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说话

从记事起,好像很早就明白那些人际关系的反复,所以很少会全身心的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在谁的身上,更多的时候会把时间消磨在自己和自己的对话中。

初中的时候就开始不喜欢那些假模假式的朋友,有事时帮不了忙,平时见面还得假装笑着打招呼的社交,对我来说是一件很烦的事情,所以很少交朋友,每天做的事就是把眼睛埋进书里面,在文字中寻找乐趣。

那时每个下午都会带着自己厚厚的笔记本去学校的图书馆里看书,倒也不是看什么长篇大作,那种类型的书会自己去买,毕竟买一本就能够看很久,在图书馆里看的更多的是类似青年文摘或者意林之类的杂志,摘抄一些上面的诗或者觉得很有意思的句子。

当时应该是有固定的页面,专门拿来放现代诗或者名言警句,后来我上了高中就开始把那些短句放在每一页的最下面了,现代诗也是随机穿插在整个页面的空余处。

于是在不断地摘抄中我便开始了与自己的对话,我想那种感觉是很奇特的,因为有很多感受,平时的你也会感受到,但却很难通过具体的文字去把它表现出来,而后某一天在某本书的某个细节中,你赫然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原来竟有人与你感同身受。

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样,我翻阅的时候大有感同身受的欣喜,此后时过境迁也有多次翻阅,某天又突然看到这样一段话,说的是这人以为《麦》是他珍藏的宝贝,没想到《麦》竟是本畅销书,令此君大失所望。

得知此消息的我当然也是倍感伤心,我还以为那是只有我一人会有的经历,没想到居然全世界都在上演着,但是想想也觉得无妨,就像书中说的,我们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便成了诗,成了历史,能够让后人参考。

在文学的海洋中,我们都是寻求庇护的孩子罢了,更何况同样一段文字,在不同的条件下翻阅,理解到的意义又是天翻地覆了。

生活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我们每天浏览的信息量大到都不知道该如何计算了,这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不幸吧,古时候要是想查阅一本书得翻箱倒柜,现在我们只要打打字就能在网上搜索到,可是我们接收的信息也许有点太多了,不仅仅是通货膨胀,而是通货爆炸。

正常的话一天光是拿着手机刷刷小视频都不知道要翻阅多少条,更何况其中又有多少营销号瞎编的内容呢,我们有了获得信息的渠道,却缺少甄别信息是否正确的能力,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也没有让大脑去摄入那些信息,上一条是明星的八卦,下一条是环境的恶化,小手一滑接着又是搞笑视频,同时我们也更少地去阅读了,因为所谓的文学金句也可以在各种营销号中翻阅到。

不过我觉得这也是一件挺无奈的事,因为从我们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被很好地教授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情绪这种东西每个人都有,但却很少有人指引我们如何正确的去表达。

一部分是因为我们的应试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如果填入其他答案就会错得一败涂地,我曾经在考试时写下一篇作文,全文毫无情节,只是为了写一场转瞬即逝的雪,我以为我写得很美,但是老师却给了我最低分,我发在空间却又很多人认可,无可厚非吧,毕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另一部分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从古时候到现在就一直都是比较内敛,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的家庭关系,特别是少年和中年的关系,父母不爱孩子吗?我想是很少的,但我的初中高中时期依旧很父母的关系十分僵硬,如今我十二岁的妹妹似乎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状态,我的爸妈当然爱她,但是每当言语的介入,表达出来的好像又是另一种东西了。

我想,我们总是言不由衷,词不达意,然而电影或者书籍中的表达是格外一针见血的,毕竟这些艺术表现形式经过了很多的雕饰和修琢,我们在感受其中的魅力时产生共鸣也是很正常的,这不正是艺术品的作用吗,留存下去,让以后的人看见时能够拥有这一份同样的情感。

我是经常和自己对话的,虽然每天都很忙碌但我们和自己相处的时间还是很多的,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来消磨这样的时光的,但我确实有话要说,有轻飘飘的烟雾从我的脑海中划过,所以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了下来。

我想,我们这一群生活在繁琐世界的普通人,很少有机会能够去经历书中或者电影中的生活,当然也不乏那些情节就是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在某个瞬间对那些细节产生共鸣,这是一种美妙的体验,无论是快乐或者沉重的记忆,别人的文字只是一种载体,当我们产生共鸣时其实又是另一种新的表达了,不是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