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全球科技十大新聞(2021.1.4-1.10)

新聞摘要:

(1)鏈家程序員刪庫被判7年,涉及公司9TB數據

(2)前AMD、特斯拉、英特爾芯片架構師再次跳槽做類腦芯片

(3)京東宣佈成立京東科技子集團,整合AI、雲業務及原京東數科

(4)海蘭信發佈海底數據中心測試樣機第一階段成果

(5)海康威視擬分拆子公司杭州螢石網絡,可能上市科創板

(6)年底了,需要加強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呀!

(7)地平線完成C2輪4億美元融資,寧德時代聯合領投

(8)英國反壟斷機構對Google“隱私沙箱”計劃展開調查

(9)英特爾有可能將部分芯片生產外包給臺積電和三星

(10)百度計劃組建一個生產智能電動汽車的公司

 

  • (1)鏈家程序員刪庫被判7年,涉及公司9TB數據

【全球財經觀察 | 新聞速遞】又有程序員刪庫事件發生,1 月 6 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佈前鏈家員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一案的刑事裁定書,鏈家一程序員因爲刪公司 9TB 數據,被判 7 年。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判決認定:2018 年 6 月 4 日 14 時許,被告人韓冰在位於本市海淀區上地三街福道大廈三層的鏈家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鏈家公司),利用其擔任鏈家公司數據庫管理員並掌握公司財務系統 root 權限的便利,登錄公司財務系統服務器刪除了財務數據及相關應用程序,致使公司財務系統無法登錄。鏈家公司爲恢復數據及重新構建財務系統共計花費人民幣 18 萬元。2018 年 7 月 31 日,被告人韓冰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認爲,被告人韓冰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後果特別嚴重,其行爲已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依法應予懲處。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第一款、第二款之規定,判決:被告人韓冰犯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判處有期徒刑七 年。(新聞來來源:IT之家)

阿明(Aming)微評

  • 刪庫的事情,防不勝防,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個人數據保護法、信息安全法亟待出臺實施。
  • 同時,任何企業在等保方面的重視需要加強。企業數據等級保護的策略需要全面實施。

 

  • (2)前AMD、特斯拉、英特爾芯片架構師再次跳槽做類腦芯片

【全球財經觀察 | 新聞速遞】1月5日消息,著名的計算芯片架構師、“處理器遊俠”,吉姆·凱勒(Jim Keller)在去年離開了英特爾公司半年之後,已經加入了多倫多的一家開發人工智能芯片的初創公司Tenstorrent。

吉姆·凱勒被任命爲TenstorrentInc的總裁,首席技術官和董事會成員,該公司由AMD和英偉達的資深人士Ljubisa Bajic於2016年共同創立,旨在創建一種模擬人類大腦工作方式的AI芯片,可以比競爭對手的芯片更節能。

在Tenstorrent,凱勒將加入一個團隊,在人工智能市場上與Nvidia、亞馬遜等大型競爭對手以及其他衆多初創公司展開競爭。

Tenstorrent的芯片被命名爲 "Grayskull "和"Wormhole",用來模仿人腦,它們被設計成可以忽略冗餘信息,並對例如汽車、狗狗等圖片做出不同的反應,所有這些都是爲了更加省電。芯片的運作也是基於這樣的假設,即未來的軟件將涉及程序員給出更高級得方向及想法,而人工智能計算機則編寫實現這些人類想法所需的大部分瑣碎代碼。(新聞來源:新浪科技)

阿明(Aming)微評

  • 大佬就是大佬,創新能力強大,可以帶動企業發展進一步向前加速。對於處在競爭發展關鍵時期的芯片公司來說,可謂得Jim Kellerzhe者得天下也。
  • 前AMD、蘋果、特斯拉、英特爾芯片架構師Jim Keller再次跳槽做類腦芯片,Jim Keller後續在類腦芯片上的作爲能否帶來新的行業標杆性突破,有待關注。
  • (3)京東宣佈成立京東科技子集團,整合AI、雲業務及原京東數科

【全球財經觀察 | 新聞速遞】1月11日,京東集團宣佈將雲與AI業務與京東數科整合後,正式成立京東科技子集團,原京東數科CEO李婭雲女士將出任京東科技子集團CEO。京東集團表示,京東科技定位於最專注產業的數字合作伙伴,致力於爲企業、金融機構、政府等客戶提供全價值鏈的產品技術解決方案,與京東零售、京東物流等其他集團業務一起,擔負起降低全社會供應鏈成本,提升各行業效率,爲客戶及合作伙伴創造價值的重任。

新成立的京東科技集團,全面融合了京東雲與AI業務和京東數科的技術服務能力,在統一的雲底座上,依託於AI、數據技術、物聯網、區塊鏈等前沿科技能力,打造出了面向不同行業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目前,京東科技集團擁有1萬多名員工,其中70%以上爲研發和專業人員,並且擁有多位入選IEEE Fellow的科學家。在京東集團整體的戰略佈局當中,技術被定位爲交易和服務之後的第三條增長曲線。(新聞來源:搜狐科技)

阿明(Aming)微評

  • 不管是雲業務,還是AI方面的發展,京東的投入都比較分散,一旦形成技術與能力整合,對後面的發展十分有利。
  • 當前來看,京東雲不溫不火,相信整合之後的整體能力增強,服務行業能力提升,順帶可以得到新的機會和發展。
  • (4)海蘭信發佈海底數據中心測試樣機第一階段成果

【全球財經觀察 | 新聞速遞】2021年1月10日,北京海蘭信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珠海市舉辦了“海底數據中心(UDC)階段性測試發佈會”,展示了自主研製的全國首個海底數據艙,併發布了公司海底數據中心測試樣機第一階段測試的測試報告。具體情況如下:

  

一、海蘭信海底數據中心繫統解決方案:海蘭信的海底數據中心由岸站、海底高壓複合纜、海底分電站及海底數據艙組成。

按照數據中心行業標準要求,岸站通過複合海纜向海底分電站進行高壓輸電;海底分電站內部進行高壓變電並實現智能化的開關功能;數據艙內部通過配 電實現對每個IT設備的電力供應,並將產生的熱量通過冷卻系統散入海水中; 數據艙中的IT備通過海底光電覆合纜與岸站聯通,接入互聯網,進而實現數 據的多種應用。

海底數據中心主體結構爲罐體結構,電氣設備、冷卻系統均佈置在罐體內部; 罐體頂部爲海水冷卻系統,主要包括海水泵和冷凝系統,冷卻系統利用管道將海 水直接通過服務器機架背面的散熱器,然後排回大海,排出的高溫海水與周圍水 流融合冷卻;入海的罐體結構採取塗層和陰極保護法,罐體外部佈滿犧牲陽極塊,採用鋁合金犧牲陽極;罐體下部爲混凝土配重塊;系統通過鋪設的海底電纜與陸上操作中心相連。

每個數據艙設計值是500KW的IT負載,可以容納14個機櫃,42U高度, 每個機櫃負載35kW,相比傳統陸上IDC功率密度提高 5-7倍,設計PUE值小於1.10;罐體內爲惰性氣體。

 

海蘭信採取完善的監控系統以保障數據中心的安全運行,包括海底網監控系統、水下自主航行器(AUV)、海面無人艇巡邏系統、海岸雷達監控系統以及低空超輕型無人機系統等。

二、本次測試實施情況:海蘭信聯合清華大學、廣船國際等合作伙伴,攻克數項技術難關,實現了高功率密度、高海水溫度環境下低PUE值,解決了系統冗餘、防生物附着、耐壓密封、海水腐蝕等關鍵技術難題。本次數據艙測試樣機於2020年11月29日在珠海市中海福陸碼頭完成布放,於2021年1月8日起撈上岸並進行數據分析。

數據艙測試樣機爲圓柱體結構,長5.76米、直(外)徑3.05米,艙內裝有4個機櫃,單機櫃功率35W。

三、本次測試結果:本次測試旨在驗證海底數據中心繫統解決方案的可行性,尤其是散熱冷卻系統的設計性能、UDC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

(1)單艙PUE值爲1.076:根據“清華大學傳熱與能源利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出具的《海蘭信海底數據中心能效測試報告》,主要結論爲:海底數據中心以海水爲自然冷源,基於分離式熱管可實現在南方沿海高熱地區數據中心的高效冷卻; 海底數據中心採用機櫃級冷卻技術,單機櫃功率高達 35kW;經小試樣機實際入 海運行測試,在海水溫度低於25°C時,可維持艙體環境溫度低於35°C,滿足服 務器運行要求;測試樣機 PUE 達到設計目標,單艙PUE值爲1.076,達到了世界先進數據中心的能效水平。

(2)海洋環境影響:根據青島環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出具的《海底數據中心海洋生態環境影響評估報告》顯示,樣機對測試海域的海洋生態環境友好,出水口最高溫升僅爲 2°C,且影響範圍僅爲設備周邊小範圍內,基本不會對海區內海 洋生物產生負面影響。

另外,測試期間樣機的密封、壓力、冷卻、電力、耐腐蝕等各項系統均運作正常,沒有故障情形發生。

經過試驗驗證,進一步證明了海底數據中心的綜合優勢,包括:低能耗、低建設成本、省地、無需消耗淡水、低時延、高可靠性以及模塊化生產,可快速部 署等。

四、海底數據中心項目合作情況:

(1)海底數據中心海南示範項目:結合海底數據中心的驗證成功,圍繞海南智慧海洋體系建設及海底數據中心示範項目,公司分別與海南省國資委下屬的海南省信息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以及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烽火海洋網絡設備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合作各方達成共識,將於2021年在海南完成首個海底數據中心示範項目。

(2)廣東省科研項目聯合申報:海底數據中心繼樣機測試後,公司將聯合中山大學、中海福陸、中集海洋工程、廣船國際等合作伙伴,繼續圍繞海底數據中心的系統研發與製造、海洋工程結構方案優化、海洋工程智能運維雲服務等進行科研攻關,爲後續規模化推廣打造技術壁壘。(新聞來源:海蘭信公告) 

 

 

 

 

 

 

 

阿明(Aming)微評

  • 之前,看到微軟實現了海底數據中心部署,地點位於挪威極寒地區的海洋。海底數據中心的能耗成本節約,能否帶來新的進步,值得大家關注。
  • 爲此,在看到國內海蘭信的海底數據中心實驗一年左右,獲得諸多測試數據,爲下一步海底數據中心的真實部署帶來了更多參考,也值得關注。
  • (5)海康威視擬分拆子公司杭州螢石網絡,可能上市科創板

【全球財經觀察 | 新聞速遞】1月8日晚間,海康威視發佈公告稱,公司擬分拆所屬子公司杭州螢石網絡有限公司至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

公告稱,本次分拆完成後,公司的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且仍擁有對螢石網絡的控股權。截至本預案公告日,公司持有螢石網絡60.00%的股權,爲螢石網絡控股股東。

公告顯示,螢石網絡主營業務是爲智能家居等相關行業提供用於管理物聯網設備的開放式雲平臺服務,以及智能家居攝像機、智能入戶、智能控制和智能服務機器人等智能家居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

根據公告,螢石網絡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的淨利潤分別爲0.37億元、1.19億元、2.60億元。

公告稱,中長期來看,螢石網絡可通過本次分拆上市,增強自身資本實力,進一步提高研發能力和擴大業務佈局,提升核心競爭力,進而提升整體盈利水平,上市公司按權益享有的淨利潤預計將進一步擴大。(新聞來源:海康威視)

阿明(Aming)微評

  • 從螢石網絡公告中數據可以看到,連續三年的例如表現還不錯,尤其是2019年實現了淨利潤2.6億元。
  • 拆分獨立之後,對於螢石網絡下一步的發展還是更有利的,更能吸取市場的合作機會。
  • (6)年底了,需要加強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呀!

【全球財經觀察 | 新聞速遞】近日,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披露,中國電信的2億條客戶信息被內部員工在網絡上出售,累計獲利金額達人民幣2000餘萬元。

目前,這一販賣信息團伙已全數落網。被告人陳德武以人民幣0.01元/條至0.2元/條不等的價格在網絡上出售,獲利金額高達人民幣2000餘萬元,涉及公民個人信息2億餘條。(新聞來源:新浪)

阿明(Aming)微評

  • 運營商信息被盜取這種事情值得深思,說明在數據等級保護上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落實。
  • 當然呢,對於不法分子以痛擊,也對後續數據保護有着良好的警示作用,確實應該對此嚴懲。
  • (7)地平線完成C2輪4億美元融資,寧德時代聯合領投

【全球財經觀察 | 新聞速遞】 2021年1月7日,地平線公告完成C2輪4億美元融資,由Baillie Gifford、雲鋒基金、中信產業基金、寧德時代聯合領投。

至此,地平線計劃中的7億美元C輪融資已經完成5.5億美元。

參與本輪投資的其他機構還包括(按首字母排序):Aspex 思柏投資,CloudAlpha Tech Fund,和暄資本,Neumann Advisors,日本 ORIX 集團,山東高速資本,英才元資本,元鈦長青基金和中信建投等。(新聞來源:新浪財經)

阿明(Aming)微評

  • 寧德時代還投資了AI公司地平線。
  • 此外,對於地平線來說,新一輪融資,可以帶來更多資本支持,後續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將迎來新的進步。
  • 在AI芯片領域,地平線的努力大家都可以看得見。計劃:2021年上半年將面向L3/L4級別自動駕駛推出業界旗艦級的征程5芯片(Journey 5),該芯片基於權威機構SGS TV Saar認證的汽車功能安全(ISO 26262)產品開發流程體系打造,具備高達96 TOPS的人工智能算力,同時支持16路攝像頭感知計算。
  • 下一步還會推出性能更爲強勁的汽車智能芯片征程6 (Journey 6),採用車規級7nm工藝,人工智能算力超過400TOPS。
  • (8)英國反壟斷機構對Google“隱私沙箱”計劃展開調查

【全球財經觀察 | 新聞速遞】1月10日,谷歌成爲了英國脫歐之後的第一個大型反壟斷目標。英國反壟斷部門“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今日表示,已對谷歌的“隱私沙箱”計劃展開調查。CMA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稱,該機構正在調查谷歌從其Chrome瀏覽器中移除第三方Cookie和其他功能的計劃。這些舉措可能削弱出版商的能力,破壞數字廣告市場的競爭,從而進一步鞏固谷歌的市場力量。

谷歌去年年初宣佈,未來兩年內將逐步淘汰Chrome瀏覽器對第三方Cookie的支持,理由是用戶對隱私和數據控制權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大多數互聯網用戶都在使用谷歌的Chrome瀏覽器。隨後,基於Chrome技術的瀏覽器,如微軟Edge瀏覽器,也將執行該政策。

顯然,這一決定將顛覆當前的在線廣告市場。Cookie是數字廣告25年來的基石,在線廣告商是最常見的第三方Cookie來源。跨平臺精準投放採用的程序化廣告中,第三方Cookie是一種常用的工具。(新聞來源:新浪科技)

阿明(Aming)微評

  • 針對谷歌的審查,英國反壟斷機構早就盯上了,當然不止於谷歌,包括臉書等互聯網企業來說,對於公有云廠商來說,都存在這樣的審查。
  • 因此,英國反壟斷部門“競爭與市場管理局”的本職工作就在於此,一場互相角逐的遊戲,在2021年又開始了。
  • (9)英特爾有可能將部分芯片生產外包給臺積電和三星

【全球財經觀察 | 新聞速遞】1月9日消息,英特爾正在與臺積電和三星等洽談,將部分芯片生產外包。據知情人士透露,在芯片製程連續推遲之後,英特爾可能會在未來兩週內做出最終決定。

英特爾如果從臺積電採購產品,最早要等到2023年才能上市,因爲英特爾要求能夠定製產品,而不是完全使用其他臺積電客戶已經使用的既定製造流程。

據知情人士透露,臺積電正準備提供使用4納米工藝製造的英特爾芯片,並使用5納米工藝進行初步測試。該公司表示,將在2021年第四季度提供4納米芯片的試產,並在2022年進行批量發貨。(新聞來源:彭博社)

阿明(Aming)微評

  • 這個事情對於英特爾來說,我個人覺得沒什麼。主要參考當前芯片製造成本,如果對自己更有利,爲什麼不可以英特爾將部分芯片生產外包給臺積電和三星呢?
  • 此外,在新的製程工藝上,如果英特爾可以跑得更快一些,合作攜手新產能,後續對英特爾自身發展將帶來新的競爭力。
  • (10)百度計劃組建一個生產智能電動汽車的公司

【全球財經觀察 | 新聞速遞】百度計劃組建一個生產智能電動汽車的公司,並且將在吉利汽車的工廠進行生產工作。知情人士稱,百度將對吉利工廠的現有生產設施進行改造以生產汽車,並且將向新車提供車載軟件,而吉利則提供工程技術。其中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合作雙方還就使用吉利的電動汽車平臺SEA進行談判。

去年12月份,有媒體報道稱,百度正考慮生產自己的電動汽車,並已就可能性與幾家汽車製造商進行了談判。當時,知情人士透露,百度考慮代工製造,或與汽車製造商組建一家合資企業,其中百度將持多數股權。該知情人士稱,百度已與包括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廣汽集團以及中國一汽集團旗下的紅旗等車企就可能的合資項目進行了初步談判,但當時尚未達成任何決定。(新聞來源:路透社)

 

阿明(Aming)微評

  • 造車計劃,似乎不少企業都有這樣的夢想。
  • 從之前百度發佈的名爲“Apollo(阿波羅)”的向汽車行業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伙伴提供的軟件平臺,可以看出百度對智能汽車軟件的專注還是非常認真的。
  • 從軟件到汽車製造,這是跨行業,是兩個概念。後續發展如何持續關注吧。

- END-

 ?

歡迎文末評論補充!

文章來源:Aming,全球財經觀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本文和作者回復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都看到這裏了,加個關注吧!

【阿明】:科技評論專欄作家、科技媒體從業23年、新聞評論年產出上百萬字,用數據說話,帶你看懂科技公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