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低/無代碼平臺投融資趨勢報告: 融資規模近15億,估值近70億,馬太效應將愈演愈烈...

2018年6月,成立16年、專注低代碼開發平臺12年的OutSystems一舉獲得來自KKR和高盛的3.6億美元投資。Outsystems因此成功擠進10億美元俱樂部,成爲新晉獨角獸。

OutSystems在低代碼界激起的水花被同期接力到了國內的資本市場。國內市場相關融資消息也頻頻發生:

2018年5月,低代碼軟件開發平臺搭搭雲獲千萬級人民幣A輪融資;

2019年上半年,PaaS平臺研發商ClickPaaS獲晨興資本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

2018年5月和2019年3月,低代碼數字化平臺服務商奧哲先後獲得阿里5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和高榕資本上億元B輪融資;

……

2018-2020年,究竟多少家低代碼平臺獲得融資?什麼類型的低代碼平臺更容易受資本青睞?已經入局這個市場的BAT投資策略究竟有何不同?未來的融資又將呈現出怎樣的趨勢?

爲了回答這些問題,中國軟件網、海比研究院對相關數據進行了全面梳理。以下爲正文。

01

行業背景

企業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

低/無代碼開發平臺應運而生

隨着雲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催化了數字化認知的普及度,越來越多的企業希望藉助技術的力量加速數智化轉型,通過更加敏捷和強大的應用系統推動企業的商業創新速度。

目前,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分爲四個階段。不同階段對產品開發需求不同,產品開發的方式也不同,第一階段部門級信息化使用低級語言,第二階段企業級信息化使用高級語言來寫,第三階段互聯網化用組件工具,第四階段數智化時代,低代碼平臺應運而生。

後疫情時代的到來,傳統企業紛紛爲降本增效而努力,數字化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低代碼平臺則是企業數字化不可或缺的工具。與傳統開發工具相比較,低代碼開發工具能夠協助企業降低系統開發的門檻和維護成本。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藉助低代碼開發平臺實現企業內部的需求。

低代碼平臺通過拖拽頁面的方式,實現了快速創建產品,這節省了大量技術研發人工的工作量,壓縮了產品研發時間,提高了產品開發效率,而且可以引入大量業務人員承擔部分甚至全部產品開發工作,逐漸成爲企業降本增效、實現數字化的重要方式。

在這種格局下,低代碼/無代碼開發平臺迎來增量市場,互聯網頭部廠商紛紛入局,細分領域獨立廠商新星順勢而起,競爭格局尚未形成,未來將會如何融合發展得到廣泛關注。

02

市場現狀

市場規模達19億,企業數量近70家

主要分佈在北京、上海等城市

2.1市場規模

全球低代碼市場規模在2020年達84億美元,預計在2021年超過百億美元,由於受全球疫情影響,預計全球低代碼市場年複合增長率會有所下降,將保持在41%左右的水平。其中,中國市場將是重要的增量市場。

海比研究數據表明,中國低/無代碼市場規模2020年爲19億元,預計未來五年將保持高速增長,2024年將達到百億量級。市場增長之所以如此之快,主要是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增加,再加上諸如金蝶、致遠互聯、用友、騰訊、百度、阿里、浪潮通軟等平臺生態型廠商紛紛入局,將會推動市場迎來一輪爆發期。

從細分類型來看,場景應用型市場規模最大,達7.2億元。其次是平臺生態型、產品研發型、技術賦能型。場景應用型市場規模最大主要是受到企業多樣化的場景應用程序開發需求的推動,明道雲等場景應用型平臺商發展速度較快。從低代碼和無代碼的細分角度來看,低代碼市場佔比達86%,無代碼佔14%。這說明低代碼仍是市場主要細分領域,無代碼市場尚需進一步培育。

2.2 使用者規模

中國低/無代碼使用人員規模達42.6萬人,另外預計還有約164萬人在使用自有或開源的低代碼平臺或工具,未來這部分使用者將是重要的潛在市場。

從使用者規模來看,葡萄城最多,其是國內較早推出低代碼平臺的廠商,佔據市場先發優勢。從使用者分類來看,業務人員使用者近11萬,佔比達到25%,這說明低/無代碼平臺促使大量業務人員進入軟件開發領域,未來增量市場明顯。

2.3企業數量

據海比研究調查,目前市場上共有低/無代碼廠商近70家。從各類型平臺商的數量分佈來看,場景應用型數量最多佔比達57%,其次是產品研發型、平臺生態型和技術賦能型。平臺生態型和技術賦能型雖然數量不多,但卻是未來重點發展方向。

從各類型平臺商的年均收入規模來看,技術賦能型收入平均年收入最高。其次是平臺生態型,再次是產品研發型和場景應用型。因此,隨着金蝶、致遠互聯等平臺生態型廠商持續深耕,市場格局會發生變化。

從低/無代碼廠商成立時間來看,獨立廠商大多成立時間不長,5-7年佔比較多,達21.7%,成立5年以下企業佔比17.4%,新成立企業大多集中在2018年。成立10-20年大多爲綜合廠商,而20年以上大多爲平臺生態型廠商,爲打造自身生態佈局推出低/無代碼開發平臺。

從地區分佈來看,企業所在城市分佈在北京表現最爲突出,高達32.8%。上海位列第二梯隊,佔比達21.3%,一線城市佔比超七成。這與一線城市極佳的政策環境息息相關,創業氛圍濃厚,且提供實施、培訓、諮詢等一站式服務體系。值得關注的是,場景應用型、平臺生態型、技術賦能型廠商均北京佔比最多,而產品研發型廠商則是上海佔比最多,超過四成。

03

投融資規模

投融資案例數量16起

投融資總規模近15億,總估值近70億

自2018年起,創投一級市場投資事件、金額雙雙呈斷崖式下降,進入資本寒冬,至今仍處於低谷階段。2020年,受疫情影響,投資時間達到近十年最低點,同比2019年減少了18%,但總投資額同比增加了12%。資本市場馬太效應愈演愈烈,極端高額交易事件頻發,資本將大量資金集中投資在少數優秀項目中。

如今,隨着各類低/無代碼新興獨立廠商的不斷湧現,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從現有四大類型的低/無代碼平臺商投融資需求來看,場景應用型和產品研發型的平臺商有融資的比例明顯高於平臺生態型和技術賦能型。據海比研究統計,2018-2020年,中國低/無代碼領域總體投融資事件共16起。其中場景應用型廠商10起,佔比62.5%,產品研發型廠商6起,佔比37.5%。

場景應用型和產品研發型多以獨立廠商爲主,且爲初創期企業,規模較小,這也決定了兩類平臺商對資本的需求較高,均希望藉助資本的力量進行快速佈局與發展。

從總融資規模來看,國內低/無代碼平臺商共獲融資近15億人民幣,歷史融資輪次共50輪,平均單次融資規模3000萬人民幣。融資企業總估值近70億元,平均每家企業估值約4.375億元,稀釋股權11.9%。由此可見,低/無代碼市場尚處於早期,應該更爲積極的擁抱資本,充分藉助資本的力量在這個市場初步培育完成的階段進一步發力,從而幫助自身企業獲得更快的成長,進而突圍成爲低/無代碼領域的獨角獸企業。

04

融資需求分析

融資輪次尚處於早期,融資規模呈兩次分化趨勢

據海比研究調查,目前市場上共有低/無代碼廠商近70家。從各類型平臺商的數量分佈來看,場景應用型數量最多佔比達57%,其次是產品研發型佔比37%。2018年-2020年間,低/無代碼企業總體融資比例25%,其中場景應用型近三成,佔比29%;產品研發型佔比35%,均超過總融資比例。發生過融資的企業中,獨立廠商佔比31%,綜合廠商佔比19%。

從最近一輪融資時間來看,低/無代碼廠商在最近一年-一年半內融資佔比最多,達23,8%,這主要是由於2018年低代碼新晉獨角獸Outsystems在資本市場激起了浪花,國內廠商同期融資消息頻頻,表現亮眼。

總體來說,國內低/無代碼融資輪次主要集中在前期,Pre-A輪/A輪/A+輪佔比最高,達42.9%,早期(種子輪、天使輪),佔比14.3%;B輪/B+輪佔比23.8%。這也與目前低/無代碼行業集中度整體處於較低水平,主要受到平臺商數量少,行業尚處於導入期與成長期過渡階段有關。

從融資規模來看,1000萬以及下佔比達四分之一,融資規模較小,各企業尚處於佈局的初期,未形成穩定的商業模式和細分市場。與此同時,也不乏1億人民幣以上大額融資事件,2020年11月,場景應用型綜合廠商奧哲網絡B+輪融資獲2億人民幣,由華創資本、華泰證券領投,宜信產業基金、青島四十人投資、高榕資本跟投。2018年5月,產品研發型獨立廠商APICloud獲復興昆仲1億人民幣B輪融資。

05

資本佈局偏好分析

低/無代碼成爲新風口,吸引衆多領域投資機構入局

低代碼起勢,BAT紛紛入局,一批新興獨立廠商正在緊緊抓住資本的眼球,盈動資本、華創資本、源碼資本、明勢資本等投資機構率先佈局,助力低代碼/無代碼行業發展。  

從投資機構偏好來看,入局低/無代碼平臺的資本多以投資早期企業爲主,此時企業規模相對較小,成立時間也較短,且多以財務投資爲主,此時企業尚處於初創期,資本進入難度也較低。從行業領域來看,入局資本多以投資企業服務、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爲主,主投消費、文娛領域的機構同樣佔比較高,低/無代碼平臺屬於當下投資風口,趨勢向好,引來資本熱捧。

從廠商側來看,自2018年以來16起融資事件全部爲場景應用型和產品研發型的平臺商,受資本青睞的原因是這些廠商多爲近年來成立的獨立廠商,資金壓力相比平臺生態型綜合廠商較大,急需要藉助資本的力量在尚未形成明確格局的市場進一步擴大優勢與影響力。

平臺生態型多爲綜合廠商,已經具有較高的規模和發展水平,因此融資需求相比前兩類要少,且融資輪次多處於C輪、IPO等階段。而技術賦能型的融資需求則是四個類型中最低的,因爲技術賦能型的平臺商在企業實力上更強,規模上相對更大,基本不需要太多的資本支持即可實現自身的良好發展。

06

BAT投資策略分析

阿里以戰略投資爲主,騰訊以生態佈局爲主,百度以內部孵化爲主

阿里巴巴

從投資生態佈局角度來看,阿里以戰略投資爲主,善於將被投企業與阿里體系內部的多個產品打通,在產品層面基本成熟後,與合作伙伴共同提供針對更深度的業務及諮詢、定製開發服務,爲更多企業、組織提供數字化能力。 

2018年5月,阿里巴巴5000萬人民幣A+輪戰略投資奧哲網絡,圍繞阿里巴巴釘釘的生態體系,以釘釘優勢方面的資源全面賦能奧哲,同時引入阿里巴巴經濟體內所有相關資源,深化雲生態的佈局。2019年3月,內部孵化的低代碼應用開發PaaS平臺——宜搭上線,並於9月發佈宜搭Plus低代碼開發平臺,用於實現開發複雜企業業務系統所需要的領域數據模型、邏輯等。2020年6月,宜搭上線專有云版本和精品應用市場,瞄準政企數字化轉型服務。同年,釘釘攜手氚雲,進一步降低企業數字化門檻,加速數字化轉型進程。從佈局策略來看,阿里更側重於場景應用型,以滿足業務場景應用開發爲主,其核心能力偏向於業務場景與流程管理。此外,宜搭平臺正在積極打造夥伴生態,與夥伴、阿里雲生態內的其他產品一起,爲更多的政府、企業客戶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和平臺能力。

騰訊

騰訊雲同樣在醞釀自己的低代碼力量,以生態佈局投資爲主。2019年7月,騰訊工業生態投資產品研發型獨立廠商科探數千萬元A輪融資,完成投資後,科探和騰訊雲合作推動智慧校園建設解決方案。由此可見,投資科探也是騰訊雲和企業微信生態的在產業互聯網上發展需要與生態佈局。

同年11月,騰訊戰略投資無代碼廠商道一雲,聯合開發基礎產品、探索麪向垂直行業的辦公解決方案。未來,雙方將深化合作,聯合開發基礎產品、探索麪向垂直行業的辦公解決方案。道一雲融資所得將用於研發中臺產品及低代碼平臺,擴充交付團隊等。據悉,道一雲也是騰訊SaaS加速器的首期成員。

與此同時,騰訊雲也積極佈局內部生態,2020年11月,騰訊雲正式推出雲開發低代碼平臺,屬於技術賦能型廠商。基於騰訊微信生態小程序端優勢,進一步入場該領域。騰訊雲基於雲開發低代碼平臺打造的WeApps以及多項雲服務,已經構建起集約化、一站式的多端應用智能開發生態。

從佈局策略來看,騰訊則更側重於產品研發型,以滿足複雜的軟件產品或解決方案開發爲主,其核心能力偏向於行業應用與服務能力。

百度

百度也於2020年底入局,開發內部孵化智能搭建平臺——百度愛速搭低代碼平臺,基於百度內部明星產品多年大規模應用實戰打磨與孵化,200+部門、3000+應用、8萬+用戶共同驗證,技術架構更健壯、能力建設更完善。

愛速搭主打ToB市場,業務功能類似百度之前推出的自助建站業務百度智能門戶(AIPage),通過可視化拖拽系統模塊即可搭建出企業內部需要的表單、MIS、CRM、OA企業應用,並支持與已有系統打通。

得益於百度領先的AI技術和豐富的AI產品矩陣,愛速搭將賦能企業更簡單快速地擁抱AI。同時,依託百度智能雲深厚的技術基礎、超大規模的雲計算資源節點、豐富的雲產品線和龐大的合作伙伴生態,愛速搭支持更高速穩定的應用訪問,更多樣化的雲產品能力接入與應用部署方式和更豐富的生態服務。

綜上,阿里於2018年5月首次入局低/無代碼領域佈局,以戰略投資爲主,被投企業與阿里體系內部產品打通,與合作伙伴共同提供業務諮詢及服務。騰訊於2019年7月首次入局,主要以生態佈局爲主,與合作伙伴共同聯合開發產品,面向垂直行業的解決方案。百度於2020年底以內部孵化產品——百度愛速搭的形式入局。至此,BAT全部入局,在低/無代碼領域開始發力,力求在競爭格局尚未形成的市場分一杯羹。

因此,現階段低/無代碼平臺商從融資需求來看,以產品研發型和場景應用型爲主,產品研發型融資比例相對較高,所獲融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交付能力升級等。同時,獨立廠商由於成立時間短、規模小的特性,融資需求也大於綜合廠商。從投資機構角度來看,如今低/無代碼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在國內尚屬初級階段,激烈的市場競爭格局尚未形成,資本同樣要抓住風口,讓優秀的企業拿到足夠的資金,實現業績的快速增長,助力低代碼企業早日突圍成爲獨角獸。

07

未來趨勢分析

低/無代碼將走向低集中寡佔型

馬太效應愈演愈烈,優秀企業仍能突圍擁抱資本

未來,伴隨着工業互聯網、新基建政策的落地,企業數字化和信息系統建設的需求會逐步釋放,將進一步加大企業應用開發需求,開放合作的低代碼/無代碼開發市場仍將有較大發展空間,隨着市場走向成熟,集中度會上升,向低集中寡佔型發展。平臺生態型廠商完成佈局並佔領各自優勢細分市場,競爭激烈程度將會增加。

從需求增長趨勢來看,數據倉庫、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先進技術類、生產製造類等方面均具有較高的需求增長空間,新興獨立廠商需以其先進化技術、差異化產品、可持續化商業模式、精細化服務等吸引資本市場的眼球。受資本寒冬影響,低迷的市場將會持續,但馬太效應會愈演愈烈,優秀企業仍能受到資本青睞,在助力企業數字化的道路上奔軼絕塵。

往期推薦

基於需求側劃分的低/無代碼平臺商四大類型及其核心能力分析

2021-01-25

數字化轉型浪潮下,中國低/無代碼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2021-01-20

爲普及再助一把力!《2021年中國低代碼/無代碼市場研究報告》正式發佈

2021-01-1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