,你也不太接受換城市。而勤勉的老員工,新興的知識和技能不一定能緊跟時代,出去面試很容易被年輕10歲的面試官以各種新興問題挑戰(比如考察傳統單片機嵌入式工程師,有沒有嵌入式和雲端接口,AI加速芯片軟件開發經驗),甚至小年輕看到年齡大的簡歷,都沒有面試的興趣。而本文中年危機根源在於人到中年還要面臨換工作,求職與面試帶來的挑戰。所以從重新找工作的角度看,這些公司的老員工是有潛在風險的。而且能基業長青的公司真不多,哪怕是摩托羅拉,諾基亞等當年的巨無霸,看上去沒有裁員風險,現在也是說沒就沒了,裏面的老員工也不得不出來再就業,接受小年輕的新技術挑戰。

3. 公司不裁掉老員工,不代表公司願意招很多老員工。上一點說過很多公司,尤其是外企裁掉老員工是有很大成本的,所以你能看到裏面有不少40歲,50歲的一線技術工程師。但是這些企業在招人上,在人力資源戰略上,還是喜歡招年輕人,在招人上,潛在的不能說出口的年齡歧視還是存在的,畢竟年輕人更容易接受新的思想,更有幹勁,能加班,不是很貴,性價比高。所以有老員工的公司不代表還願意招更多40歲,50歲的老員工,中年員工重新去有老員工的企業求職,還是會面臨同樣的挑戰。

三、轉管理崗真的能避免中年危機嗎?

很多年輕朋友都說轉管理崗來避免中年危機,當然,轉了管理,對下屬是有了公司職業發展上的生殺大權,裁員名額可以讓下屬背鍋,是一種緩解中年危機的方法,但是並不能從本質上解決中年危機。

一般一個管理人員的薪資是其直系下屬薪資的2-3倍,這樣推算起來,一個高管(往下管3級)的薪資是可能是基層工程師的10倍。一旦公司遭遇危機的時候,裁掉1名高管所節約的薪資,可以夠10個基層了,所以老闆裁掉高管何樂而不爲呢?

況且,這個社會和公司都是金字塔結構,越往上職位越少,真的人人都能做管理嗎?尤其是在知名大企業,985 211畢業,高智商高情商的人才遍地都是,在競爭管理崗時你有絕對的把握勝過這些佼佼者嗎?而且管理甚至高管,在公司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嗎?這個當然根據情況而定。

1. 由於時間推移,公司的業務發展變化,有些高管會被架空,變得那麼不可替代。比如我就業的第一家公司,由於因爲開發成本太高,公司放棄Android產品線,導致Android產品部門的員工被重新分配到其他部門,以前負責Android產品線的總監被架空,變得可有可無,自己灰溜溜地離職了。

**

  1. 一朝天子一朝臣,高管的上級如果發生變動**,可能會導致他成爲辦公室zhengzhi犧牲品,不被新上級信任。也是我第一家公司,因爲業績不佳,舊的CEO下臺,原來的COO和副總競爭新CEO崗位,COO獲勝,升任CEO,成爲副總的上級,對昔日競爭對手副總不信任,想辦法把他排擠出公司。哪怕當到副總級高管,由於上級變動,也被公司掃地出門,重新就業。當然這些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故事,看過《資治通鑑》的小夥伴應該心知肚明瞭。

3. 高管重新找工作找不到合適對標的職位,大有人在。我知道的一些高管,因爲公司內部某些原因,離職在家賦閒半年以上待業大有人在。有一家小公司,做了10年CEO的,公司破產,重新來我們公司求職,最後只給他基層主管的職位。我第一家公司副總級高管,辦公室zhengzhi鬥爭失敗,最後跳槽去了菊花廠,職級19級,雖然還不錯,但是19級在菊花廠也就是中層管理級別,相比於副總VP的身份差距很大。


四、爲什麼有些企業一定要裁員掉大齡員工

說了這麼多危言聳聽的中年危機。當然也不是所有企業都會裁掉大齡員工。然而以某菊花爲代表的電子通信計算機相關行業巨頭,裁掉34歲以上員工,40歲強制退休等傳聞不斷,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我個人認爲和某菊花廠爲代表的火車頭高薪奮鬥模式不可持續性有關。

在那種不裁老員工的外企,一線研發每年考覈成績都差不多,沒有太多突出者,也沒有太差的,假如30歲以月薪20k入職,工作20年,以每年5%稍高於通脹的比例漲薪(其實很多外企都是這樣),20年後的薪資是大概是50K。大家可能覺得50K是一個高薪,但是考慮到20年後的通脹,一個20年經驗勤勉的工程師,所拿的月薪也不到1W美元,也就是現在硅谷招應屆程序員的工資水平,相比美國人還是有競爭力。考慮到外企年終獎不算多,折算成年薪70W左右,對標某菊花廠現在70w年薪,也就16級或17級左右的水平(應屆碩士14級,一般3年升一級)。


而某菊花廠這種火車頭高薪奮鬥模式
,通過拼命加班,樹立火車頭,從應屆生入職薪資15K上升到40K的資深工程師水平,可能只需要5年左右(如果真的連續20年25%增長會達到月薪130w,想想嚇人),年均增長25%。可是經濟學裏面有個概念叫邊際效應遞減。一個人如果沒有工作產出上質的提高,或者職位上的飛躍,真的能保持20年每年以25%的比例給公司帶來價值的增長嗎?你每年重複的工作能帶來25%的增長嗎?剛開始每天工作8小時,每年增長25%工作時間用於加班,5年之後就要每天工作24小時了。明眼人很容易看出,如果沒有業務或者崗位的飛躍,每年保持25%的工作價值增長,是很難持續的。

但是一旦工資達到一個高度,比如月薪80K,再給你增長10K所帶來的爽快體驗遠不如從10K漲到20K來得爽(再考慮個稅)。所以每年25%的工資增長也是不可持續的,沒有高的工資增長作爲激勵,就容易產生懈怠感,產生懈怠就會影響團隊士氣,氛圍,尤其影響到年輕人的士氣。儘管這個時候你在某菊花廠還能產生價值,但是你會對這個火車頭高薪奮鬥模式產生負面影響,讓這個遊戲玩不下去,並且菊花廠每年的考覈是同級評比而不是跨級評比,你一個18級老油條比14級的新人工作產出多是沒有用的,你的考覈要和18級的同級對比,而且越往上精英越多,競爭越激烈,不受你主觀控制的影響考覈的因素越多,總有那麼一天考覈成績打C的時候,這也就是你該離開的時候。當然某菊花廠是令人尊敬的企業,但是不代表這個模式在個人職業發展上能夠持續。

所以說某些外企不裁老員工,是這種低速增長模式可持續,老員工有一定性價比(不是說性價比非常高),但是菊花廠爲代表的火車頭高薪奮鬥模式時間長了會帶來高昂的人力成本和低的性價比,如果不裁員,會讓這個模式無法持續下去。而且某菊花廠能辦多少年,也是未知數,真正基業長青的企業不多,而且在基業長青的企業裏面,像IBM, GE通用電氣,也是經過裁員整合,業務部門調整,新陳代謝才做到基業長青的,那麼很多老員工就是基業長青的代謝物。

嵌入式工程師是青春飯嗎?越老越喫香嗎?
那麼【關於“青春飯”與“越老越喫香”】

嵌入式工程師究竟該如何理解?

著名嵌入式工程師「朱曉明」是這樣告誡大家的:

以前在研究所的時候,一些老工程師不斷的返聘,一些現場的疑難雜症,年輕人束手無策的時候,老教授一出馬,藥到病除。

若干年前,還有人會說:“程序員是喫青春飯,做硬件好,做硬件越老越喫香”。

現在說的人越來越少了,爲什麼呢??

硬件工程師已經不再是越老越喫香了?也變成喫青春飯了?

“爲什麼會有越老越喫香一說?”老工程師的優勢在於:經驗的積累,但是精力和體力並不一定優於年輕工程師;硬件工程師的工作需要比較長時間的積累和理解,有一定的技術積累門檻。

“爲什麼會有青春飯一說?”年輕工程師的優勢往往在於:願意接受新鮮事物,學習速度快,體力和精力比較旺盛。家庭的負擔相對輕一些。

首先任何工種都需要積累和經驗,所以程序員也不能算是喫青春飯的,因爲成爲卓越的軟件工程師也需要大量的軟件代碼的編程積累和經驗。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他將此稱爲“一萬小時定律”。要成爲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週工作五天,那麼成爲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這就是一萬小時定律。

那麼爲什麼會覺得硬件工程師也會變成喫青春飯的感覺了呢?

【硬件技術的入門門檻確實在降低】

首先,由於工具的發達、芯片的進步,特別是數字電路的發展,軟件的功能強大,端管雲架構的逐步成爲現實——硬件技術的入門門檻確實在降低。

工具的發達:Saber、ADS、Multisim、candence 等工具越來越強大,很多經驗積累的內容,或者需要生產之後才能夠看到的數據、波形和電路特性已經可以通過仿真工具,在電路生產之前進行分析和優化。包括嵌入式軟件的工具的完善和強大,使得嵌入式軟件的開發門檻也在降低。

芯片的進步:芯片的集成度高,對於PCB的設計複雜度相對降低很多,例如:開關電源設計,集成MOSFET的芯片能夠承載的功耗越來越高,對於硬件工程師對於原理圖和PCB的設計複雜度越來越低;SoC的發展,MCU和CPU的功能越來越強大,集成的存儲、ADC、DAC等外設越來越多,參數越來越好;包括一些射頻的功能組件的集成度也越來越高,國內的研究所單片的均衡器可以做到1mm*0.7mm的尺寸;Zynq實現了FPGA和ARM的集成、Intel收購了Altera計劃推出X86集成FPGA的芯片降低了高速總線的互連需求;早些年,一些算法的實現,由於ADC的速率,DSP的處理能力等限制,還有通過模擬電路進行實現的,現在幾乎看不到了。

芯片發展到最後,會不會出現:芯片加連線到接口,完成設計。不得而知。
嵌入式工程師是青春飯嗎?越老越喫香嗎?

端管雲架構逐步實現:

對於智能硬件的開發來說,最大的問題在於將產品接入雲,並與軟件、硬件完美兼容 。雲計算是實現物聯網的技術核心,作爲在智能硬件開發中的重要工具,雲端可以實現可靠地傳輸、儲存和備份,保證後臺的可管可控。

運行良好的雲端可以降低整個產品的運營成本,提供與用戶接觸的入口,增加了解用戶需求的機會,進而不斷完善產品。 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有包含了雲接入的設備,纔是真正適合當下市場發展的優秀產品。

把計算和存儲都放置在雲端,雲端實現服務器的歸一化,其實是對雲端硬件設計要求的降低;同時在通信領域的全IP化的實現,“端”歸一化程度也非常的高,接口的種類、數量都在減少;終端主要是傳感器的採集和界面的呈現,並且隨着MEMS的發展,傳感器的模擬電路開發的工作量也越來越少。

嵌入式工程師是青春飯嗎?越老越喫香嗎?
【敢問路在何方】

如果“硬件就是連連線”,豈不是不需要一些經驗和積累就可以做出硬件產品了?

簡單硬件和複雜硬件:首先我一向認爲硬件設計,需要區分“簡單硬件”和“複雜硬件”,一些簡單硬件,例如,類似:MP3、電子賀卡、藍牙耳機。電路結構比較簡單,開發門檻比較低,不需要非常深厚的經驗的工程師去開發,可能問題也不會大,即使出了問題,檢查問題和修正問題的代價也不會特別高,所以對工程師的要求也不是特別高。但是電路的功耗高於20W,管腳數量超過10k,則駕馭電路的設計和調試,問題的解決就變得複雜,一旦出現問題往往不是那麼容易分析和處理。所以當你的產品屬於複雜硬件的設計時候,還是應該找一些專業和有經驗的工程師,至少是有問題的解決思路的人來從事相關的工作,來駕馭複雜系統。

簡單硬件更適合供應鏈有優勢的企業和個人去開發和突破。

走向射頻:由於ADC的速率畢竟是有限的,也不可能所有的系統都做成軟件無線電,所以射頻的電路還是需要經驗積累和硬件設計的。但是由於仿真工具的強大,射頻工程師對軟件的使用熟練度變得更爲重要,而不是像更早的時候,經驗非常之重要,並且需要深厚的理論知識積累和理解。射頻因爲需要深厚的電磁場理論知識,所以需要有一定的門檻。如果你從事射頻的相關工作,恭喜你你的堡壘暫時還沒被攻破。但是按照趨勢發展,射頻的工作也會變得越來越簡單。

走進芯片:在華爲時,一些大佬硬件出身,有深厚的網絡協議的理論基礎、產品應用經驗、對處理器有深厚的應用功底,或者有FPGA的設計功底,轉到“海思”去規劃芯片或者設計芯片,發展的不錯。由於硬件人員對芯片的應用有比較多的積累,也容易從芯片應用的角度去思考芯片設計,所以有機會去走進芯片內部,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未來隨着中國人口紅利的消退,人力成本優勢的消失,現在的SMT、PCB加工很可能從中國消失,跟歐美一樣沒有相關的低附加值的產品生產,而需要去類似於印度、越南等還具備人力成本優勢的區域去加工生產。

軟硬結合,成爲綜合性人才:

多知識的結構效率大於單一知識運行效率。人的知識體系結構跟企業的結構一樣,效率大於運營效率。

知識也是如此,我們光從軟件的角度來說,軟件解決成本低,忽略了在這種情況下,硬件成本;反之亦然。軟硬件結合,能從技術角度角度尋找到全局成本最低點。項目中,軟件可以用IO口模擬出一些接口,SPI主、I2C主、I2C從、UART從、UART主。有時候,單片機沒有這些接口,又不能及時換方案的前提下,軟件可以降低硬件開發成本;對於一些模擬信號的濾波,經過ADC變成數字信號。既可以採用模擬濾波器濾波,也可以採用數字濾波器濾波。兩者可以結合結合,硬件不用更多的器件,軟件也不用更高的計算量。不然,上算力更高的芯片,帶來的改動不是一點點。軟硬工程師都很傷。

在嵌入式方面成爲軟硬結合的工程師,甚至包括懂結構設計、ID設計、網站設計、射頻;成爲一個綜合性的人才,更有可能成爲極客,你只需要一個idea,就可以動手去實踐,去改變世界。同時,全棧工程師也可以走向工程、做系統集成。

提升爲系統設計師:在華爲的技術發展路線裏面,一個硬件工程師,有三條路可以走:1、管理者;2、硬件專家;3、系統工程師。而縱觀華爲各個產品線的工程師的發展路徑,硬件工程師更容易成長爲一個系統工程師,而軟件工程師更容易成長成爲項目經理。

這是由於硬件工程師的知識體系相對更完善,去理解其他領域的工作更容易決定的。

華爲硬件工程師任職資格對照表(表格來源《百度文庫》)

嵌入式工程師是青春飯嗎?越老越喫香嗎?

嵌入式工程師是青春飯嗎?越老越喫香嗎?
嵌入式工程師是青春飯嗎?越老越喫香嗎?
曾經有一家物聯網公司,朋友介紹,去談一談項目合作和外包的事情。這家公司做得不錯,老闆也有思路。但是在交流的過程中,表達了大量硬件可靠性不重要的觀點。所以這個項目我都沒有興趣去談項目的報價,直接委婉的拒絕了合作的意向。

我們認知硬件設計的價值,不能只從功能實現角度去思考。除了實現功能之外,對於DFx的理解,包括可製造性、可供應性、可測試性、等方面的積累,利於硬件工程師成長爲一個系統工程師。

嵌入式工程師是青春飯嗎?越老越喫香嗎?
一位前輩給中年嵌入式工程師的建議

所謂中年工程師,這裏我們指35歲以上,仍然主要從事具體技術工作的工程師。他們和剛畢業的年輕人一樣伏案編寫軟件、調試電路,歲月滄桑,有的甚至已是兩鬢灰白。到了這個歲數上,老婆、孩子要養活,父母要孝敬,負擔挺重。混的好的,弄個部門經理、項目組長乾乾,老闆比較器重,收入也會不錯,甚至可以月薪10K以上,生活自然不愁,咱老百姓能有這樣的日子,該心滿意足了!混的不好的,和剛出校門的年輕人混在一起,知識老化,一些方面還不如小夥子呢,老闆看中的是你那點老經驗,等你身邊的小夥子學會了,你也就該滾蛋了。這個歲數找工作不好找,老闆們一般喜歡用年輕人,老實聽話、積極、肯學、能熬夜、好管理、待遇低,不象那些老油條,壞習慣多,難管理、待遇要求高。不少單位招聘工程師清楚寫明35歲以下就是這個道理。

多年的技術生涯讓中年工程師中毒已深,完全清除毒素真的很難,有着明顯的性格心理缺陷,與社會顯得有隔閡。他們善良、真誠、木訥、敏感、膽小怕事、喜歡鑽牛角尖、行爲方式教條、清高、看不起別人甚至同類人、沒什麼知心朋友。。。對未來,他們已經沒有年輕人那麼多幻想和希望,只是想平平穩穩過好自己的日子。

如果這些年你始終能刻苦鑽研、不斷更新知識,總能夠站在技術領頭人的位置上,那麼恭喜你,你至少可以無憂地生活下去,遇到發善心的老闆,或許還能發點小財,不過需要特別提醒,不少技術上的高手卻常常被無良的小學畢業老闆欺騙,爲何?心太軟,容易輕信信誓旦旦的承諾,以爲別人和咱們一樣重信譽,其實社會上很多人爲了利益親兄弟都出賣還別說你這個外人?騙子常說:學歷越高越好騙。雖然並不都是這樣,但書讀多了人卻單純了是不爭的現實。

如果你的知識已經老化,身邊的年輕人也開始對你表示不屑,那麼老兄,你該想想自己已經討人嫌了,是爲了養家餬口死皮賴臉熬着,還是揚眉吐氣地辭職。可是辭職之後去哪裏呢?換家單位還不是一樣?這把年紀去找工作,主管可能都比你歲數小,人家看着你滄桑的老臉或許會流露出憐憫神情,別介意,起碼比輕視感覺要好很多,爲了生活能忍則忍,退一步海闊天空嘛!

人生就是這樣無常,很多技術高手想當然以爲他們做生意也是高手、與人相處也是高手,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多數技術高手人際關係並不融洽,骨子裏很清高,蔑視別人,以爲自己懂得DSP就目空一切,其實DSP只是這一生需要的無數技能的一個,沒啥牛的,還不如會吹牛、怕馬屁更實用,沒辦法,這就是社會,這就是生活!技術高手一走進生意場,往往目空一切,很快就感覺很不適應,和當初想象的完全不一樣,你不得不不去說你認爲很不道德的話,也不得不去做很不道德的事,要是適應不了,對不起,等待你的只有失敗。

知識分子容易走極端,剛纔還趾高氣揚,遇到點挫折,馬上就悲觀失望,懷疑自己,這是心理素質不成熟的表現。用解決技術問題的思維去處理社會問題,往往是要載大跟頭的!雖然很多老工程師逐步認識到這一問題,但中毒太久,想改變自己的性格和思維慣性哪裏那麼容易呀。

困境!這就是中年工程師的困境,或許有些人能在掙扎中改變,但大部分人只能在悲傷中沉淪。對於那些工作在大學、大型國企或者研究機構的工程師則比較幸運,研究條件比較好,無須考慮這麼多煩惱的事情,專心去追趕技術前沿就可以了,雖然不能發達,起碼生活無憂,弄的好了也能搞個X等科學技術獎,評個高工、教授或者研究員之類的職稱,左鄰右舍,包括賣水果身家百萬的張狗剩見了你也會挺客氣,面子還是有的嘛,咱工程師不就是在意點面子嗎?要是你在企業工作,那可就操心多了,危機感會越來越重,尤其是在私人或者外資企業,純粹的市場經濟,單純經濟利益驅動的研究或者研發環境難以搞出什麼名堂,而且隨時面臨被炒魷魚的危機。老闆們當然想用最少的錢請來最好的工程師,你也別怪人家,要是你自己當老闆說不定更黑呢,誰捨得撒自己的錢呀。

自己幹!---這是不少人抱怨之後說的狠話。沒錯!是可以自己幹,但要先看看自己是不是這塊料!即使你是技術高手,欠缺的東西仍然很多,甚至在小學生老闆面前優勢也並不明顯。人家有廣泛的社會關係、心夠狠、膽子夠大,光憑這就比你強!是的,你懂技術,他不懂,可是當今社會找個懂技術的人很難嗎?多少戴高度近視眼鏡的高手等着賞識他的老闆出現呢。讓別人去埋頭搞開發難道不比自己辛苦調試、編程更聰明?

改變思維、改變心態,把自己和賣快餐的文盲老闆放在同一層次是你創業成功的第一步!要改變光躺着想是沒用的,白日做夢而已!放下你的電腦和示波器,到你鄉下表妹的菜攤子上幫忙賣菜吧,看看你那小學畢業的表妹如何跟人打招呼、如何介紹產品、如何談價錢、如何留住老顧客。。。實習上幾個月保證大長見識,保證會讓你深刻反省自己!這些學問可一點不比你的JAVA低級呀,值得深入研究,保證終生受益!!

要有賭一把的勇氣和膽識,當你創業的時候,很多投資和決策需要你自己下決心,不象以前打工時候,這些由你當初看不起的的沒文化的老闆去決策,人家承擔風險,而你旱澇保收,現在不同了,賠錢賠的是你自己的血汗錢,有所猶豫和謹慎是必然的,但關鍵時刻要敢於去賭,沒這點勇氣和膽量是成不了大事的。很多工程師這時候竟然和當初蔑視的老闆一樣縮手縮腳,瞻前顧後,爲什麼?當初花的是別人的錢,現在花的是自己的錢!

工程師們善良、坦率,這是優點,但生意場如同戰場,兵不厭詐,需要心計!教科書、生意經以及成功企業家都諄諄教導我們以誠信贏得顧客,但現實是你這樣將處處被人算計,更會失去顧客,要知道你的顧客也不見得是什麼善類,需要鬥智鬥勇,往往他滿意了,你就要賠錢了,當然如果你真的好心到捨得把自己的錢送給別人那另當別論,但記住,人家沾了你的便宜背後還嘲笑你是笨蛋你也能接受並開心?生意場上好心未必有好報!這不是危言聳聽,有點生意頭腦和經驗的人心裏都明白,但不會說出來!最不講信用的人嘴上成天講的就是誠信,爲什麼?要是說了老實話下次怎麼算計你呀?難道會傻忽忽地讓你聰明起來防備他?這麼說難道商業全是欺騙嗎?當然不是,但你需要理性地識別,以免以後栽大跟頭,血本無歸!

市場是一門動態的、複雜的學問,值得工程師扔下電腦花幾年時間去研習!瞭解市場、判斷市場是取得事業成功的關鍵。瞭解市場不能只從報紙或者電視裏獲得,那些知識早已經象被注入水的牛肉,味道早變了,而且很多訣竅和內幕是無法從這些渠道獲得的。想搞房地產?知道發展商怎麼與物業代理密謀臨時僱傭大批僞購房者造成熱烈搶購的景象吸引誘騙真正買房者上鉤嗎?知道怎麼編造購房者去騙取銀行貸款嗎?呵呵,其實每個行業都有很多潛規則,玄機,外人不瞭解而已!如果你憑藉一點書本報紙知識就貿然介入,創業的開始就是失敗的開始!用更多心思瞭解、挖掘行業祕密和訣竅,不妨和行業資深人士交朋友,保證獲益良多!!

生活中不少高工、教授帶着項目下海,想法確實好,項目確實也不錯,但恰恰由於自身的問題導致最終多數慘淡收場,到最後還只會怨恨別人(尤其是投資人),就是沒有反省自己的不足。這這些始終不長進的工程師下次還會犯同樣的錯誤,還會失敗!技術不等於市場,更不等於成功。專利技術的市場轉化率連1%都不到啊,就這可憐的1%還有不少是失敗的結局。清楚瞭解現狀,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未來。

呵呵,瞎扯這麼多其實也是自己這些年的一些感悟和體會,希望對咱們中年工程師能有所啓發。其實感想還有很多,留待以後慢慢豐富吧!

我從5年前開始基本脫離具體技術,轉而先後從事管理、市場策劃等,力求改變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做過總工、副總、總經理等職位。隨後開始創業,經過幾年艱辛努力,雖不敢說發達,但總體情況不會比IBM、微軟中國公司的中年工程師差什麼吧。

每日忙着瑣碎的雜事,招聘、廣告、市場策劃、物流。。。,覺得每一方面都有大學問,值得深入研究,以前單純做技術,視野確實太狹窄,總以爲技術就是一切,其實這錯誤的認識,也因此碰了很多壁,走了很多彎路!

技術確實是越來越生疏,但這已經無關緊要,憑着十幾年的技術積累,把握好產品的方向還是沒問題的,讓年輕人埋頭去編程、調試不更好?當初咱也是這樣過來的啊。

從當年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某國家級研究所從事軍工產品研發(呵呵,這兩年軍事論壇熱吵的某重點型號產品當初俺也參與了設計,雖然只設計了兩塊電路,還是有點自豪感的啊)算起來十好幾年了,看着那些仍然在以前研究所工作的舊同事(呵呵,現在有的也當高工啦,寫書寫論文什麼的,我就沒這本事啦),我覺得我的轉型是正確的,因爲起碼經過若干年艱辛,能夠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能夠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而不是被動地因爲生活壓力而忍受、忍耐,從而失去了自己的夢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