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路由VS硬件路由

   在生活中,我們有一句俗話: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關於軟路由和硬件路由,有兩種觀點。一個是軟路由完爆硬件路由,另一個是硬件路由完爆軟路由。其實很多人忽略了路由器本質核心問題。無論是軟路由還是硬件路由,架構都是軟件系統+硬件設備的模式。換句話說,軟路由也是需要硬件設備的支持,硬件路由也需要軟件系統的支持。
         那麼問題來了,軟路由是如何產生的呢?要追溯軟路由的發家史,有一個東西可能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不清楚了。90年代的家庭上網是通過電話線ADSL設備,撥號上網。這種方式呢,有個問題。只有一個賬號,只能一臺電腦上網。如果家裏有2臺、3臺電腦咋辦?
         解決的方式有2種。一種是通過電腦Windows系統自帶的網絡共享功能,讓其他電腦一起上網。還有一種方式,會在中小型企業、網吧等地方使用。因爲這種地方電腦的數量規模已經超出了家庭網絡,通過Windows系統自帶的網絡共享功能,已經滿足不了。於是乎,專門拿出一個臺式電腦充當上網代理服務器,給其他的電腦代理上網。代理服務器的實現方式有很多,例如Windows server版自帶的路由遠程功能、Linux版的路由遠程功能、還有一些國外的路由軟件。
         這種代理服務器,其實就是軟路由的前身。當然了,這個時候的代理服務器的功能,肯定是比不上現在軟路由的功能。畢竟現在技術又發展了二三十年。
         一些大型企業,通常是不屑於採用這種代理服務器的方式。原因主要是兩個,一個原因,當時的代理服務器主要是臺式電腦,7*24小時的連續開機工作,外加操作系統不是正版,很容易出現死機、卡機等故障現象。硬件路由器通常不存在這種現象。另一個原因,代理服務器不支持複雜的路由協議。所以那個時候的企業級路由器主流代表就是思科,當然包含其他品牌。
         隨着時代的技術發展,當初的路由器,哪怕是思科路由器,和現在的路由器相比,已經不能算同一個東西了。現在路由器無論是軟件功能,還是硬件規格,遠遠超越了當年的路由器。
         然而帶來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無論是外觀,還是內在的軟件功能越來越接近。讓很多網絡興趣愛好者、網絡管理人員、普通網絡技術人員,越來越難以區分它們之間的差別,感覺都差不多,貌似沒啥區別。這些設備或多或少涵蓋了交換路由功能、防火牆功能、安全策略功能、上網行爲管理功能、流控功能、認證功能等。並且軟路由也帶有上述的這些功能。甚至讓人感覺,百來塊的家庭路由器都有這些功能,所謂的幾千塊、幾萬塊的企業級路由器也是這些功能。
         那麼到底是軟路由好呢?還是硬件路由好呢?其實回溯前面我們講的,從架構而言,都是軟件系統+硬件設備。通過後面講的軟路由發家史,我們就能理解一點。軟路由與硬件路由更主要的區別是應用環境不一樣,有的環境適合軟路由,有的環境適合硬件路由。作爲我們網絡興趣愛好者、網絡管理人員、普通網絡技術人員,又如何去選擇呢?請關注下一篇,謝謝大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