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丨中國科協發佈《“科創中國”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

來源:科協改革進行

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印發《“科創中國”
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

各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科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

爲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推動“科創中國”品牌建設,更好地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服務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經濟體系中發揮更大作用,中國科協制定了《“科創中國”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貫徹執行。

 中國科協辦公廳

2021年1月11日

“科創中國”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

爲更好地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中國科協制定並實施“科創中國”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建平臺、解難題、促轉化、助創業,以區域產業需求牽引科技供給,以前瞻性、突破性科技供給創造有效需求,以組織賦能、開放合作帶動國內外創新資源有序下沉,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把科技共同體人才勢能轉化爲高質量發展動能,爲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提供科技支撐。

二、工作目標

力爭通過三年時間,打造“科創中國”品牌增值版,樹立科技界有力支撐新發展格局的引領旗幟。

——打造要素集成、開放融通的資源共享平臺。凝聚一批有創新能力、創業激情、創造活力的優秀科技工作者;聚集一批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頭部企業、技術服務和金融投資機構;沉澱一批先導技術、產業需求、成果評價、技術標準和數據資源。2021年,實現系統內資源“應連盡連”;2022年,重點拓展外部資源對接協同;2023年,重點開展數據挖掘與應用增值服務,推動創新主體、資源要素優化配置。

——建設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協同樞紐。推出一批科技創新力高、產業帶動力強、區域影響力大的創新樞紐城市,推廣一批科技經濟融合發展的典型示範模式,建設具有科技共同體特色的產學協同組織體系。2021年,在“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園區)中擇優推出8個左右創新樞紐城市;2022年,建設50個左右試點城市(園區),逐漸拓展創新樞紐城市範圍;2023年,推出一批具備區域代表性的創新樞紐城市。建設千個左右貫通“政產學研金服用”合作鏈條的新型協同組織。

——形成服務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的長效機制。構建專業化服務體系和服務標準,打通國內外技術人才資源下沉渠道,完善資源供給、對接、落地長效機制。2021年,探索功能型科技服務團長效服務的典型模式,重點發掘學會在智庫、評估和標準方面的專業優勢;2022-2023年,優化服務特色,全國學會主導成立10個高端智庫機構、20個專業評估機構、50個團體標準特色機構。

三、重點任務

實施四類23項重點任務。

(一)打造要素集成、閉環運營的技術服務與交易平臺

1.全面集成科協系統資源。“科創中國”平臺全面鏈接全國學會和地方科協,系統集成論壇活動、報告講座、技術培訓、知識產權運用和服務產品等產學融合資源,形成精準標引、便於檢索的系列產品資源包,項目、活動、人才、成果“應入盡入”。

2.建設資源銜接站點。建設省級中心站、市級分站和學會協作站,強化業務聯結。授權設立一批機構合作站點、創新基地,匯聚政府、企業、高校院所等有關機構的知識產權和技術交易平臺、技術創新平臺、雲平臺等各類平臺優勢資源,鏈接千萬量級的企業主體。

3.圍繞產業鏈應用場景升級“三庫”。升級“問題庫”、“項目庫”、“人才庫”,選擇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地方亟需發展產業,建設“產業鏈庫”,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提煉產品研發、設計、生產、流通過程中的需求點,形成分行業、分領域的“應用場景庫”,幫助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企業尋找應用方向。

4.設立工程技術“應用案例庫”。圍繞國家重點工程技術領域發展和工程技術人才評估需求,以“應用案例庫”收錄工程技術案例、數據、報告、標準等內容,形成工程技術知識中心,爲解決工程技術問題提供借鑑方案,爲廣大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實踐樣板,爲工程技術人才評價提供參考依據。

5.推出知識服務系列產品。以重點學術會議指南、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爲基礎,推薦一批面向產業的會議和期刊,爲企業提供前沿技術信息。提煉重大科學和工程技術問題,挖掘學科發展報告、技術路線圖等學術成果的產業價值,形成可視化服務產品,向用戶開放。

6.發佈“科創中國”榜單。持續推出“科創中國”先導技術、新銳企業、產學融通組織等系列榜單,圍繞地方需求集中領域,推介、轉移轉化技術成果,打造技術服務與交易風向標。開展配套宣傳推廣,擴大榜單的社會影響力。

7.實現平臺專業化運營。提升平臺運營能力,統籌開展用戶運營、產品運營、內容運營、活動運營、數據運營、資本運營。建設一支核心穩定、外圍靈活分佈的專業化平臺運營團隊,迅速、準確響應用戶需求。與投資機構合作,盤活技術服務與交易資源,促進技術入股、知識產權質押、知識產權證券化和科創企業融資。

(二)建設產業鏈一體化創新樞紐城市集羣

8.建設區域創新樞紐城市。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黃河流域可持續發展、西部大開發、成渝雙城經濟圈等國家重大戰略,擴大試點城市(園區)至50個左右。結合試點建設成效,打造一批產業聚集程度高、產業帶動力強的創新樞紐城市。

9.助力創新樞紐城市培育帶動型產業。聚焦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領域,發揮創新樞紐城市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組建創新聯合體,對接跨界科技資源,聯繫國際科技組織,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優化創新資源配置。分區域、分行業做好產業鏈佈局設計,提供應用場景,培育重點產業集羣,帶動中小企業創新活動。開展特色模式示範推廣,通過創新樞紐城市對其他城市形成輻射帶動。

10.服務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針對不同行業中小企業需求場景,提出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促進中小企業上雲用雲,加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持續開展科研儀器和生產設備等共享服務、知識產權運用服務、企業創新力線上自評服務、關鍵核心技術專利分析服務,有效促進資源共享增效。開展中小企業創新服務系列行動,提供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人才培訓、市場開發等系列資源和培訓服務。

11.推出技術服務與交易系列活動。根據區域不同特點,每年選擇5個左右重點領域,推出一批技術服務與交易活動,打造系列活動品牌。遴選推薦優秀技術團隊,與國際科技組織、技術轉移機構、高校院所等合作,定期發佈技術項目、組織技術路演。全程跟蹤活動成效,提高成果落地轉化率。會同政府部門聯合支持技術交易中心發展。

(三)織密科技共同體特色產學協同組織網絡體系

12.做強“科創中國”聯合體。吸引更多頭部單位加入“科創中國”聯合體。在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先進材料、資源環境等重點領域,由頭部單位牽頭,建設若干國家級戰略產業聯合體,開展關鍵技術攻關、供應鏈對接、項目投融資合作等。

13.建設區域內創新協作網絡。圍繞長三角人工智能、粵港澳技術交易、京津冀信息技術、東北地區產業轉型、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成渝城市羣智能產業等服務需求,組建區域產業聯合體、重點產業聯合體等產業鏈協作組織。在省市兩級設立科技經濟融合學會、中小企業聯合體、聯合實驗室、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協同組織,織密區域產業創新協作網絡。

14.建設全國學會專業服務體系。全國學會主導建設一批高端智庫機構、專業評估機構、團標特色機構,通過專業評估和標準引導,開展面向市場的專業服務,拓展全國學會專業服務網絡。

15.建設科協基層組織創新協作網絡。分批將高校科協納入“科創中國”供給節點,推動成立企業科協聯合體、園區科協聯合體,突破企業、園區科協自我運轉的內循環機制,促成校企、企企機制化合作。

16.建設雙向國際組織聯結網絡。強化國際技術交易服務聯盟作用,對接歐美創新協作網絡,增強信息共享、資源互動。優化配置國際化資源與地方產業需求,推動境外項目和成果落地。重點面向一帶一路、東盟等國家推介國內優秀企業和技術。

(四)優化科技人才面向經濟主戰場可持續服務機制

17.建設專業產業智庫。組建“科創中國”諮詢委員會,組建智庫服務團。舉辦高端智庫類論壇、發佈高質量行業發展監測報告,研判區域產業發展和企業創新技術方向,提出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對策建議。

18.組建常態化、功能型、專業化科技服務團。由全國學會自願組合,組建學科領域交叉、服務功能齊全的百支功能型、專業化科技服務團,持續開展技術人才等資源下沉和落地服務。國家、省、市三級聯動,國家級學會側重導入國內外資源和成果評價,省級學會側重需求挖掘,市級學會負責本地保障和成果落地。

19.培養基層一線產業人才。組織開展面向中小企業的技術培訓和創新技能培訓,提升基層一線技術創新水平。強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羣服務中心服務功能,匯聚一批產業一線技術人才,爲中西部地區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人才支撐。

20.培育技術經理人隊伍。開展技術服務和交易技能培訓,形成技術經理人標準,發現和培養萬名專兼職技術經理人。全國學會成立與技術服務和交易相關的專業委員會、分會或工作委員會,吸納技術中介機構成爲學會單位會員,吸收技術經理人成爲學會個人會員。地方科協成立技術經理人聯合組織,形成合作網絡。

21.凝聚一批青年人才。組建“科創中國”青年百人會,聯繫一批國內頂尖、國際知名的青年科學家、企業家和投資家。在面向青年羣體的優秀中外青年交流活動、世界青年科學家峯會等平臺、項目中,有針對性地舉辦產學融合活動。在青年人才託舉工程中專門安排一定的企業人才比例,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企業和產業一線發揮更大作用。

22.建設跨境薦才引才通道。組織開展國內外科技專家的互動交流活動。根據需要設立海智計劃工作基地、海外創新創業基地和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帶動地方出臺引導性政策,優化引才引智機制。

23.聯結“雙創”團隊。以“科創中國”平臺作爲全國雙創工作線上支撐平臺。深入重點高新區、經開區,賦能雙創示範基地,爲雙創團隊提供技術人才服務。加強與雙創工作互動,引導創新創業產品和研發能力跨域輸出。

四、保障機制

(一)強化統籌領導。建立中國科協黨組、書記處同志聯繫重點省(區、市)工作機制。掛點工作組與地方共同成立創新樞紐城市、試點城市(園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創新樞紐城市、試點城市(園區)及所屬省、市、自治區成立相關工作機構。定期召開協調會議,強化與有關部委、機構以及地方的溝通和互動。

(二)加強組織聯動。中國科協頂層設計、省級統籌、地市爲中心、縣爲重點,強化組織動員。加強“一體兩翼”組織聯動,全國學會主要負責專家動員和組織,地方科協主要負責需求挖掘和落地轉化。全國學會和地方科協結合本單位、本地實際,制定實施計劃。

(三)明確責任分工。中國科協科技經濟融合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揮統籌作用,辦公廳負責創新樞紐城市和試點城市(園區)建設、組織人事部負責組織建設、學會學術部負責平臺建設,其他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承擔任務,責任到人。

(四)注重品牌推廣。提煉推廣具有科技共同體特色的組織創新和機制創新模式。策劃出版《“科創中國”系列叢書》,在國家科技傳播中心設立專題展覽。宣傳表彰在促進科技經濟融合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樹立創新創業樣板,營造良好創新氛圍。

(五)強化考覈評估。完善考覈體系,對平臺影響力、科技服務團服務成效、創新樞紐城市產業服務效果等進行科學考覈評估。因地制宜、因產製宜,科學合理設置創新樞紐城市、試點城市(園區)遴選和分類評價標準,以評促建,根據結果滾動更新,動態調整。

未來智能實驗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統智商評測體系,開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評測;開展互聯網(城市)雲腦研究計劃,構建互聯網(城市)雲腦技術和企業圖譜,爲提升企業,行業與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務。

  如果您對實驗室的研究感興趣,歡迎加入未來智能實驗室線上平臺。掃描以下二維碼或點擊本文左下角“閱讀原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