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 到1 又如何?他逆襲成邊緣雲計算的貢獻者

 

點擊查看活動詳情 https://t.csdnimg.cn/L4B8

社區介紹

StarlingX,一個專注於對低延遲和高性能應用進行優化的開源邊緣計算及物聯網雲平臺,StarlingX項目旨在爲邊緣計算重新配置經過驗證的雲技術,在大規模分佈式計算環境中提供成熟且穩健的雲平臺。StarlingX是適用於裸機、虛擬機和容器化部署環境的完整邊緣雲基礎設施平臺,適用於對高可用性(HA)、服務質量(QoS)、性能和低延遲等有嚴格要求的應用場景。

社區推薦語

於成德同學來自九州雲,擔任雲計算研發工程師。參與社區1年多。之前負責容器升級,還有 debug 基本功能,包含starlingx原生組建以及openstack組建。現在專注於StarlingX上游社區的一鍵部署以及離線部署等工作,把所有需要用到的包都先準備好,安裝部署過程 不需要額外透過網絡下載鏡像

 

 

我叫於成德,來自臺北。由於本科專業是跟計算機相關,畢業後遂置身雲計算行業。一開始從事服務器硬件研發,Cadence Allegro/OrCAD繪製線路圖以及layout還有做BOM表,工作內容是實現客戶定製好的方案,對於工作很生疏,一些專業術語基本上都是從同時那邊聽來的,就這樣過了一年,工作變得嫺熟。但是,完成工作之後的成就感已經無法滿足內心想要接受挑戰的渴望。

當年我轉換跑道去做雲計算軟件,負責BIOS功能的開發。剛接觸新的事物,免不了要加緊學習,瞭解BIOS的前世今生,從Legacy到UEFI規範,熟悉開機流程,理解BootService還有RuntineService如何調用等。基本功能完成之後,接下來纔是重頭戲,對接客戶滿足客戶需求、開發環境就在哪裏、應該如何設計我的代碼、甚至如何優化能不僅滿足客戶需求還能做好質量的保證。有些問題在規範裏面找不到,同事的經驗或許無法幫忙,反而是在網路上找到了靈感。尤其在CSDN上面獲得了很多的幫助,甚至有些想法該如何實現都已經分享出來了,心中不勝感激,同時也尊敬這些網絡大牛的無私,有他們做的心得分享,幫助我解決工作上的問題,也讓我重新獲得工作完成之後的成就感。到此,我知道我內心的渴望就是獲得成長的喜悅。

 

又過了一陣子,由於工作需求,我開始接觸雲計算IaaS的研發。在CSDN上面看到九州雲的新聞介紹邊緣計算落地方案StarlingX,一套完整的中心邊緣架構,包含了Kubernetes以及Openstack,兩個在雲基礎架構極具代表性的名詞。我想學習這方面的技術,因此我轉任到九州雲擔任雲計算研發工程師,剛進來得時候就參與StarlingX社區版本升級的工作,雖然這是一個開源的項目,但是幾周下來給我的感覺不比我在做BIOS或是硬件設計來的”輕鬆”。比如說,每週一次的線上會議,與該項目負責人直接討論本週進度與新的計劃;嚴謹的CI/CD流程,會多層檢查你提交到Gerrit的代碼,確保質量;還有StarlingX是Open Infrastructure在19年提出的重量級新興項目,裏面包含的技術都是最前沿的,除了剛剛提到基本的架構外,還有偏上層應用管理的Helm、Armada偏下層資源管理的stx-metal、stx-config部署工具ansible-playbook,puppet預警系統stx-fm還有云邊管理dcmanager/dcorch/dcdbsync等技術;更有starlingx與其他開源項目最具特色的地方在於他的安裝包,整個安裝包要自己構建,透過自定地的”分層構建”技術來實現,最後產出一個ISO安裝包。以上這些知識,在我還沒加入社區版本升級項目我根本沒有頭緒。不過StarlingX社區的資深同仁們也能理解新技術融合對一般剛入門的開發人員有多不適應,所以但凡有問題,透過信件去問都會進快回答。整個工作的過程就是學習新知,社區提問如何理解新技術,嘗試把功能優化。就這樣不知不覺間StarlingX 4.0發佈,自身能力的成長也遠遠超過以往總和。像StarlingX這樣優秀的邊緣計算架構我也參與其中的研究與貢獻,心裏有說不出的滿足與喜悅。

 

直到現在我還是很感謝StarlingX社區,比起自我鑽研,在開放的社區提問會得到更優秀的答案,成長的幅度會更大。我思考着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我想應該是”開源”與”無私的心得分享”。一個偉大的成就,源自於衆人的努力。前方的視線越寬廣,未來的路才能越走越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